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领读|学习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WE领读|学习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WE领读|学习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WE领读|学习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WE领读』的领读者们有个福利,每隔一段时间,都可以从『WE领读』提供的大批书籍中挑选若干本,阅读并撰写书评。

最近一批挑选时,我选了《湘军崛起》。女儿问为什么挑这本,我答道:湘军是在一个特殊的阶段,形成的一个很特殊的群体,这个群体不仅在晚清时期影响了中国历史,其影响还延续到民国时期和新中国的成立,甚至今天的很多思想也受其影响,很多中国近代历史上的著名人物都来自于湘军的发源地湖南。

WE领读|学习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读完之后,像通常一样,女儿又问了一个问题:爸爸,这本书怎么样?

这个问题问住了我,一时不知该如何回答。这不是一本纯粹意义上的历史书,书中没有什么考据,也没有对史实的分析研究;尽管作者谭伯牛先生把湘军崛起的过程比作一个创业的过程,因此谈到了很多创业相关的内容,但我也不认为这是一本励志或管理的书。细思之后,我更愿意定义这是一本锻炼思维的书。

锻炼思维,可能要包含三个要素:主题、观点和逻辑。

湘军崛起,显然是这本书的主题,作者首先从“崛起”这个视角,重新对那个时期的历史进行梳理;其次,围绕着湘军崛起的主题,作者提出了很多观点,比如创业的观点、管理学的观点等;当然,围绕这些观点还搭建出了一个符合逻辑的体系和结构。在书中,作者在招募军队、练兵方略、作战部署、处理复杂关系等方面,对其提出的创业和管理的相关观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了逻辑严密的说明和论证。

谭伯牛先生在一次接受媒体访谈时说到了一个观点:其实我们很难机械地从历史人物的故事学到什么,更多地是从了解历史的角度出发去了解,知道一些前所未知的事。然后把这些东西传达出来,告诉大家。至于能不能学到什么,需要靠读者自己去阅读、理解与思考。所谓开卷有益,一个聪明的、有理解能力的人,他可以从很多事情上学到东西。这样一个了解的过程,也是一种求知的方式。

我觉得了解不仅是一种求知,更是思维锻炼的开始。从谭先生的观点里,我开始重新思考历史学习的价值。

WE领读|学习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在美国,比总统更厉害的是最高法院的大法官。那么大法官都是学什么专业的呢?我对现任9位大法官的学历情况做了一个调查。美国本科没有法律专业,法官们的研究生学位当然都出自法学院。但是,9位现任大法官的本科会选择什么专业呢?数据可能让很多读者意外,占比最高的是历史学,有4人获颁的是历史学学士,其余还有政治学、文学和哲学等专业。

为什么历史专业占据了最高比例?是偶然现象吗?选择历史作为专业到底是为什么呢?

我曾作为中国科大的招生组成员参加了一些招生活动,发现中国学生的专业选择,大多由家长代劳。至于中国家长选择专业的理由,我曾在过去的文章中提到:就是“别糟践分数”。大部分中国家长的心理都是依据孩子的高考分数填报学校和专业方向。家长们的心理预设是:学校肯定比我们更懂行,既然给不同专业设置了不同分数,那么分高的专业就一定是最好的。其实,不同的学校给不同专业设置不同的录取分数,其原因可能是多种多样的,可能是出于竞争考量,也可能是出于调剂不同专业人数的需求。尽管原因很多,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家长们心理预设的那个原因,基本不存在。

如果还存在其他选择专业的理由,那一定是就业。很多人的心目中,就业不仅是专业选择的出发点,更已经成为了学习的出发点。

WE领读|学习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专业到底是什么?我觉得是一种思维和判断体系。每一种专业,都有其专门的、系统的知识体系。通过这一体系的学习和训练,人会在不知不觉中被潜移默化,认同这个体系的价值观,接受这个体系的逻辑,使用这个体系的沟通方式,并据此认知世界和判断事物。

按照这一观点,不同专业的学习,会在未来的生活中,不知不觉地使用不同专业“专属”的判断模式。如数学或物理等理科专业会更强调因果关系,因为科学的研究过程会剔除次要影响因素,侧重于寻找重要因素和结果之间的规律;而经济学专业的训练会让学生习惯于采取“性价比”作为判断和选择的标准。

历史专业也将为学习者创建一个认知世界和判断事物的思维体系,这个体系可能与物理学、经济学等专业有所不同。

历史思维的重要特点,是在时间中思考(thinking in time)。历史学是追溯源流、追溯演变,是在时间的维度上展示一个事物的连续性。这是历史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价值。就像要了解一个人,你只知道他的相貌、身高、性格、职业、爱好等静态的、当前的属性并不够,还要进行深度的了解,弄清楚他的履历、他的过去。事物的很多属性是在时间维度上展开的。历史学的认知方式和思维方式种,有一点非常重要:认识事物是一个过程,不能简单地把与时间变化有关的因素抽取掉,必须明白静态的观点总是不足的、危险的、过于简单化的。总之,历史学的训练让学生养成了更关注时间维度和更倾向于从更长时间周期认知世界和判断事物的思维方式。

在更长的时间周期中思考和判断,可能是美国大法官这个岗位最为看重的东西。

WE领读|学习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历史思维的另一个特点是基于史料。这一点与管理思维有类似之处。管理思维的训练中,很强调案例学习。案例的种类和史料有很多共同之处:都来自于事实,但又经过加工;材料中既有事实,又存在观点,因为材料中出现的事实,一定是被选择过的特定事实,这一选择本身就隐藏着作者的立场与动机。

阅读史实和阅读案例一样,既要倚重材料的指向功能,又要不为材料所惑,一切都要回归事实自身。既要根据材料的时间、地点和背景,将材料置于具体的语境中进行阅读,理解其显性信息,又要挖掘材料的隐性信息,对其进行合理推论。

《湘军崛起》这本书也是一个案例型的作品。其创作过程中必然涉及海量材料的阅读、理解、判断和使用,需要作者始终保持理性的态度。这也是历史学训练的价值。

理性态度,可能是美国大法官岗位另一个不可或缺的东西。

不同科目的学习,都有其目的。语文的学习,让我们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不断得以提升;数学的学习,让我们更具逻辑能力……但能力的评价,往往仅凭分数是做不到的。

终身学习的观点,似乎早已被所有人接受,成为共识。但对于学习的目的,似乎有着不同的观点。

在我看来,学习的目的不同,倒没有什么值得担心的,需要担心的是,不要把学习本身当成了目的,一旦出现了这一现象,分数就成了唯一的指标。而这,恰巧是对学习最致命的危害。

WE领读|学习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5

标签:目的   大法官   湘军   维度   历史学   逻辑   事物   思维   事实   观点   体系   时间   材料   旅游   历史   专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