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二祭财神,可别拜错人!他不是一个人,而是这五位带头大哥

大年初二,按照年节时令的老礼儿,是嫁出去的女儿带着丈夫、儿女回娘家拜年的日子。

不过,初二这天还有另外一个很特殊、很重要的传统——大年初二,祭财神。

大年初二祭财神,可别拜错人!他不是一个人,而是这五位带头大哥

在怎么对待财神的问题上,我们还是有一点儿“认知差”的。

一般来说,大年初二祭财神,祭的是五显财神。

特别是帝都北京,每到正月初二还会举行极其盛大的“五显财神庙会”,无论是商贸店铺,还是普通家庭,都积极参与,几乎是全城狂欢,话说回来,谁会和钱过不去呢?

而正月初五迎财神,迎接的那位财神是王元宝,这个咱们到初五再说。

大年初二祭财神,可别拜错人!他不是一个人,而是这五位带头大哥

清代让廉在《京都风俗志》里,曾经记述到,“正月初二,人家市肆,咸祭财神,或食混沌,谓之元宝。远近鞭炮之声,胜于除夕。”

正月初二祭财神,比大年三十还热闹,放的鞭炮也比大年三十还要多。初一吃饺子,初二吃馄饨,这个馄饨还有个招财的名字,叫做“元宝汤”。

以上说的还是北京城里,家家户户祭财神,而正月初二这天的重头戏,还在京城西边的五显财神庙。

大年初二祭财神,可别拜错人!他不是一个人,而是这五位带头大哥

五显财神,顾名思义,这是个五人财神天团。

这五个人原本是南齐柴姓五兄弟,常年出入深山打猎。他们心地纯善,猎捕的野兽吃不完,会送给周围贫穷百姓,在山里采到的草药,也拿出来免费为民众疗伤治病。这五兄弟付出不求回报,因此,人缘非常好,深受周边百姓爱戴。当柴姓五兄弟逝世后,民间尊他们为神仙。

五兄弟的故事,从南齐一直流传到大唐,五兄弟也变成了五显大帝,江西婺源还有他们的祖庙——灵顺庙。

到了宋理宗赵昀在位时,给五位兄弟分别封王,每一位的封号都是“显”字开头,所以,柴姓五兄弟成为位列仙班的“五显神”。

大年初二祭财神,可别拜错人!他不是一个人,而是这五位带头大哥

从宋到明,五显神香火越来越盛。到了明英宗天顺年间,在京西南彰仪门(也就是现在的广安门)外,开始兴建五显财神庙,这代表着五显神列入大明正式祭祀的神位。

后来满清代明,一切习俗传承都依照明朝惯例,这五显财神庙不但保留下来,而且发扬光大。

清代《道咸以来朝野杂记》里面,这样记载五显财神庙祭财神——天未明即有候城者,经一日以千、万千计。

大年初二祭财神,可别拜错人!他不是一个人,而是这五位带头大哥

当年北京城,讲究晨昏之节,各个城门要在子时全部关闭,到第二天卯时才能打开,彰仪门自然也不例外。

而到五显财神庙祭财神,要赶在庙门打开,烧头一炷头香才最灵验。所以,每到正月初二这天,人们天不亮就堵在彰仪门底下,等着城门开,这叫做“挨城门”。彰仪门卯时一开门,大家就一窝蜂似的,争先恐后往财神庙赶。

可想而知,这是一个多么壮观的场景,上香逛庙者人山人海,一门心思往前跑,比现在马拉松还要热血。不过呢,真正心诚求财的,人家老早在初一关城门之前,就跑到财神庙门口等着了。

大年初二祭财神,可别拜错人!他不是一个人,而是这五位带头大哥

大家如此崇敬五显财神,一方面是对于财富的执着,另一方面,这五显财神庙真的是不分高低贵贱。

因为在过去的老北京,即便是拜神祈福,也讲究一个三六九等,而五显财神庙面对普罗大众开放。无论是买卖大小,还是做生意的行当,都可以到五显财神庙求一求、拜一拜,各色人等不限于买卖人,连吃开口饭的艺人,甚至像八大胡同这种风化场所的姑娘们,也都敞开来不限制,元宝面前,人人平等。

所以,帝都人民都亲切地称五显财神为“五哥”,这五显财神庙也就成了“五哥庙”。

大年初二祭财神,可别拜错人!他不是一个人,而是这五位带头大哥

现在北京的五显财神庙,已经在时代变迁中,成为历史传说,正月初二祭财神这个说法,倒是流传下来,向“五哥”祈福天降横财。

要是按照历史资料推断,这五显财神庙旧址,就应该在六里桥附近,它北面就是西客站,西面是京港澳高速,东边是西二环,这样的位置,妥妥的一等一财神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1

标签:财神   子时   帝都   北京城   年初   南齐   馄饨   元宝   城门   清代   鞭炮   北京   大年   月初   大哥   兄弟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