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牛老师告诉你:为什么娃学英语费劲还没效果?如何解决头疼难题

写在前面:本文首发于公号无敌大薇薇,主张通识教育,从语言到全学科,从三观到批判性思维,帮助大人和孩子一起成为积极的终身学习者。

大牛老师告诉你:为什么娃学英语费劲还没效果?如何解决头疼难题

薛老师在上海新东方教北美考试(SAT,托福,GRE等)十年,现在在北京有自己的工作室,不大,但名额很抢手,都是慕名而来的初高中生,还有小学牛娃。甚至还有华裔孩子假期回北京,专程来找薛老师学习备考SAT(美国高考)的。

我和薛老师一见如故,顺便就把她拐来我的教研团队。我们一起读书讨论,一起头脑风暴第二年高阶家庭通识教育英语大课的话题。因为我们都清楚,语言只是工具,思维才是最重要的,学好英语也不仅仅为了应试,更是为了让孩子有看世界的能力,有思考的深度和广度。

薛老师特别感慨的跟我说:你让先先从小读原版,真的是太正确的做法,我教了这么多年英语,哪些孩子是读原版上来的,哪些是刷题上来的,真的一目了然!就算是一两次考试成绩差不多,也有很大差距,读原版的孩子不但普遍口音地道,而且学的轻松很多,刷题的孩子太辛苦,而且效果不一定好!

其实这也是我一直和大家聊到的,为什么我们从小要让孩子读书?为什么必须大量阅读?因为阅读习惯养好了,孩子怎么样都不会差的。即使你不出国,走公立路线,基础在这,怎么考都不会出错!

我邀请薛老师给我们公号的读者写一篇分享,作为有十来年英语教学经验和国际视野的专业老师,她实在太清楚如何才能高效的让孩子轻松学好英语,同时建立完善思维,自如应对考试和生活。

大牛老师告诉你:为什么娃学英语费劲还没效果?如何解决头疼难题

SAT暑假的时候,经常在工作室楼下的咖啡店见一少年,捧着绿色六级词汇书背单词。

我在想:为什么要背单词书?而非从大量阅读听力中习得激活单词。

地铁里:看到一个妈妈提问孩子单词,问一个,要逼着孩子去拼写,campus, c-a-m-p-u-s。看着妈妈提着的袋子,应该是在去某机构的路上,应该到了机构马上要测试单词才会如此紧迫突击。

我在想:为什么要用10年前的学习英文的方式来继续这代人的英文教学,学英文这件事变成学科,国外考试变成标配,丢失的对于语言背后的兴趣和知识面,会不会得不偿失,事与愿违。

这些所经历的日常,都让我深深的思考对于英文学习,家庭的选择,孩子的反馈,和更有效的路径。结合教学中遇到的无数孩子小托福,托福,SSAT备考的学习备考路径,今天和大家聊一聊我眼中孩子们的差异与不同。

大牛老师告诉你:为什么娃学英语费劲还没效果?如何解决头疼难题

差别一:英文启蒙教育方式的不同

启蒙早的孩子,发音都比较地道,阅读听力输入的多,英文朗读的语感节奏感普遍都比较好。听力输入较少的,通常耳朵不敏感。同时,喜不喜欢看英文书这件事因人而异。遇到过特别喜欢看中文书,就是不喜欢看英文的。也遇到过不喜欢看书的,只喜欢听书的。也遇到过喜欢听看结合的,甚至还有戏精,声情并茂喜欢讲解的。

很多后期特别吃力备考的孩子,多数是早起启蒙阶段,不读书,不听书,不互动,不回收,不思考,没有高质量的家庭阅读时间的陪伴。

总结与思考

每个孩子个体差异,家庭投入不同,陪伴阅读的质量不同,不必攀比。很多妈妈看到别人孩子优秀,就焦虑的不行。

学习不需要攀比,而只需要参考别人,来定位正视自家娃。是奔驰车的潜质,就好好保养。是QQ的能力,也不必自卑,因为最终目的都是“在路上”的好风景,拼的不是速度,是耐力,眼界,发现美的眼睛。

我觉得读书听书这件事就是“种树”,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不管早晚,只要不停止不中断,至于未来孩子是防风林还是参天大树,影响因素很多,不必去规划结果,因为结果需要太多变量和参数。只要大轨道是正确的,路线方向不会错。

大牛老师告诉你:为什么娃学英语费劲还没效果?如何解决头疼难题

差别二:英文学习输入方式不同

我有个学生,裸测托福听力26分(满分30)。我问他:你在别的机构学过吗?没有!而且是公立校孩子。

熟悉后,了解了他从小的英文学习路径。基本没上过什么辅导班,就是跟着一个老外一直学习发音和口语。然后就是大量的听,这个大量,是超出我们想象的大量听,听的也很杂,《小屁孩日记》,各类畅销书比如《指环王》,各类TED演讲,还有各类新闻等。这个大量听成了英文学习最厚的底子,耳朵敏感之外,就是我们所说的“语感好”。即便我们之前在阅读中遇到生词或术语,他稍微一读,就能猜出八九不离十。

总结与思考

当大量听变成了如吃饭睡觉一样的习惯,就淡化了“英文学习背诵单词”等一系列传统思维的压力,而纯粹是享受这个过程,这个时候英文成了载体,内容才是最大的吸引力。最后收获的是丰富的认知和广博的知识,而英文,只是顺带灭考试罢了。

