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小时做了六道菜,但我一点都不开心

来源:有意思报告

上周末,想请三个朋友来家里吃饭,但我只有番茄炒蛋发挥稳定的厨艺,这种“大场面”时,就捉襟见肘了。

为了不让当天的餐桌看起来过于寒碜,我想到了预制菜。

果然到了那天,在厨房忙活了半小时的我,一下端出了六个菜。

这其中,还包括酸菜鱼、水煮肉片、宫保鸡丁这样的硬菜。

朋友们一片惊叹,我也多少有一些满足。

半小时做了六道菜,但我一点都不开心

可当把菜送进嘴里的那一刻,心里却咯噔了一下。

直到吃完那顿饭,看着厨房里沾满油的酸菜鱼、水煮肉片、宫保鸡丁的包装袋,心情变得复杂了起来。

01 当代年轻人的做饭困境

年轻人的做饭冲动,可能始于一次条短视频:博主们下班后回到家,在厨房一顿操作,干净利落,几分钟后铺着方格台布的桌子上就摆上了一荤一素两个菜,还有一杯色泽艳丽的果汁,面前的平板放着综艺。

也可能始于看到了一些以北欧、日式加各种风格命名的餐具,它们一个个摆在橱柜里,看起来都那么恰如其分,让人觉得如果不用它们盛一盘让人流口水的菜,简直就是对它们美颜的辜负。

更要命的是,在美食博主们的手里,这两者完美结合了:每一个盘子、每一个大小不一的碗,都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作用,每一道菜躺在每一个盘子里,都像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在这样精致的画面前,没有人不会觉得这才是生活该有的样子。

半小时做了六道菜,但我一点都不开心

这些视频的标题还都是“几分钟就能做出的家常菜”。

而现实生活里,会做饭又绝对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

拍照发在朋友圈,聚会时小露一手,都能成为点赞和夸奖的收割机。

一个人做饭,意味着认真生活,也是居家、浪漫、责任心、有魅力等人设的通行证

年轻人终于心动了,跃跃欲试,下单餐具,买齐各种调料,在柜子里摆得整整齐齐。

可当他们走进厨房要开始这一切时,却发现事情完全不是想象中的样子。

菜要摘要洗,肉要泡要腌,拍个蒜都能拍得蒜末飞溅,这在视频里怎么从来都没看到过?

半小时做了六道菜,但我一点都不开心

做好一切准备工作,时间已经过去了半个小时,说好的几分钟呢?

开始炒菜,油热时倒入菜翻炒,油怎样才算热了?青菜炒七分熟,七分熟是多熟?盐少许,少许到底是多少?

在呛得睁不开眼睛的油烟中,这些问题都失去了准确的答案。

终于,好歹也算是做出来了,结果还没来得及享受,就成了“自己做的菜,跪着也吃不完”。

当经历了一个小时的通勤时间、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自己租的房子里,鼓着勇气满怀期待却只收获了这样一个结果时,身体和心灵,都更疲惫了

而此时,厨房里还一片狼藉等着收拾,桌子上的碗盘还要等着清洗。

半小时做了六道菜,但我一点都不开心

预想中的岁月静好变成了手忙脚乱后的失落。

不是年轻人不向往认真的生活,只是做饭的成本太高了一些:投入了本就宝贵的下班时间、投入精力和精心准备的食材,得到的是一盘不知道是什么味道的菜

尽管谁都知道,好的厨艺不是一朝一夕练就的,但经历了这样的几次打击,谁还愿意分时间做菜呢?

直到,预制菜走上了餐桌。

02 预制菜让人人都能变身大厨?

