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补贴就没人买单,美团打车怕是要凉凉了

前阵子,“美滴大战”打的轰轰烈烈,美团打车高调杀入上海,重新点燃补贴大战的烽烟。于是,在高额补贴的刺激下,很多原本乘坐地铁、公交车、滴滴的上海市民,转而成为了美团打车的用户。美团的订单量也随之极速增长,在第三天就突破了30万。

没有补贴就没人买单,美团打车怕是要凉凉了

在司机端,由于美团打车抽成仅为8%,不仅远远低于滴滴的20%,而且还会有许多额外的补贴。于是,许多滴滴司机倒戈加入美团的阵营。另外,在补贴大战的刺激下,不少外地司机也纷纷跑到上海加入美团。有美团司机表示,“那段日子每天早上7点出门开始接单,一直跑到晚上十点多回去,能挣1500多元。”

那个时候的美团是风光的,王兴甚至高调的向外界宣称,美团已经拿到了上海的三分之一份额。然而,就在美团攻势如虹的情况下,上海交委出手了,向美团打车发出了“责令整改通知书”,要求美团7天内完成3项整改措施,清理所有不合规车辆和人员,停止以补贴为名的不正当低价竞争行为。

没有补贴就没人买单,美团打车怕是要凉凉了

于是,美团在短时间内清理了大批不合规的车辆,并停止了多项补贴,随之而来的是用户的大量退散和订单量的大幅下滑,之前大手笔投入抢夺来的市场份额迅速丢失,前期的努力功亏一篑。多名美团司机表示,取消补贴后,单量比之前下降了一半以上,经常很久才接到一单。

在这种情况下,用户和司机形成了恶性循环。司机端补贴和接单量下降,导致司机积极性降低。用户端没有了高额的优惠券,加之司机流失,也逐渐不再使用美团打车。而大部分新加入的寻求稳定的司机,也纷纷选择滴滴,理由是滴滴客源稳定,收入稳定。

网约车进入后半场,靠一味的烧钱补贴已经无法留住用户,在考虑经济因素之外,用户更关注安全问题、服务质量等更多的因素。美团通过烧钱确实在短时间内获取了大量用户,但补贴停止,能留下的却少之又少。后半场的竞争,更注重的是模式的创新和客户体验的提升。如新入局的“来回出行”,在这方面就做的比较成功。

没有补贴就没人买单,美团打车怕是要凉凉了

考虑到市内网约车竞争压力太大,来回出行从城际出行入手,先切入拼车领域,然后包揽高铁/飞机/大巴购票业务,把城际出行的多种方式融合在一起,最终形成一站式出行服务,解决城际出行的所有问题。这种模式既是对网约车的补充,又是对网约车的创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6

标签:后半场   烽烟   高调   高额   买单   上海   来回   司机   订单   大战   车辆   因素   稳定   竞争   模式   用户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