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跃龙门,只为回到故乡,无畏生死,勇往直前

鲑鱼是所有三文鱼(Salmon)、鳟鱼(Trout)和鲑鱼(Char)三大类的统称。此外,北极灰鳟、大西洋油鲱、北美青鱼和北极寒鳟等也都属于鲑鱼科。

鲤鱼跃龙门,只为回到故乡,无畏生死,勇往直前

鲑鱼

科学家们通过对古化石的研究证明,鲑鱼在一亿多年前就已经生存在这个地球上了。在泥盆纪时期,无骨鱼经过进化逐渐演变而成后来的有骨鱼。科学家们采用分类学方法从鱼体的结构特征上发现鲑鱼共有十一个系列,六十六个品种。所有属于鲑鱼科的冷水鱼都在淡水中产卵孵化。

鲑鱼是一种漂亮的鱼,体呈银色,背和鳍上有斑点。它们通常吃浮游生物、昆虫幼虫、小虾和小鱼。它们的味觉很好,人们通常认为鲑鱼就是靠味觉从海洋重新游回到它们原来的出生地,这往往要逆流而上经过很多的障碍。有些鲑鱼一直生活在内陆,一生都在淡水河中。

鲑鱼故事

产卵

鲤鱼跃龙门,只为回到故乡,无畏生死,勇往直前

鲑鱼

秋日时分,马肥草长,这是古代黄沙大漠上最喜欢描绘的壮阔景象,但是在美国西雅图的东边一处河边,“秋日鲑鱼肥”才是此刻的真正写照。鲑鱼其实是一种相当奇妙的鱼类,出生于淡水的河流,却在成长期游出大海,在咸水的环境中长大,觅食,等到产卵期时却又跋涉千里,再一次回到淡水环境的故乡生出下一代,如此循环不已,生生不息。在西雅图东方的鲑鱼产育中心,来自千里外的鲑鱼努力地溯游而上,与急湍而下的水流搏斗,偶尔一个腾跃,身长可达六十厘米的大鲑鱼“刷”的一声跃上一米高的鱼梯,充满了动感之美。什么是在这里所提到的“鱼梯”呢?原来,鲑鱼有着产卵期必须溯游而上的天性,在大自然的环境中,它们会顺着湍急的河流逆水而行抵达到上游,然后再开始产卵,但是随着人类道路、田园的开启,有许多适宜它们溯游而上的河道已然消失,因此保育单位便做出人工的河道:“鱼梯”,在每隔数米的地方造出一米高的落差,让鲑鱼可以溯跃而上。说来有趣,曾经有人做过实验,让鲑鱼在平稳的河流中游到产卵地,省掉了溯游和腾跃的过程,这样一来,鲑鱼却生不出卵来了,因为溯游时的动能和辛劳,居然便是它们催生的最好良方,也因为如此,在产育中心里才会建有这样匠心独具的“鱼梯”。

在大自然中,鲑鱼的伴侣亲子关系是很令人动容的,在秋日的产育中心里,我们看见许多长相狰狞的奇怪鲑鱼,原来在长达千里的溯游过程中,鲑鱼会遇上千奇百怪的天敌,因此为了吓跑敌人,雄鲑鱼会在这段期间长出狰狞的下巴尖刺,尽职地护卫母鲑鱼。而等到它们完成产卵责任时,便会满身伤痕地力尽而死,而沉在水中的身躯,便是日后出生小鲑鱼的食料,小鲑鱼成长后再流入大海,等到产卵期再次回来,如此世世代代,绵延下去。

鲤鱼跃龙门,只为回到故乡,无畏生死,勇往直前

鲑鱼

鲑鱼这种著名的溯河洄游鱼类,其产卵过程是这样的:它在淡水江河上游的溪河中产卵,产后在回到海洋肥育。幼鱼在淡水中生活2-3年,然后入海,在海中生活一年或数年,直到性成熟时再回到原出生地产卵。例大西洋鲑的产卵期虽是从9月至次年2月,但在一年内,差不多每月都有鱼群接近沿岸,并借助潮流的帮助,从河口上溯入河川。从进入河口后要到上流,必须依靠自己的游泳能力,它们为了完成生殖任务而用的力气是非常强大的,为了飞越瀑布和堰坝等横在河流中的障碍物,必须用极强的游泳能力,以达到冲出水面,跳过障碍物。它们“飞越”瀑布的行为,多少年来一直被赞为奇观。它们一到了淡水就停止摄食,所以自离开海洋进入江河以后,体重就渐渐地减轻。当它刚进入江河时由于亲鱼在海洋中储存了充足的养分,那时的鲑鱼具有健康而优美的形状和鲜明的银白色。

但经过长途跋涉,一到接近产卵场,就有了显著的变化,特别是外部形态,银白的鲜艳色彩消失,而变为暗赤褐色,雄鱼的前齿变化,吻部和下颌都突出,下颌的前端向上弯曲,形成钩状。到了江河的上游,背上的皮肤变得相当肥厚,成为海绵状,鳞被埋在中间,体上生出红色和橙色的斑点和斑纹,并出现具有白圈包围着的黑点,这个时期的雄鲑又叫红鱼,而黑色强壮的成熟雌鲑称为黑鱼。鲑鱼在溯河过程肌肉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刚离开海洋的鲑,在开始溯河时肌肉坚实而呈赤色,组织中积有丰富的脂肪;但到达上游接近产卵时,由于生殖器官的发育,脂肪已被消耗殆尽,此时肌肉变为灰色而无光泽。脂肪迅速地从肌肉转移到生殖器官的过程使鱼体发生性双态现象,这也是在脂肪转移时所形成的副产物,因为不能全部排泄,而形成上下颌前端的突出,或在皮肤上出现色斑。

