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银消费金融高管频繁更换的背后

盛银消费金融高管频繁更换的背后
近半年来,消费金融高管更换可以说是行业热点之一,而东北首家消费金融公司,盛银消费金融更是出现了频繁更换高管的现象。

1 财经观察站

作者 思宁

前不久,辽宁银保监局官网显示,监管核准了马驰担任盛银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下称“盛银消费金融”)总经理的任职资格。盛银消费金融本次新任总经理马驰出于大股东盛京银行体系内,曾任盛京银行总行零售银行部副总经理兼零售信贷部总经理、盛京银行小企业金融服务中心副总经理。

盛银消费金融高管频繁更换的背后

回顾发现,在马驰之前,盛银消费金融的总经理王剑曾经就职于中信银行,也是盛银消费金融第二任总经理,任职资格于2018年12月获监管批复。此外,辽宁银保监局也在不久前批复核准郑宏洲任职盛银消费金融首席风险官。2020年8月,盛银消费金融新任董事长张珺任职资格获批。

官网显示,盛银消费金融是由盛京银行作为主要出资人发起设立的东北地区首家消费金融公司,于2016年2月24日获批开业,注册地在沈阳市。其主要产品有车位贷,辽沈特色产品盛享贷、车险分期。

打开盛银消费金融APP,首先出现的最高可借额度为5万元,年化利率10.8%-23.76%。

盛银消费金融高管频繁更换的背后

截至2020年底,盛银消费金融营业收入6.9亿元,同比增长104%。虽然营业收入连续实现大幅增长,但盛银消费金融的业绩却陷入增收不增利的尴尬局面。对比之下,2020年盛银消费金融净利润0.45亿元,同比下降33.82%。

而在规模上,盛银消费金融似乎也出现了瓶颈。在大多数消费金融公司都已进行增资扩股应对竞争、谋发展的背景下,盛银消费金融的注册资本仍停留在3亿元,自成立以来未见增资。而同处于东北地区的哈银消费金融比盛银消费金融成立晚一年,注册资本都已增至15亿元。

刚刚满足监管最低注册资本要求的盛银消费金融,资金渠道仅来自金融机构借款、银行间同业拆借,不具备发行ABS、金融债等资格,资产规模的盘子很难做大。

注册资本对盛银消费金融资产规模的影响显而易见。截止2020年末,盛银消费金融总资产40.63亿元,贷款余额37.09亿元,总体规模在行业排名比较靠后。与排名第一的招联消金超过1000亿的总资产相比,差距显著。在资本既是王道的当下,盛银消费金融增加资产规模刻不容缓。

除了资产规模的先天不足,在获客争取的关键环节,由于盛银消费金融主要依靠大股东盛京银行作为流量入口,进行用户转化。这也让盛银消费金融贴上了“区域性”标签。

在用户转化率高成本低的同时,盛银消费金融产品主要针对辽宁省内用户,存在对合作银行渠道依赖度高,用户高度集中,用户群体总量局限的隐忧,后期发展受限。

盛银消费金融早期也曾依赖助贷业务,与一些网贷平台合作来应对获客困境。财经观察站梳理发现,盛银消费金融与乐信、闪银、玖富万卡、维信金科等平台均有合作放贷。但随着监管加强,此获客渠道的后期发展并不乐观。

此外,自营渠道起步晚,能力比较薄弱,也让盛银消费金融赶超同业难度增大。直至2020年才刚刚搭建好自营渠道,如 APP、微信公众号、H5、微信小程序等。

面对行业增速下滑,发展放缓、竞争加剧的大环境、面对数字化转型、合规化、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盛银消费金融在更换高管后仍需尽快解决规模、获客等基础性难题,方能“强身健体”走出“规模困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7

标签:辽沈   东北地区   观察站   金融   辽宁   同业   注册资本   频繁   总经理   渠道   资产   规模   银行   用户   行业   旅游   产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