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约车司机得罪了谁?

网约车司机得罪了谁?

网约车这个新兴的行业催生出了一个新的职业,网约车司机。曾几何时,网约车司机是很多人向往的职业,开着车四处转转就能补贴自己的油钱,加之网约车平台的高额补贴,使得不少人纷纷改行。然而发展到今天,这个职业早已褪去了早期的光环。乘客的不理解,平台的各种疯狂抽点,还有社会层面的不认可,都让网约车司机的前景蒙上了阴影。网约车的出现是为了响应共享经济的号召,沦落到现在这样,不禁要问,网约车司机得罪了谁?

网约车司机得罪了谁?

出门乘坐滴滴,几乎每一个司机都会控诉自己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平台的各种抽点层出不穷,司机已经完全沦为他们赚钱的工具。早期的高额补贴以及对司机的种种利好现在看来都只是套路,是将你推向更深的深渊的手。司机辛苦出车,却要受到各种不合理规则的限制,没有得到该有的尊重,也没有获得跟自己的付出对等的回报,里外算下来,基本上就是在为平台做嫁衣。

最近的网约车事故频发闹的沸沸扬扬,全国各地查处“非法网约车”的问题。可是为何部分网约车平台已获取相关资质,属于合法经营,但旗下注册的司机也就是他们员工却是在以不合法的身份在为其打工?

公司合法,员工违法的说法听起来就觉可笑。对司机进行罚款,却忽略对平台的监管,抓不住主要矛盾,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网约车市场非常大,整体调控确实面临种种困难,需要时间一步一步完善,但制度完善的同时为何首当其冲受到问责的是本身处于弱势群体的司机而非平台?

1次10万的罚金对平台而言不是大数目,但是对生活本就不宽裕的网约车司机来说,每次罚款一万至三万,还要扣证3-6个月,确实是一笔不小的数目。而那些用劳动换取报酬的司机被罚之后,他们又要从哪里去弥补这些生活开支?

网约车出现就伴随着乘客评价制度,原本是为了提供更好的出行服务。然而一些乘客对司机颐指气使,随意评价成为了他们的杀手锏。稍有不如意,不是差评就是投诉。越是这样,司机也就不再愿意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恶性循环,滴滴司机和乘客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多,也越来越无法调和。

“来回出行”是国内众多网约车平台中首家综合智能出行平台。首创“零抽成”模式,平台不向司机收取抽成,不仅为车主提高了收入,还能降低乘客的出行成本。并且作为综合出行平台,“来回出行”接入的车辆和人员均会办理合规性证件,完全按照政策进行合规性运营。

网约车作为一个新兴行业,出现一些问题很正常。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应充分兼顾各方利益,在谋求共赢的基础上追求自身利益,而非对其中的某一环节肆意打压。随着交通运输管理部门监管的不断深入和细化,相信网约车行业将走上理性、健康、高速的发展轨道,网约车司机也不再处于四处受气的境地。

网约车司机得罪了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司机   都会   颐指气使   主要矛盾   高额   数目   乘客   来回   确实   利益   员工   评价   制度   职业   旅游   平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