横亘在年轻人做饭面前的两座大山,是时间和难以保证的口味。

预制菜的优势,恰恰是方便和口味稳定。

在过去的很多年里,预制菜只是餐饮从业者较为熟悉的一个概念。

从肯德基、麦当劳进入中国开始,这种提前准备好菜品上桌时只要简单拼装的形式,就深刻地影响和改变了中国餐饮行业

半小时做了六道菜,但我一点都不开心

中央厨房先将菜品制作好,再运输到各个门店,需要时加热或简单烹饪即可上桌。

连锁品牌可以快速复制,就是基于这种模式;出餐时间越来越快的外卖,也离不开预制菜的加持。

按照加工程度的深浅,预制菜可以分为四大类:即食,开封就能食用;即热,食用前只用加热;即烹,可直接入锅烹饪调味;即配,指经过清洗分切的食材。

从酱板鸭到速冻饺子再到如今各种半成品菜,都可以称作是预制菜。

2020年,疫情让更多人待在了家里,也让饭店们开始自救,预制菜就此从幕后走向了千家万户的餐桌。

2021年,天猫十大新年货中,预制菜的销量比2020年增长了16倍

4月,成立十几年的预制菜企业味知香,乘着这股风正式上市,成为预制菜第一股。

截止4月底,预制菜相关企业达到共有7万多家,光是2020年新注册的就有1.25万家,同比增长9%。

海底捞推出“开饭了”系列产品;每日优鲜推出“名菜名店”频道;叮咚买菜上线快手菜分类。

半小时做了六道菜,但我一点都不开心

宫保鸡丁、鱼香肉丝、酸菜鱼、辣子鸡、水煮肉片、孜然羊肉、杭椒牛柳……只要你愿意,都可以在几分钟内端上餐桌。

半小时做了六道菜,但我一点都不开心

对餐饮行业来说,预制菜的不断丰富,是行业效率快速提高而厨师作用逐渐下降的过程

放在每一位年轻人这里,同样如此。

年轻人想做饭但又怕花了时间还做不好的矛盾,预制菜可以解决

它省略了前期的一切准备工作,不用择菜洗菜切菜,不用纠结调料该放多少。

只要烧一锅水进行加热;或是烧热油后翻炒即可出锅。

没有什么菜会变得难做,也不用担心口味会翻车。

节约时间,口味稳定,做菜的烦恼没有了。

当不费什么力气就能摆满一桌菜时,谁都会在恍惚之中,觉得自己是个大厨。

03 吃得更快,却不能吃得更好

看起来,预制菜像是为当今独居的年轻人量身打造的一般。

速度是更快了,但,吃得更好了吗

在那顿招待朋友的饭局结束后,我一直在想,买了三包预制菜来充数,确实省了一些时间,除此之外呢?

当夹了一筷子颜色又深又红的宫保鸡丁送进嘴里时,满满的工业味还是扑面而来。

不是说难吃,只是觉得少了些什么,它和每天点到的那些外卖快餐的感觉是一样的。

半小时做了六道菜,但我一点都不开心

做的过程中,我按照说明拆开包装进行加热或者简单地烹饪,像是一个没有感情的机器人,机械地执行着那些程序。

期待感也在这样的执行中消失了

因为口味稳定,意味着预制菜可以保证味道的下限,但你也会知道,无论你什么时候买回来、买多少次,它们都会是那一个味道。

确实是在做菜了,但又没完全做;虽然得到了肯定,但我也不好意思说六个菜都是自己炒出来的。

一心求快,但不见得吃得更好了

预制菜解决了一些问题,但对吃向来无比讲究的我们来说,还有更多的问题要解决。

丰富的中国菜系,其中的每一道菜都有技法上的讲究,这远远不是预制菜可以囊括

沾着水珠的青菜、从水里直接捞出活蹦乱跳的鱼,在我们的饮食文化里,新鲜的才是好的,这是预制菜无法达到的要求。

经过深加工又长时间保存的菜,营养成分是否还在,又是预制菜需要解答的一个问题。

当然,在工业化浪潮面前,讲究细火慢烹,感慨优秀的厨师流失,会被看作是一种矫情;对每天疲于奔命的年轻人讲吃饭要精致、食材要新鲜,像是在站着说话不腰疼。

半小时做了六道菜,但我一点都不开心

但对漂泊在外的年轻人来说,很多时候,“吃顿好的”已经是他们能给自己的最大安慰

预制菜解决了时间慢和口味下限,但对美食的探索和期待,也一起被溶解了。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工艺的不断成熟和单身经济的发展,预制菜会越来越流行。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国内预制菜市场规模约为3000亿元,未来几年,这一规模有望达到万亿级别。

餐饮行业可以因此实现标准化,降低成本,提升效率,让更多连锁品牌的崛起成为可能;更多年轻人因此有了走进厨房的动力,做几道看起来还不错的菜。

但吃饭终归不是吃得快,吃得饱就可以了。

当挑剔的胃有一天变得不安时,能满足它的也许还是厨师亲手炒出来的菜。

而生活的仪式感,也许也只有在自己偶尔动手一点一滴做成一件事时,才能被建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大厨   翻炒   鸡丁   肉片   下限   吃得   厨师   餐桌   口味   讲究   厨房   年轻人   稳定   时间   美食   更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