从中唐到明清,中国历代木构古建巡礼,你打卡过几座?

中国古代建筑,是古老中国文化与艺术的重要载体。

早在数千年前,活动在长江与黄河流域的氏族部落,就以木为骨、以泥为墙,搭建起最早的地面建筑,并由此一步步进化,为神灵建起祭祀的殿堂,为王朝修筑王城与宫殿,单调的房屋逐渐有了华丽的装饰,建筑的类型也扩展为宫殿建筑、民居建筑、宗教建筑、园林建筑、陵墓建筑等等。


从中唐到明清,中国历代木构古建巡礼,你打卡过几座?

中国经典木构古建筑地图 ©️华夏风物


留存至今、年代最早的建筑几乎都是宗教建筑,这似乎很好理解。雄伟的宫殿建筑在朝代的频繁更迭中总是不能幸免于难,古人对信仰的虔诚,则具体地体现在宗教建筑的修建和维护上。

当然,与统治阶层的利益发生冲突时,寺庙也没能逃过大规模的灭佛运动。但新的寺庙总是很快就建立起来,以寄托普罗大众对于来世的期盼。所以,躲过了“会昌灭法”的唐构南禅寺,在中国古建筑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


从中唐到明清,中国历代木构古建巡礼,你打卡过几座?

南禅寺大殿,由于地处五台山偏僻的悬崖台地上,故逃过“会昌法难”及历代兵灾的摧残 ©️图虫创意


说到中国古建筑的特点,最基本的是以木为材的屋架结构。

一部《营造法式》,罗列了无数古建专用名词,读起来犹如天书,要看懂中国古建,可以这样简单理解:梁架与枋柱组成了主要的架构,它们决定着建筑的空间布局,仅靠自身的榫卯咬合就能承担起整个屋顶的重量;独特的举折式结构令屋面形成柔和的曲线,复杂的斗拱(又称枓栱)将屋顶重量分散下传,同时也支撑着深远的出檐,使得这些建筑能够拥有一个庄严优美的大屋顶;泥土则被烧制成砖瓦与琉璃构件,承担着遮挡和装饰的作用。

不管是简单的民居建筑还是体量巨大的宫殿与寺庙,都遵循着这样的结构形式。


从中唐到明清,中国历代木构古建巡礼,你打卡过几座?

福州华林寺,现存长江以南最古老的木造佛殿,图为华林寺斗拱 ©️沐昀


不过,木构建筑的弱点,就是极少能抵挡住自然的侵蚀和时光的流转。唐以前的木构建筑已无踪可寻,上世纪30年代,梁思成与中国营造学社在山西、河北、四川、云南等地展开了一系列田野调查,真正开启了中国古代建筑史的研究工作。

更多木构建筑由此被发现,并得到研究和保护。即便如此,到目前为止,人们发现的唐构建筑也只有三座半,稍晚的五代时期木构建筑有七座,几乎同一时代的辽构建筑也只有八座它们多数都在山西境内,梁思成、林徽因、莫宗江等建筑大师当年走过的考察之路,已经成为古建筑爱好者寻访山西古建的首选路线。


从中唐到明清,中国历代木构古建巡礼,你打卡过几座?

在山西考察古建筑的梁思成与林徽因 ©️源于网络



大唐遗珍

在佛光寺被发现之前,学术界有种说法,中国已经没有唐代木构建筑。但1937年夏天中国营造学社的那次田野调查,让人们意识到,在中国广袤的大地上,还仍然保留着大唐风骨的木构建筑。

今天,可以确认的唐构古建有三座半加一处小屋檐,其中最为壮观的一座,就是由梁思成一行发现的五台县豆村佛光寺东大殿。

佛光寺在中国佛教建筑史上并非岌岌无名,它曾经出现在敦煌莫高窟61窟壁画《大五台山图》中,梁思成正是借助这一线索,在1937年6月,与林徽因和中国营造学社同仁启程前往五台山。当他们来到五台县豆村的一处寺庙,登上高台,大殿宏伟,从深远的出檐到硕大的斗拱,从柱头卷刹到门窗形制,梁思成初步可以断定,这座有着高级别单檐庑殿顶的大殿,就是他们苦苦寻觅的唐构建筑。

更为细致的勘察随即展开,他们在梁架上面发现了大叉手的构件,此前人们只在书画中看过这种唐代木构的案例。细心的林徽因更在梁架上辨认出"女弟子宁公遇”等字样,并与殿前经幢上的同一个名字对应起来,从而以经幢题年确定了佛光寺的准确建造时间:唐大中十一年(公元857年)。


从中唐到明清,中国历代木构古建巡礼,你打卡过几座?

