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诉即办”入法,以法律护航为民办实事

在之前,管理部门为了更好地推进“接诉即办”,不断制定新的管理措施。比如,每月每年对于“接诉即办”进行排名,排名靠前者有奖励,排名靠后者会受到一定处罚。对于连续三个月排名落后,会进行谈话、劝勉以及市级督查等方式处理。另外对于“接诉即办”工作不力的工作人员,将会取消评优资格。这些都效果良好。但这些多是行政管理。现在从法律层次来推进,以立法形式将接诉即办固化,可以更好地做好针对性管理的同时,也能夯实“接诉即办”的各种具体执行内容。这样可以推进为民服务工作,大大提升市民的幸福感。

“接诉即办”是推进为民办实事的重要途径。同时北京在推出“接诉即办”后,其新型的管理模式,高效的服务方式,确实让人眼前一亮。简单说,“接诉即办”平台对于之前的政务服务与便民服务来说,其最大的特色是“又快又好”,所以效果十分突出,市民十分满意。也因此,“接诉即办”深得市民信任,成为表达市民表达诉求的第一渠道,2020年,“接诉即办”案件高达一千一百万件,说明市民群众对于“接诉即办”平台的信任。这份信任沉甸甸,为了不辜负这份信任,所有工作人员都在努力,都在拼命。所以,北京的基层治理也不断更上层楼。但是我们也看到,随着“接诉即办”进行,总有些公共服务事项没法及时解决,或者一时之间没法解决,这又会影响市民的幸福感。那么需要对,进行制度改革,进法律兜底。

所以我们看到,在最新的管理规定中,多了“全面接诉”要求与“首接负责”要求。在 “全面接诉”中,热线服务人员要对于市民诉求通过语音、文字等方式全面、准确、规范记录,在形成诉求工单,再去进行派单,再去进行事后的回访。那么可以确保每一个“接诉即办”工单都能够责任到人,可以落实管理责任,提升服务效率。而“首接负责制”则要求对于接到市民诉求的单位去必须完成这个案子。如果本单位权限有限,可以去自行召集其他相关职能部门,去通过联合办公的方法来进行。那么就可以通过集体的力量完成“接诉即办”工作。“首接负责制”最大特色,是对于接单的部门必须要完成,可以避免管理部门相互“踢皮球”现象发生。事实上,在之前确实存在这样的部门之间互相推诿的情况。而对于所有涉及到“接诉即办”的部门与个人,其群众满意率纳入考评,与绩效挂钩,这样自然可以更好地从宏观调控上推进“接诉即办”效率与力度。

将“接诉即办”上升为地方法规,对其管理从行政政策升级到法律法规,完成了制度与法律的衔接。那么这也意味着,管理部门在进行“接诉即办”时,不再是以让领导与上级管理部门满意为出发点,而是去尽可能的让市民群众满意。这也说明,在推进为民服务中,不断彰显“人民利益至上”的执政施政理念。同时,也说明北京在推进城市管理中,不断推进法治建设,不断转变政府工作理念,去打造服务型政府。如此,北京在推进各种政务服务中,不再单纯依靠红头文件,而是以法律为前提,做到了有法可依,提供了法律遵循。

对市民来说,“接诉即办”的平台能够让自己诉求得到最快最好的满足,对管理部门来说,通过立法可以更好地调动职能部门的服务热情。从而更积极更主动的去提供为民服务。这样,在提升市民利益与幸福感的同时,也能大大改善党群关系、政群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9

标签:踢皮球   法律   负责制   职能部门   管理部门   北京   政务   幸福感   工作人员   效率   市民   部门   方式   旅游   工作   平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