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当年的购粮本及粮票、面票、米票、油票,还有那些困苦的回忆

现在的年轻人哪能体会到当年吃不饱肚子的苦!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相交之际,正赶上“三年困难时期”。在这之前的几年间,虽然自己还在幼童时代,但在我的朦胧记忆中,家里日子虽然过得比较苦,但基本上能吃饱肚子。一般的日子,早餐是玉米面窝头(有时要掺豆腐渣)、咸菜疙瘩;午餐是玉米面窝头、素熬白菜,有时能吃上母亲擀的面条(素炸酱面、素白菜汆等);晚餐是玉米面窝头、玉米面粥。家里偶尔来个亲戚或者逢年过节,就可以吃上白面馒头、炖肉烩白菜,或者肉炸酱面等。 1959年、1960年、1961年的“三年困难时期”,日子那才叫苦!口粮定量减少,大部副食品和百货凭票、凭证供应。这么说吧:连食盐、碱面、火柴、肥皂、茶叶、背心、袜子...... 等都要凭票、证限量供应,您说还有什么东西可以敞开供应的?! 那几年,北京一般的老百姓家家都是“寅吃卯粮”。每月的24号,可以凭粮本购买下个月的粮食。无论是酷暑还是严冬,这天的凌晨就有提着面口袋和米口袋的居民在粮店门外排队。粮店一开门,人们蜂拥而入;然后急转回家,先蒸一锅窝头让饿绿了眼的孩子们吃上一顿饱饭!现在回忆起,每个月23号的晚餐,也就是供应下月粮食的头一天那顿晚餐,可真是大“折箩”啊!—— 玉米面口袋和白面口袋都要翻过来,把那些附着在口袋里的“面”用苕帚扫到锅里,然后加上白菜帮子、萝卜缨子等,熬成一锅所谓的“粥”,一家老小充饥! “三年困难时期”之后的日子,老百姓的生活有了明显的改观。北京的供应标准,白面和大米的比例达到百分之八十,肉、蛋、鱼、菜等的供应基本上可以满足需求。即使“文革”时期,北京人也是基本上温饱没有问题。“全国支援首都”,市场供应情况还是有保证的。东北的好大米(节日补助供应,一般是每个人一斤)、南方的籼米(北京人称其为“机米”)、河南的猪肉、舟山的带鱼、河北的鸡蛋 …… 等等。 大约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北京的粮票彻底与市民告别,购粮本也是寿终正寝。今天给各位朋友展示一下我收藏的粮票、面票、米票和油票以及我家的购粮本。从购粮本的“供应标准”一栏中可以看出,我和我妻均为每月30斤,儿子时年11岁,是22.5斤。说实话,这80多斤的口粮足够我们一家子吃的,而且绝对有结余,否则就不可能保存这么多粮票啦!
在这里还要补充一点:当年在全国有个说法,北京的粮票最简陋(普通白纸印制),可是供应的比例和品种最好;而其他省市自治区的粮票都是用钞纸印制的,可是供应的比例和品种,没法和北京比!

我家当年的购粮本及粮票、面票、米票、油票,还有那些困苦的回忆

我家的购粮本。

我家当年的购粮本及粮票、面票、米票、油票,还有那些困苦的回忆

购粮本的扉页。

我家当年的购粮本及粮票、面票、米票、油票,还有那些困苦的回忆

一家三口的供应标准。因为单位要分房,妻把她的户口和粮食关系转过来了。以前一直放在娘家。

我家当年的购粮本及粮票、面票、米票、油票,还有那些困苦的回忆

粮票。可以购买玉米面和各种豆类等。

我家当年的购粮本及粮票、面票、米票、油票,还有那些困苦的回忆

粮票。可以购买玉米面和各种豆类等。

我家当年的购粮本及粮票、面票、米票、油票,还有那些困苦的回忆

面票。可以购买白面。

我家当年的购粮本及粮票、面票、米票、油票,还有那些困苦的回忆

面票。可以购买白面。

我家当年的购粮本及粮票、面票、米票、油票,还有那些困苦的回忆

面票。可以购买白面。

我家当年的购粮本及粮票、面票、米票、油票,还有那些困苦的回忆

米票。可以购买大米。

我家当年的购粮本及粮票、面票、米票、油票,还有那些困苦的回忆

油票。可以购买食油,每个人每月定量半斤。

我家当年的购粮本及粮票、面票、米票、油票,还有那些困苦的回忆

全国粮票和地方粮票。

我家当年的购粮本及粮票、面票、米票、油票,还有那些困苦的回忆

地方粮票。

我家当年的购粮本及粮票、面票、米票、油票,还有那些困苦的回忆

地方粮票。

我家当年的购粮本及粮票、面票、米票、油票,还有那些困苦的回忆

小时候,我家的定点供应粮店:宣武区校场口粮店旧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0

标签:粮票   玉米面   窝头   炸酱面   口粮   白面   豆类   困苦   北京   白菜   大米   晚餐   粮食   口袋   当年   时期   我家   日子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