集建筑技术、佛像雕塑与彩画艺术于一身的佛光寺东大殿 ©️图虫创意


朝圣佛光寺,最好在傍晚时分到达。站在佛光寺东大殿前抬头仰望,可以看见远在1170多年前的唐代工匠所制造的巨大斗拱,与柱子的比例达到了惊人的1:2,它们支撑着出檐长达3.96米的檐角,一直到今天仍然坚固如斯。殿内佛像虽经明清重妆,但仍是唐代彩塑底子,拱壁上也还能找到绘于唐代的壁画原作,殿前的经幢上,清晰可见唐时年号。这一切都向我们昭示着佛光寺的珍贵之处。

“芦沟桥事变“的爆发,打断了梁思成一行的古建调查,他们匆匆撤离,也因此遗憾错过了仅仅20公里之外的另一座更加古老的唐构建筑南禅寺。幸运的是,在上世纪50年代的一次文物普查中,工作人员在李家庄村南禅寺大殿的大梁上发现了一行墨书题记:“因旧名峕大唐建中三年岁次壬戌月……重建殿法显等谨志”,唐建中三年(782年),比佛光寺还早了75年!


从中唐到明清,中国历代木构古建巡礼,你打卡过几座?

南禅寺大殿,殿内保存唐代原貌的塑像,属中国雕塑史上的经典之作 ©️图虫创意


或许正因为没有佛光寺那样的显赫声名,这座乡村小庙幸运躲过了“会昌灭法”,将盛唐木构的纯正基因保留至今。大殿古朴而精巧,面宽三间,进深三间,平面近乎正方形,尤其令人惊叹的是正殿屋顶,单檐歇山九脊顶,正脊极短,屋面坡度也极为平缓,正是唐构建筑举折式屋顶的真实体现。

站在山门前看正殿,你几乎会以为它是更为庄严的庑殿顶。局促的地形可能会局限你的欣赏角度,不妨在手机里下载一张宋徽宗的《瑞鹤图》,放大画中所绘的宫殿屋顶,举起手机,与眼前的小殿做个对比,你就能直观感受到,就是这样一座乡间小庙,其举折平缓、出檐深远的屋顶,在气势上也完全碾压明清宫殿建筑的纤细华丽。


从中唐到明清,中国历代木构古建巡礼,你打卡过几座?

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的《瑞鹤图》为宋徽宗赵佶所作绢本设色画 ©️辽宁省博物馆


第三座公认的唐构古建,是芮城的广仁王庙。唐大和五年(831年),当地人建起这座小庙,以向龙王祈雨。

目前仅存的大殿,经历多次修复,外观上已难见唐风,但经专家考证,主体的梁架、斗栱确为唐制。2013年的落架大修及环境改造,至今褒贬不一。焕然一新的大殿被孤零零地放置于一个枯山水式的广场中,稍显不伦不类,幸好配套的露天古建筑博物馆为其加分不少,也值得在此多停留一点时间。


从中唐到明清,中国历代木构古建巡礼,你打卡过几座?

外观上已难见唐风的广仁王庙 ©️图虫创意


那俗称的半座唐构,是河北正定开元寺钟楼。1933年,梁思成曾两次来到正定进行古建筑调查,意外地发现这座钟楼上半部虽为后世重修,但内部及下层的梁架及斗拱,应为唐代木构遗存。


从中唐到明清,中国历代木构古建巡礼,你打卡过几座?

下半身是唐构建筑的开元寺钟楼 ©️沐昀


1100多年的时光实在太过久远,所以,创建于唐景福年间(公元892年~893年)的甘肃敦煌莫高窟196窟窟檐建筑,哪怕只剩下了梁枋与斗栱,也被古建专家视为与壁画同样珍贵的存在。在参观莫高窟的时候,记得抬头仰望一下这座来自千年之前的大唐窟檐。

值得一提的是山西长治王曲村的天台庵,它曾被列为中国四大唐构建筑之一,但在2014年的修缮中发现了两处墨书题记,确定修建时间为后唐长兴四年(933年),被重新认定为五代遗构。

天台庵仅余一座正殿,朴素而小巧,如果你看过南禅寺,就会同意眼前这座五代遗构同样保留了足够的唐构风骨。而且,天台庵所处的地势更加空旷,你可以退到远处,更好地欣赏它与南禅寺如出一辙的极短正脊和远远探出的飞翘檐角,它们组成的流畅线条,让人想起《诗经小雅.斯干》中描写宫殿建筑的句子,“如鸟斯革,如翚(huī)斯飞。”


从中唐到明清,中国历代木构古建巡礼,你打卡过几座?

