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止价格战,美团还是滴滴的对手吗?

美团和滴滴的战争一直是网约车行业的热门话题。美团想要从滴滴手中抢占市场,就必须要进行补贴。据媒体报道,在上海,美团打车上线前三天,就分别拿到15万、20万和30万单,一周内总共服务乘客220万人次,一举打掉滴滴打车1/3的市场份额。

停止价格战,美团还是滴滴的对手吗?

如此迅速的扩张背后,是大手笔的“烧钱”。据了解,美团打车每单补贴30元,忽略系统运维成本不计,按日单量20万来算,一天就要烧掉600多万元。如此高额的“烧钱”补贴,一方面让人慨叹“有钱任性”,另一方面不免让人担心,烧钱补贴停止后,用户是否还会跟随美团。

在互联网领域,大举烧钱补贴并不新鲜。在美团之前,滴滴和优步、易到、神州等网约车平台大肆补贴的事件刚刚过去。在补贴中慢慢一家独大后,滴滴才停止了这种模式,不过烧钱的方式却已深入人心,导致后来者想要进入市场,就必须选择这条路,要不然就没有用户买单,而且一旦停止就会引来用户各种不满,如今的滴滴便是一个例子。

停止价格战,美团还是滴滴的对手吗?

那么,一味的“烧钱”补贴真的能顺利抢占市场份额吗?从各个平台的经历来看,补贴是有一定作用的,但获客成本越来越高,烧钱战术越来越呈现边际递减效应。也许高额的补贴能留住用户一时,但做企业不可能一直补贴,而一旦补贴停止,用户要考量的还有其他因素,比如:人身与财产安全、隐私保护、支付风险等。打铁还需自身硬,如果没有强大的平台和优质的用户体验做支撑,烧钱带来的效益不过是昙花一现罢了。

停止价格战,美团还是滴滴的对手吗?

网约车市场发展至今,其他平台想要进入并不容易,而美团作为跟滴滴直面竞争的平台想进入更不容易。反而是那些另辟蹊径,从其他方面介入网约车的平台发展的更为顺利,比如主打城际拼车的“来回出行”,虽然与滴滴顺风车有部分重合,但不属于主营业务的硬碰硬,因此还有无限可能。最重要的是,“来回出行”倡导的是零抽成的公益顺风车,与滴滴顺风车相比更占优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7

标签:硬碰硬   另辟蹊径   后来者   昙花   大手笔   边际   深入人心   热门话题   高额   价格战   来回   对手   顺利   成本   用户   旅游   市场   平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