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游客从红门到玉皇顶一路,有两个别致的洞口:隐真洞和朝阳洞

即使是初爬泰山的游客,从红门到玉皇顶一路,只要留心观察,会发现两个别致的洞口:“隐真洞”和“朝阳洞”。

相对于牌坊、石刻,这两个石洞有些“势单力薄”,有待挖掘更多的文化内涵。隐真洞与楼一体,而朝阳洞则被多处石刻围绕,书写者也大有来头:或是乾隆皇帝、或是孔子后裔。

隐于楼中的隐真洞

红门之上为万仙楼,万仙楼是万历皇帝为纪念其母李太后眼疾痊愈,感念泰山圣母于1620年建。面向万仙楼,右侧拱门处隐真洞。

泰山游客从红门到玉皇顶一路,有两个别致的洞口:隐真洞和朝阳洞

图:面向万仙楼,右侧拱门处隐真洞,楼洞同体


隐真洞旧时为道人修炼处,始建于明代,迄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万仙楼与隐真洞谁先谁后不置可否。有可能先洞后楼,万仙楼因势而建,为保留隐真洞原貌,两者融为一体,很有特色。内供奉王灵官道教神像,王灵官受王帝派遣,专司除去恶。

泰山游客从红门到玉皇顶一路,有两个别致的洞口:隐真洞和朝阳洞

图:隐真洞及王灵官




朝阳洞

从隐真洞过中天门,又过迎客松,盘道左侧有一天然石洞,因洞口向南而名"朝阳洞“,洞深如屋,洞上"朝阳洞"三字为明嘉靖乙未(1535)仲春山东布政使朱衡书。

洞口上方另有新匾额:"泰山老奶奶显灵宫”。洞外宽敞,古松挺秀,东临绝涧,隔溪可见乾隆皇帝《朝阳洞》万丈崖。

泰山游客从红门到玉皇顶一路,有两个别致的洞口:隐真洞和朝阳洞

图:今日朝阳洞


泰山游客从红门到玉皇顶一路,有两个别致的洞口:隐真洞和朝阳洞

图:百年前朝阳洞



乾隆皇帝有次登泰山至朝阳洞,做诗《朝阳洞》,命人镌刻在山崖,字径大三尺,人称万丈碑,诗如下:

回峦抱深凹,曦光每独受。

所以朝阳名,名山率常有。

是处辟云关,坦区得数亩。

结搆寄幽偏,潇洒开窗牖。

历险欣就夷,稍憩复进走。

即景悟为学,无穷戒株守。

泰山游客从红门到玉皇顶一路,有两个别致的洞口:隐真洞和朝阳洞

图:乾隆皇帝登泰山至朝阳洞,做诗一首,镌刻在山崖之上,诗名《朝阳洞》


朝阳洞附近有“名山洞府”、"圣寿万年”、“岩瞻”等石刻。

“名山洞府”为竖刻楷书,为山东兵使四明赵世禄题;“圣寿万年”为乾隆皇帝手笔;楷书体“岩瞻”两个大字,字迹端庄、苍劲有力;而在"岩瞻"摩崖左下方,有字小石刻:"登泰山而后见山川之大,亦见山川之小”,富有哲理。

泰山游客从红门到玉皇顶一路,有两个别致的洞口:隐真洞和朝阳洞

图:朝阳洞附近的名山洞府


泰山游客从红门到玉皇顶一路,有两个别致的洞口:隐真洞和朝阳洞

图:“岩瞻”及乾隆御笔“圣寿万年”

泰山游客从红门到玉皇顶一路,有两个别致的洞口:隐真洞和朝阳洞

图:富有哲理题刻:“登泰山而后见山川之大,亦见山川之小”


多走几步,还可以看到“群峰拱岱”石刻,更近五松亭盘道之侧的石壁上,竖刻楷书。为孔子第七十三代嫡孙孔庆镕所书,借用《论语》“为政德,譬如北辰,居其而众星拱之”之意,实指众多山峰环拱岱顶,与众星拱北斗一样,象征泰山乃天地之神山。

泰山游客从红门到玉皇顶一路,有两个别致的洞口:隐真洞和朝阳洞

图:群峰拱岱


到了朝阳洞,如果感觉名大洞小,不要失望,因为周围很多石刻都还不错,既能看字也学论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5

标签:泰山   朝阳   洞口   石洞   名山   山川   盘道   论语   孔子   洞府   群峰   楷书   拱门   山崖   石刻   别致   游客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