修建于五代时期的天台庵 ©️图虫创意


天台庵所在的浊漳河谷,有8座古建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名录,历来被古建爱好者视为一座开放的中国古建博物馆。其中,同为五代建筑的大云院弥陀殿中还保留着可以与敦煌莫高窟壁画媲美的菩萨与飞天。龙门寺内保存有五代、宋、金、元、明、清六朝建筑,其中建于五代时期的西配殿,更是悬山式建筑现存的最早实例,你可以在这里认真辨认一下各个朝代木构建筑的不同特点。



北方辽构

公元10世纪初,中原陷入五代十国的混乱局面,北方游牧民族契丹人建立辽朝,将山西大同设为西京。受汉文化影响,这一时期契丹人在大同修建了许多皇家寺院。

上世纪30年代,梁思成与中国营造学社曾多次来到山西进行古建调查。在晋北大同,他们对善化寺、华严寺应县木塔等古建做了详尽的实地勘察,认为辽构建筑刚劲雄健、气势宏大,继承了大唐木构神韵,也蕴含了游牧民族的豪放风格,体现了承唐启宋的特点。目前我们能看到的辽代木构建筑仅存八座,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大同华严寺、善化寺和应县木塔。


从中唐到明清,中国历代木构古建巡礼,你打卡过几座?

善化寺中的古建筑为中国现存规模最大、最为完整的辽金时期建筑 ©️沐昀


华严寺分上、下两处,上寺的主殿大雄宝殿是中国现存的辽金时代最大佛殿。

善化寺是一组比较完整的辽金时期建筑群,建于辽代的大雄宝殿、三圣殿和金代的天王殿都有宽阔的月台和庄严的庑殿顶,一寺之内三座庑殿顶建筑,其规格之高,国内独有;注意看三圣殿屋檐间与梁枋成45度或60度的斜拱和斜昂,它们不但承载着檐部重量,还兼具装饰作用,远望形如花朵,宏大壮丽。这样的结构,在辽金后基本绝迹。


从中唐到明清,中国历代木构古建巡礼,你打卡过几座?

华严寺大雄宝殿东南转角斗拱 ©️沐昀


建于辽清宁二年(1056年)的县佛宫寺释迦塔(俗称应县木塔)是北方保留至今最为壮观的辽构建筑梁思成曾在一篇文章中这样描述自己对应县木塔的感受:

"这塔真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伟大作品。不见此塔,不知木构的可能性到了什么程度。我佩服极了,佩服建造这塔的时代和那时代里不知名的大建筑师,不知名的匠人。"

—— 梁思成


从中唐到明清,中国历代木构古建巡礼,你打卡过几座?

世界上现存最老、最高的纯木构塔式建筑——应县佛宫寺释迦塔,如今为保护该塔,游客已无法登临 ©️图虫创意


应县木塔千年来历经风雨侵袭、地震和雷击而不倒,体现了高超的建筑结构和力学平衡,这其中35种不同形制的斗拱功不可没,它们分别位于木塔不同层面的不同位置,将每层的负荷转移到每根柱头上,将实用性与装饰性发挥到极致。所以,虽然塔身已经向东北倾斜了约10°,应县木塔仍然伫立至今,坚不可摧。



宋元建筑

时间来到宋朝,木构建筑的风格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在梁思成所著的《中国建筑史》一书中,他把这个阶段称为醇和时期,建筑风格则由唐代的豪劲雄健转变为典雅优美,斗拱规格逐渐缩小,殿内采用减柱、移柱等设计以增加内部空间。

目前国内已经查明的唐以后至宋元时期的木构建筑有440余座,山西境内就有350余座,占到了全国总量的近80%这其中,太原晋祠建筑群最为出色,修建于北宋天圣年间的圣母殿、献殿和连接其间的鱼沼飞梁是公认的国宝级建筑。

圣母殿为重檐歇山顶,斗拱不再硕大,结构则更加复杂,真昂(用以支持屋檐的斜撑)和装饰性的假昂并存。献殿四周不建墙壁,梁架简洁有力,似殿似亭,精巧空灵。连接献殿和圣母殿的就是鱼沼飞梁。池中立34根小八角形石柱,柱顶架斗拱和梁木承托着十字形桥面,犹如展翅欲飞的大鸟。这种形制只在古画里得见,是宋代建筑的孤例。


从中唐到明清,中国历代木构古建巡礼,你打卡过几座?

晋祠圣母殿前檐柱上蜿蜒盘旋的木雕螭龙 ©️图虫创意


在与南禅寺仅十余公里的五台县东善文村,有座延庆寺,建于金代的大殿极为完美,《营造法式》中所提到的卷杀、侧脚和生起等结构,在这里可以清晰看到它们的有机组合,最终赋予这座大殿独特的轻盈与稳重。你可以坐在大殿前的山门处静静看上很久,大殿在北方的蓝天白云下稳稳伫立,增一分则赘,减一分则弱。


从中唐到明清,中国历代木构古建巡礼,你打卡过几座?

