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实事,是基层党员干部的“理想”

最近家属以肉眼可见的频率在自我更新加班时长。这可不是他们单位把她扣在部门里,让她加班到大晚上,而是她回家之后,吃了饭,洗了碗,把孩子扔给我带,自己坐在书房里,一坐就是到十一二点睡觉。我问她是不是上头给她布置了什么棘手的任务,感觉她就是个普通的科员,连科级干部都不是,也没什么棘手的任务让她去想办法吧,那不是难为她吗?问她,她说这最近的“每月一题”轮到他们单位出马了,她虽然只是个小兵,可党徽身上挂,必须得用功啊。

我仔细观察了两天,我觉得她这不是被任务压着的状态,分明就是“磨刀霍霍向恶势力”,整个人的状态那是相当兴奋。是一种刚入职的时候,对什么都新鲜,做什么事儿都攒着一股子劲儿的状态。这“每月一题”我知道是什么,就是抓民生痛点,由上到下支持,要求多部门联动,非要把这难啃的“民生难题”给解决了。这其中包括之前在北京会见到的企业拖欠工资的问题,还有老旧小区改造这个“老大难”等等。这里我要吐槽一句北京的老旧小区还有老旧院落,那是真没考虑到洗澡和上厕所的事儿,有些老旧小区和院落要进行改造,不仅是因为没电梯没车位,还因为没厕所和没下水,必须进行改造。这种事啊,改着非常麻烦,街道,市政,规划都得参与,有时候还得让消防还有环保来做参谋。那就不是单一一个部门能做成的事情。这不,家属的单位在这次的每月一题中就算深入参与进去了。而她正因为这个事儿,自己在家摩拳擦掌呢。

我忍不住要逗她,我说她以前上班吧,也不加班,工作相对我这种还得出差去工地考察的单位,那是轻松不少。可回来吃晚饭一边带着孩子一边刷手机一边抱怨工作累,和现在根本不是一个状态。她之前老说单位的工作有点“磨人”,今天开这个自查会,明天搞那个读书会,大后天得绞尽脑汁想现在的工作还有什么地方是能改进的。不是说这些工作没有用,而是觉得没有什么大用,特别是对群众来说没有什么大用。就感觉是国家机器上的“螺丝钉”,可这螺丝钉所操纵的职能范围工作效率低。现在不一样了,别说她了,整个部门都跟开了挂一样,个个都觉得自己手上这是大事儿,准备大干一番。回家都铆足了劲儿的查资料,看能不能找到可以参考的经验,再也没人说上班累了。

我问她,我说明明是她现在上班更累一点啊。这种啃硬骨头的活,向来是又艰难又耗时的,怎么还会觉得比以前轻松呢?她跟我说,讲句大实话,事儿是比以前多了,但是这种事儿干起来有劲儿。就像是现在小年轻看的那些网文里“爽文”一样,做成了就感觉很“爽”。身为党员,有哪个不想为群众做点实事的,有哪个入了这机关单位大门,不想着在岗位上兢兢业业,不被人戳脊梁骨。以前有人开玩笑说,进单位就是喝茶打毛衣看报纸。可我们这一代公务员进机关单位大门之后,那就没那个待遇了。是有事儿就去做事儿,没事儿就得自我修炼。像是上课啊,培训啊,学习啊,开会啊,都是这个目的。但相比来说还是有事儿做更舒服。就像是天天在自家“磨剑”,又是练沟通技巧,又是学习编程基础的,总得有能用得上的地方吧。现在真有事情做,来检验自己是不是有本事,是不是能做成事儿,那肯定来劲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螺丝钉   院落   棘手   实事   北京   劲儿   家属   民生   事儿   基层   大门   状态   理想   部门   感觉   单位   小区   旅游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