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想“进京”,可没那么容易

北京市下定了决心要一雪“雾霾首都”之耻,最近几年在“河、路、空”三个方面都对污染进行了从严治理和管控。目前京津冀联合发展,联合治理也初见成效。我是端午期间回老家,发现房山区老家附近的大水坑变得又干净又漂亮,我才真心开始觉得“京津冀”联合发展是个好事情,而北京在治理环境污染上是“来真的”。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那种感觉:年年都忙于自己的事情,很少去关注周围发生了什么变化。等周围已经改变到让人无法忽视的时候,才会惊讶地发出感慨:“原来都变得这样好了!”我对房山区与涿州市交界处的那个大水坑就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以前我是不爱回老家的,特别是五月份端午节就更不想回去。就是因为回到那里感觉空气都不好闻。那个占地两万多平的水坑一直没人管,附近有很多砂石厂就把污水往里边放。时间一长蚊虫很多,气味难闻,最担心的就是那里越变越糟糕。但是这两年回去,发现水坑是越来越清澈,听说管得很严格,附近的厂子都不能朝里边排污水,谁排就找谁的麻烦。

这算是北京郊区的事情了。在北京市区,人工河的治理更下功夫。在河道治理上是分区划给负责人的。每天负责巡视河岸和河内卫生,也管着附近的居民还有商户不能朝河里排污水。因为这事儿管很久了,现在大家也形成习惯了,不怎么朝河里排污水。以前还能见着人工河或者沟渠附近的居民在水位比较高的时候,在河里渠里涮拖把的。但现在也没有了。大家现在都知道这个美化环境并不是“面子工程”,而是因为居民生活需要更好的环境。如今人生活和以前不一样,以前中国普通人的生活不容易,能吃饱穿暖有地方住就不错了。王公贵族骄奢淫逸,但是普通人居住的地方只能用破败来形容。现在不一样,北京城没有什么王公贵族,就算是爱新觉罗氏进故宫参观也得买门票。所有人都是普通人,那么大家更要为普通人的生活环境改善尽一份力,最起码不要去破坏。

除了河道干净了,北京的道路上也干净了许多,污染物想通过道路“进京”非常难。特别是京津冀联合发展之后,像是治理污染这种事情,如果在北京和其他地区的交界处发生,不用再和以前一样,上报北京,走流程,而是可以就地处理。现在像道路污染,比如尾气排放不达标的汽车,还有尘土飞扬的渣土车,想要在交界地带“自由飞翔”,那是不可能的了。两地可以直接沟通,可以联手对污染问题联合查办。现在可不是什么“两边都不敢管”的时代了,而是“两边一起管”的年代。

以后的北京,还会从“河、路、空”三方面来控制污染,让北京城里的污染少一些,北京人活得舒服一些,日子过得更幸福一些,也能带头让中国大城市的环境变得更好一些。这“一些又一些”需要时间来酿造,而你我都是那个“酿酒师”,一起用心,让我们不仅能拥有青山绿水,还能给子子孙孙一个更为干净的明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涿州市   爱新觉罗   房山区   河内   水坑   王公   交界处   河道   河里   北京   污水   普通人   干净   道路   事情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