延庆寺大殿,典型的三开间殿堂 ©️沐昀


在晋南地区的芮城,兴建于元定宗贵由二年(公元1247年)的道观永乐宫以元代壁画闻名于世,三清殿内的《朝元图》描绘了290位神态各异的道教神仙朝拜元始天尊的壮观场景,其实,它的几座大殿也是典型的元代建筑,龙虎殿(无极门)、三清殿、纯阳殿和重阳殿沿中轴线排开,有着线条优美的大屋顶,殿内使用辽金时期常用的“减柱法”,为人们欣赏壁画营造出一个视野宽阔的空间。


从中唐到明清,中国历代木构古建巡礼,你打卡过几座?

永乐宫壁画《朝元图》,是元代壁画艺术的典范之作 ©️沐昀


长江以南地区,木构建筑的保存更为不易,始建于北宋乾德二年(964年)的福州华林寺大殿,应当是江南最古老的木构建筑,它与南禅寺一起在1953年的文物普查中被发现,又经历了1980年代的迁址重建,檐间的铺作层高达3.57米,超过檐柱高度的三分之二,明显保留了唐代木构雄浑庄严的特点。


明清建筑

明清时期,随着商业经济的繁荣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木构建筑逐渐演变为砖木结构,最明显的变化是梁架和斗拱的承重作用慢慢消失,斗拱不再硕大,而是转变成层叠繁复的一组,往往只负责装饰作用。

最为著名的明清建筑当属北京故宫,它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构古建,将中国古代建筑的等级森严与雄伟壮观发挥到了极致。仔细观察中轴线上的三大殿,庑殿顶与琉璃的颜色、脊兽的数量都遵循相应的规定。


从中唐到明清,中国历代木构古建巡礼,你打卡过几座?

故宫骑凤仙人率领的可爱脊兽小分队 ©️图虫创意


这一时期的民居建筑也丰富多彩,以山西为例,明清两代崛起的晋商,建造了一座座豪华的家宅,受建筑等级影响,这些民居无法享有庑殿顶、歇山顶、七开间等高等级规制,富豪们只能在装饰手法上更下功夫,精美的砖雕、木雕和石雕将家宅装饰得美轮美奂,在乔家大院、王家大院等晋商民居中,三雕是欣赏民居建筑的重点。


从中唐到明清,中国历代木构古建巡礼,你打卡过几座?

乔家大院的砖雕艺术 ©️图虫创意



关山野道访古建

在如今的中国,寻访古建并不是一次轻松的旅行。

当然,你可以在北京、沈阳等地轻松打卡明清时期的宫殿建筑,在江南,只要你舍得掏门票、不怕人潮拥挤,也可以欣赏到绝大多数精致的园林建筑。除此之外,想要寻访更为久远的唐宋古建,你必须深入到河北、山西等地的山间与田野,长途客车与乡村中巴通常只能把你载到乡镇上,建议自驾前往或在当地包辆小车,解决从乡镇到古建的最后一段路程。


从中唐到明清,中国历代木构古建巡礼,你打卡过几座?

忻州岩山寺 ©️沐昀


出行前请做足功课,在地图上标注出古建筑的具体位置,在手机里存好古建筑的外观照片,有时,你可能无法将当地司机和路上偶遇的本地村民视为指路明灯,仅仅报上古建筑的名字可能毫无用处,像二仙庙、关帝庙在北方各地到处都有,最好出示照片,否则一不小心就会跑错地方。

许多古建筑平时都不开放,但门口可能会张贴文管员的电话,可以联系文管员开门,并支付一定管理费(通常10~20元)。如果找不到电话,就在村里转悠一下,文管员通常就住在附近。多和他们交流与建筑相关的话题,当文管员将你引为知音后,也许会有意外的惊喜。

如果遇到正在修葺且没有开放的古建筑,切记不要硬闯,可与施工人员商量一下,一般都能进去看看建筑的外观。如果不允许拍照,就收起相机好好欣赏。


本期话题讨论:你曾经拜访过最古老的建筑是哪里?来和我们分享你的古建探访之旅吧。



文丨刀哥

文字编辑丨江北生

图片编辑丨茶叶末儿

封图丨图虫创意


本文由华夏风物原创,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如有需要,请邮件联系wangzehua@zhidemai.com


- 相关推荐 -

从中唐到明清,中国历代木构古建巡礼,你打卡过几座?

点击查看:一抹从历史中走来的绿荫——中国古树拾遗


从中唐到明清,中国历代木构古建巡礼,你打卡过几座?

点击查看:古镇里的最美中国


从中唐到明清,中国历代木构古建巡礼,你打卡过几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4

标签:木塔   应县   莫高窟   佛光寺   天台   斗拱   创意   山西   大殿   唐代   壁画   明清   中国   古建筑   中国历代   时期   美食   建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