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的我们是怎么过端午

#我在邢台过端午#  

 五月五过端午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全年四大节之一(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民间的四大传统节日)。“仲夏端午。端者,初也。”端午,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有吃粽子、龙舟竞渡、喝雄黄酒等风俗,已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端午节风俗

  食粽子

河北的我们是怎么过端午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中国各地粽子花样繁多,有北方甜粽、南方咸粽之分,河北地区的粽子用芦苇叶包裹,加入蜜枣、蜜豆等,为甜粽。

  

  赛龙舟

河北的我们是怎么过端午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初五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于是就有了端午节赛龙舟。

  

端午除了吃粽子、赛龙舟

还有很多其他风俗哦

一起来看看河北各地的端午节风俗

  端午插艾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端午节插艾叶是为了驱邪避瘟。据说端午节这天的艾蒿,是经过仙露灌溉的,当做药材是非常灵验的,所以每年的端午节,艾蒿都会被人们“扫荡”一空。人们要把采来的艾草,揉制成锥形的颗粒,这叫作“艾炷”,存放起来,以备今后诊病灸疗之用。

  

  佩香囊

河北的我们是怎么过端午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古时人们以为妖魔鬼怪上身是因为自己发病),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小巧可爱。

  

  五色线

河北的我们是怎么过端午

  

  五色线是由黑、白、红、黄、青五种颜色组成,都是给小孩戴的。五色线的佩戴时间是有讲究的,河北这边是五月初一佩戴,端午节那天把五色线扔到河里冲走,寓意把疾病冲走,身体健康不生病;如果端午节那天,河里没有水,就继续佩戴,直到下雨的时候河里有水为止。

  

  蛤蟆项链

  除了五色线手环,端午节里小朋友们还会得到另一个特殊的礼物——蛤蟆项链。这个蛤蟆也是纯手工制作的,都是用布缝制的。在缝制蛤蟆的时候,蛤蟆的嘴不会缝住,而是用来装药的,这样小孩佩戴之后就不会生病;蛤蟆身上还要缝一个小扫帚,用来扫病,这个蛤蟆和五色线的戴法及作用相同,都是五月初一佩戴,端午节那天扔到河里冲走。

  河北的我们过端午是不是很精彩,你们那里是怎么过端午的,评论区欢迎留言,祝大家端午安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8

标签:河北   洞庭湖   端午   楚国   龙舟   屈原   艾蒿   香囊   古时   粽子   端午节   河里   蛤蟆   风俗   小孩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