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上海奉贤知青博物馆,感悟知青生活的过去

奉贤海边建起一座上海知青博物馆。因为四十多年前,这里是知青农场,有过千千万万的下放知青。上海电影系统的“五七干校”也在这里,生活过那些耳熟能详的电影明星。

“知青”这个词语,对今天的年轻人来说,很陌生。知青,全称知识青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支边,是我国过去的一段特殊历史,特殊的过去。实际上,“知青”的内涵只指城市在校和毕业的高中、初中学生,对那个时候的中国来说,中学生就算很有知识了,拥有更多知识的大学生并不包括在“知青”内。

到上海奉贤知青博物馆,感悟知青生活的过去

到上海奉贤知青博物馆,感悟知青生活的过去

到上海奉贤知青博物馆,感悟知青生活的过去


“知青”下放并非始于文革,50—60年代,中国就开始了“知青”上山下乡的运动。贺敬之那首名诗“西去列车的窗口”,“在九曲黄河的上游,在西去列车的窗口……”,反映的就是1963年上海知青赴新疆加入生产建设兵团的事。

记得在江苏大丰看过大丰的知青纪念馆,介绍说是国内规模最大的。大丰的沿海滩涂,有面积达数百平方公里的农场,隶属于上海。文革时上海知青下放,最初下放到遥远的云南西双版纳和安徽的淮北,后来转向郊区和大丰。大丰的海边农场最多接纳过8万多上海知青。在黑龙江佳木斯市的松花江边,也建有知青广场,我曾伫立在反映知青生活的雕塑前,感到巨大的心灵震颤。在南京浦口永宁镇的侯冲村,也有一个知青纪念馆。

作为中国最大城市的上海,建国后至文革期间,曾有120万知青上山下乡支边。一般省份的知青下放都在本省,而上海、北京这样的大城市则面向全国。上海知青的足迹遍及黑龙江、新疆、江西、云南西双版纳。

上海的知青博物馆座落在奉贤海边,枕着海涛,规模不大,但很精致,气氛很凝重。以前这里是遥远荒海滩,有面积达20多平方公里的星火农场,有千千万万的下放知青,而且还是上海电影系统“五七干校”所在地。这里不光有下放知青,还有文化名人,有知名的电影演员。

到上海奉贤知青博物馆,感悟知青生活的过去

到上海奉贤知青博物馆,感悟知青生活的过去

到上海奉贤知青博物馆,感悟知青生活的过去

到上海奉贤知青博物馆,感悟知青生活的过去


今天的奉贤海滩已是旧貌新颜。不再是芦苇蒿草摇曳的黄海滩,是奉贤海湾游游区,铺建出绵延的人工沙滩,净化的海水不再浑黄,有宽阔的海滨观光大道,有熙攘的参观旅游人流。唯知青博物馆还在记述过去,展示知青的过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奉贤   知青   上海   大丰   西双版纳   博物馆   干校   知识青年   上山下乡   黑龙江   新疆   文革   农场   海滩   海边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