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深处还有匈奴部落,你听说过吗?相信吗?

1959年,安徽东流县和至德县合并,各取一首字,称“东至”。就如安庆、徽州各取一首字,便有了安徽;江宁、苏州各取一首字有了江苏一样。至德、东流在皖南都是古县,至德过去名建德,因与浙江建德同名,安徽建德改为“至德”,现在至德也没了。

东流至德两县,东流的名气更大。晋时东流称“菊所”、“菊邑”,属彭泽,因陶渊明当彭泽县令,辞官归隐田园,曾在此种菊。“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想必是此处,经东流的这段长江也就称“菊江”。东流成县后扬名,还因北宋诗人黄庭坚到此,看长江曲折西来,方向揺摆不定,到东流后才径直东去,遂作诗曰: “沧江百折来,及此始东流”。1959年东流至德合并成东至后,东至县城在原至德县治所在。而东流县所在的东流镇,不仅文化厚重,而且濒江,交通便利,发展很快。东流镇现在是东至的历史文化名镇,还留有陶公祠、菊江亭等遗址。

上午在东至办完事,下午匆忙间过江转安庆,主人建议顺途看看东流。我没有去东流,选择去了花园乡的南溪古寨,之前主人介绍说,这是大山深处最后的匈奴人部落!闻此引发我的浓烈兴趣,它比东流陶公祠有更大的吸引力!

大山深处还有匈奴部落,你听说过吗?相信吗?

东至的山很绿,东至的天也很蓝,去南溪没有高速,走乡道沿尧渡河上溯前行30多公里。南溪古寨深藏在皖南山中,地势是山间的一小块盆地,四山环绕,一条曲弯的路进入寨里,而且要经过三座桥。

现在路已拓宽,若在过去,相必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因为地险隐蔽,抗战时,民国的至德县政府曾迁到村里。因为古寨长期相对的封闭,也才能完好地保持着原始状态,直到2006年经专家考证后,才发现并认定它的历史价值。

大山深处还有匈奴部落,你听说过吗?相信吗?


中国幅员广阔,历史悠久,黄河长江孕育了中华文明。学历史,作为正史展示在我们面前的五千年的中国史,实际是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原王朝的演变史。中国的西南、西北,特别是黄河以北的草原、高原上,是数量众多的游牧少数民族。在战国和统一的汉民族国家形成的秦汉时期,汉民族面对的是北方欧亚大陆中部的一个强大的游牧少数民族——匈奴。秦始皇修长城,防备的是匈奴;苏武北海牧羊19年,直至贝加尔湖,是被匈奴人扣押的;王昭君出塞和亲,远嫁的是匈奴王;李广,卫青,霍去病远征北伐,才最终打败了匈奴。

大山深处还有匈奴部落,你听说过吗?相信吗?

东至的南溪古寨,就是这样一个深藏于大山中的匈奴人部落,迁居于此已有1100多年。这个部落是金姓,传世六十多代,祖先是匈奴休屠王之子金日䃅,被霍去病打败后降汉,极力辅佐汉室,有功于汉朝。金氏家族的历史有完整延续不断的族谱佐证。

大山深处还有匈奴部落,你听说过吗?相信吗?


我到寨中,由年轻的村长引路导游,他是金姓匈奴人的后裔,高大的身材,英俊的脸庞,有明显的草原游牧民族的特征。他本来已在池州创业,有自己的公司,但村里更需要他,他毅然回村,担起了领导全村发展的重任。建于明代的金氏祠堂,建筑构件雕刻图形,勾起人们对弯弓草原的想像。寨里还有一座建于元末的石墙碉屋,墙壁上遍布洞孔,用于瞭望和射箭。朝向北方的墙角呈锐角,如箭头,指向北方的草原,那曾是古匈奴人的故乡。

大山深处还有匈奴部落,你听说过吗?相信吗?

一位年长者,是古寨匈奴部落传说的非遗传承人,向我细细的述说着古寨的历史,述说当年匈奴人的流散踪迹。从他凝重的表情中,可感受到他们对千里外的草原,依然有着深沉的向往。

记住他们,这就是大山深处的匈奴部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21

标签:匈奴   南溪   皖南   东至   东流   建德   安庆   彭泽   首字   部落   汉民   黄河   长江   安徽   草原   深处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