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刘‖小城豆腐丝,一个地方的流年

点击在线收听语音版

盛夏中的高碑店,一碟豆腐丝度流年

从旅馆出来,已是华灯初上,十字街头的车水马龙似乎在彰显着高碑店这座小城的盛夏特色:流动但不拥挤,有序而不杂乱,看那样的街景,很容易让人想起《盛夏的果实》,但莫文蔚不在,我们也不想去靠近谁。

佛刘‖小城豆腐丝,一个地方的流年

走近的是一家名叫“五谷杂粮大食堂”的快餐店,捡一处靠窗的位置坐下来,殷勤的服务小姐忙走过来:一碟高碑店豆腐丝、一瓶冰啤、一碗冰粥,外加一盘花生米。窗外的霓虹闪烁,夜色已经浓下来。

来高碑店,豆腐丝是必尝的。来之前,有个老家在高碑店的同事还专门嘱咐,一定要尝尝我老家的豆腐丝啊,我笑笑不语,笑他的家乡情节,对于我这样走到哪里都吃到哪里的美食吃货而言,怎么会放过这里的名吃?简直是多此一举。

豆腐丝上来了,湿润的豆腐条块,佐以香菜、红椒丝,竟如艺术品一般引人食欲。顾不上服务小姐“请慢用”的客套,匆忙忙挟起放入口中,瞬间被那豆香所迷醉,高碑店豆腐丝,果然与众不同。

佛刘。想那些农田里的大豆,经过生根发芽,成长入仓,然后又经过十道工序的制作,方才饱食一个涉县人的腹腔,这也应该是一种缘分吧,“食我桑葚,怀我好音”,尤其在新冠疫情笼罩下的中华大地,这种生活的际遇更显珍贵。

一个人慢慢地饮,一个人慢慢地品,盛夏的夜晚,似乎从来也不厌倦晚归的人们。邻座的几个青年,也在开怀畅饮,看他们的样子,似乎是本地人无疑,他们也有一碟豆腐丝,只不过早已“零落成泥,花开已败”。

昨天,陪同我的高碑店人小高曾告诉我,我们这里的人吃豆腐丝最简单,撕开包装直接入腹即可,高碑店的豆腐丝根本不需要凉拌,要不会破坏豆腐丝最原始的豆香。

但在小店,这样的机会好像没有,它们只好以另一幅面孔,呈现在吃客的面前,至于传承,对于一个异乡人来说,似乎更想知道高碑店豆腐丝的源远流长。

据传,高碑店豆腐丝始于宋代,已经有970多年的历史了,因为曾于嘉庆二十五作为贡品进入宫廷御膳房而出名。想那皇帝老儿,不经意之间的一次钦点,竟奠定了一种美食的历史地位,如果从广告的效应看,现代人简直无法比拟。

曾经,我固执地认为,一个产品的品牌都是宣传出来的,比如天津的狗不理,德州的扒鸡等等,但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因为地理环境的不同,同样的产品却有不同的味道,究其原因,还是那里的水土,就像现在的高碑店,盛夏是潮闷的,而在涉县,盛夏却是干爽的。理解了气候的不同,也就理解了豆腐丝味道的区别,久负盛名有时候并不是吹出来的。

品尝一个地方的美食,尤其在心境美好的前提下,味道自会不同,只是这流年,自然不会辜负。冰啤的清凉消去了烦躁的内心,冰粥又恰到好处的体现了那种贴心贴肺的温度,在异乡的夜晚,我竟有些迷离,已经有点梦里不知身是客,直把他乡作故乡了。

作者简介:佛刘,河北作协会员,有文曾在《散文》《读者》《黄河文学》《延河》《山花》等报刊发表。多篇文字入选《小小说选刊》《微型小说选刊》等诸多选刊。曾在《榆林晚报》开设小小说专栏。出版小小说集《小花招》、散文集《一茬一茬的月光》。主编《美丽固新》,另有15篇文字被选作初、高中语文考试试题。

(这是一个共享、互动平台!“文棚”面向全球华人开放,供作者和读者交流、推送。其“写手”栏目向全国征集好稿,凡当月阅读量达6000次,编辑部打赏50元/篇,12000次则打赏100元/篇;另外,每月由文棚主编推荐5篇优秀作品,给予50-100元奖励。优秀作品可以参加季赛和年度总决赛。请一投一稿,并注明文体。投稿邮箱:2469239598@qq.com,1600字以内;请注明真实姓名、联系方式及银行账户全称、户名、账号等。文责自负,发现造假、抄袭、套改等即予曝光。)

◆中山日报社媒介拓展中心

◆图+1/徐向东

◆编辑:徐向东

◆二审:韦多加

◆三审:魏礼军

◆素材来源:中山日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涉县   高碑店   流年   嘉庆   榆林   豆腐   选刊   小小说   中山   水土   盛夏   异乡   小城   老家   味道   美食   地方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