托福是一个除阅读单科外,听力,口语,综合写作部分都“仰仗依赖听力底子”的标准考试,听力的主要矛盾,多半源于很多孩子习得英文期间把语言学习调成了“静音模式”,只在单个词上下功夫,只在默看上侧重,最后突显出“听力瘸腿,耳朵不敏感“的问题。在后期的托福备考中吃力的最大症结。

大牛老师告诉你:为什么娃学英语费劲还没效果?如何解决头疼难题

差别三:学习习惯和时间分配

考托福的孩子,可能在同时备考美国中高考,还要兼顾校内学业GPA,遇上多才多艺的,还是社团骨干,各种活动和比赛。现在的孩子真的辛苦,“没时间”变成了口头禅。但其实你忙别人也忙,为什么有人啥也没耽误,有人忙活半天什么都没兼顾好。多半是时间管理能力。

之前有个学生,总是回家晚饭后先做托福作业,而把校内作业留到最后,问其原因,她说:

因为其实课外辅导的老师都比较nice, 实在不做也没什么,通常就容易拖延到最后一刻,校内的作业不敢不完成,第二天必须交差。

为了都能完成,她先做重要不紧急的(托福课外班的作业),然后重要紧急的(第二天要交的)。这样为了完成重要紧急的,做托福任务的时候就比较集中注意力并且快速。

而多数人的思路就是先完成校内的,托福拖延到最后,能做就做,做不了就作罢睡觉,最后一拖二,二拖三的,托福永远都是计划内,但未完成的地位。

总结与思考

深度排序,思考后安排自己时间的这类学生,目标明确,且懂效率。学习和玩都没耽误。而多数“学酥类”孩子,表面看起来做了一堆事,都是熬着时间,熬着夜。口口声声说忙,其实玩手机的时间还是有的。

关键问题是二点:内驱力不够或只做事不思考,用蛮力不见效。

大牛老师告诉你:为什么娃学英语费劲还没效果?如何解决头疼难题

差别四:家长对于辅导班的态度

有的家长因为担心自己英文不好,怕把孩子带沟里,就觉得交钱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这个出发点100%正确,但有些也陷入了“甩手掌柜”的习惯,陷入了把英语只是当作一个学科去补习的误区。

觉得我都报了班了,怎么学得没效果。我都交了钱了,怎么孩子不长进。一周只且只有一次和老师见面,是学不好英文的。所谓自己琢磨不如老师指路,老师指路还需自己来悟。

前段和同行老师讨论,开学后每周一次的英文课为什么有的孩子效果甚微,多数是因为见不到的六天中要么失联,要么应付,要么说为其他的忙碌找借口(我看手机朋友圈啥都没耽误发啊,真忙假忙是个问号)。和最朴实的吃饭是一个道理,辅导班是辅食,六天主食不能断,1天辅食添砖加瓦,最终才是最健康平衡的“英文大餐”。

总结与思考

英文是磨人小妖精,每天需要去阅读,听力,甚至输出表达。有能力的家长,可以参与一起学习;忙得抽不出身的,最起码可以督促落实孩子任务是否完成;虽然因孩儿而异,但是高质量的陪伴,比只是陪着要好。陪着只是人到,或者是拿着手机的人杵在那里。观望和参与,真的更重要

如果能和孩子一来一去的中文讨论下,让孩子明白英文是载体,承载的是知识内容,思维习惯,思辨逻辑。也是让孩子大大进步的好方法!

大牛老师告诉你:为什么娃学英语费劲还没效果?如何解决头疼难题

差别五:读书习惯和电子产品

英文水平的差距越来越大。一部分学生重复利用现在网络丰富的优质资源,有声读物,电子书,原版纸质书,知识面广而深,说出来写出来的东西非常地道顺畅。另一部分学生电子产品为伴的新一代人,不控制好,真的有“玩物丧志”的危险,表现在课堂上问题讨论一问三不知,三无状态让我惊讶,没观点没思想没态度。

总结与思考

手机本身不是原罪,如果合理使用和控制对家长的考验更大。之前有一位妈妈还给我分享了一个软件来远程控制孩子使用手机,一天中只有特定的2小时是可以打开各类软件的,让我惊讶家长的各类工具和对策。有智慧的亲子关系,就是温柔而坚定。

大牛老师告诉你:为什么娃学英语费劲还没效果?如何解决头疼难题

启发和总结

1. 差异化是必然,关键是如何缩小差距,在正确的认知基础上获得好的效果。

2. 教育没有标准答案,自家孩子有自己孩子的特点,哪怕同一个妈生的二个孩子都可能完全不同,耐心去找到适合孩子的方法。

3. 英文学习不能急功近利,大量输入听力和阅读为王道。

4. 启蒙的越早越好,不限于英文,而是对语音,对周围世界,高质量的陪伴而非陪着。

5. 终身成长是这代孩子需要的能力,也是合格家长的必备素养。

6. 有计划有目标的制定短期长期计划,落实到每一天。

7. 认准了,持续做,坚持做,静待花开,焦虑情绪最无用。

8. 父母不需要是老师,不一定要英语好,但一定要是好的引导者,学会引导方式。

9. 上培训班对于进阶(KET水平以上)的孩子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毕竟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但是在启蒙阶段,家庭教育任何人无法替代,效果大大超过任何培训班。

THE END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2

标签:效果   老师   作业   英文   英语   费劲   托福   校内   听力   单词   难题   差别   思维   家长   习惯   孩子   时间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