鲑鱼的产卵场所选择在水流相当湍急的砂砾底质的浅水区。一旦亲鱼到达产卵场,雌雄先成对地分散,接着雌鱼开始工作,把身体和尾摇动,掘出浅洼,把少数的卵产在洼中。这些卵立即有雄鱼来使它受精,受精卵沉到洼底,由于卵表面有粘性,故卵能附着在河底。之后,雌鱼用细砂砾把卵覆盖。由于水流能迅速地通过细砂砾的间隙,使卵能得到充足的氧气。这样的产卵行为,每个数分钟重复一次,每次产卵后,亲鱼就逐渐向上流游泳。这种产卵行动持续1-2周,直到所有的卵全部排完,并完成受精。鲑鱼的产卵床或洼称为“生殖床”,一对鲑的生殖床长可达数米。在产卵期中,雄鱼一般都是非常粗暴,倘有侵犯者,雄鱼立即猛烈地追逐、驱赶,即使是遇到同种的雄鱼也要引起剧烈的斗争。在产卵场中最难对付的敌害是雄鳟鱼,这种鳟鱼在雄鲑不在时,就把精子排在鲑鱼的卵上去。

产卵行动对鲑鱼而言,非常消耗元气,尤其是雄鱼。产完卵的亲鱼显得非常疲劳,体形显得头大、身体瘦弱。在极度疲劳的状态下,要经过长途旅行再回到海洋中去,显得非常困难,大多数个体或因太累,或因疾病或外伤和饥饿,或被水鸟、河獭及其它敌害所残杀。雄鱼能回到海洋活到第二次再来产卵的仅是少数。但大部分的雌鱼仍能回到海洋,在海洋中得到丰富的食物,恢复了以前的常态,重新出现鲜明的银白色,颌的突出部分也因被吸收而缩小。

黑鲑

在三池崇史的电影《切肤之爱》中曾经讲到黑鲑。

据说黑鲑出生的时候都是雄性,等他们长到十五厘米长时就会变成雌雄同体,然后他们再分成雌性和雄性。

天敌

鲑鱼生于淡水,但生活在海洋中,每年又要从海洋中逆流而上几千里,回到出生的地方去交配。途中的困难险阻,也就相当于一次长征了。鲑鱼有很多很多的天敌,海洋中有鲨鱼,陆地上有灰熊,天空中有白头海雕等各种各样的凶猛禽兽,对于小小的鲑鱼来说,要做这样的事情,确实是需要很大很大的勇气的,但它们为了后代,义无反顾。鲑鱼的这种长征很有“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壮,因为大多数鲑鱼都会因长征而死去,有的被天敌捕获,就算很幸运没有被捉,但对于它们来说,生命也不久了,因为成功交配的鲑鱼大多数都已经筋疲力尽,生命就这样走到了尽头。大多数鲑鱼的死没有白费,因为它们留下了它们的根,到第二年春天,新的生命就将诞生。

保护

鲤鱼跃龙门,只为回到故乡,无畏生死,勇往直前

鲑鱼

一位在华盛顿大学念硕士的朋友选修的建筑系的课程,说:几乎每堂课、每个设计案都跟鲑鱼脱不了关系。从小尺度的街道设计到大规模的社区开发案,老师总要求学生替鲑鱼着想,力求设计的环境不会对鲑鱼产生负面冲击。

鲑鱼在西雅图可以说是巨星级的保育动物。鲑鱼为什么那么重要?过去,鲑鱼是印地安人主要的食物来源,也是重要的文化和精神象征。曾经,在回游的季节,成千上万的鲑鱼争相逆流而上,回到出生地孕育下一代。在西雅图的欧洲人眼里,鲑鱼是捕之不尽、捞之不竭的便宜物。

然而,大规模的商业捞捕加上都市开发的环境破坏,今天,许多都市河川甚至再也看不到鲑鱼。西雅图人知道事情不妙了,得尽快采取行动。保育的行动,就是让西雅图成为一个对鲑鱼友善的城市(Salmon Friendly Seattle)。

负责公共设施的西雅图工务局,努力减少都市排水对河川栖地的破坏,同时在从河川取水以满足市民饮用水需求之际,也不忘确保鲑鱼所需的水量与水文。西雅图所在的国王县(Ki5261ng County),则针对每个河川流域量身定做专门的鲑鱼复育计划。

整个西北地区,无数的政府单位和环保团体还提供相关的手册,教人们如何在生活中保护鲑鱼,甚至还有《如何成为鲑鱼友善的园丁》的小秘笈。也有当地的艺术家免费发送会随时间慢慢消失的鲑鱼版画,提醒人们鲑鱼濒临绝种的处境。

虽然鲑鱼仍是西雅图镁光灯的最爱,但今天保育的观念其实已经改变。专家学者们不再将焦点集中在明星物种的保护,而开始强调生物多样性,让多元的物种能够在西雅图栖息繁衍。西雅图的鲑鱼保育,已经扩大成为整体的环境保护意识,而且不只是政府与学院,连私人机关也越来越重视环保。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4

标签:产卵场   西雅图   河口   雄鱼   无畏   鳟鱼   河川   鲑鱼   下颌   天敌   鲤鱼   江河   勇往直前   淡水   河流   脂肪   故乡   生死   海洋   环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