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平旧事」刘瑞森回访康平纪实

1986年9月21日,原中共辽吉一地委书记刘瑞森同志和夫人乐峰同志,回访了解放战争时期曾工作过的老根据地康平,受到了康平县委、县政府的热情接待。

「康平旧事」刘瑞森回访康平纪实

刘瑞森


刘瑞森夫妇在康平县政协副主席兼统战部长赵录生和县委办公室、县委党史资料征集办公室、县志办公室等有关部门领导同志的陪同下,访问了原辽吉一地委机关驻地,瞻仰了解放战争时期在康平牺牲的革命烈士陵墓。在访问地委,专署原工作所在地顺山屯时,找到了该屯土改时期农民会主席宋徳仁同志,并进行了座谈。宋德仁回忆说,地委、专署是在1947年冬挪到顺山屯的。专署住在东顺山屯庞景尧家;地委机关在西顺山屯王明和杨德印家。专员姓宋,财粮科长姓卢,还有个被服厂也设在顺山屯,康平县委机关在老庞家后院。县长叫张雪涛。有个女同志叫刘士荣,帮助我们屯开展土改工作。刘瑞森同志接过话茬说,对,刘土荣是我分区十四团团长马庆功的爱人,还有个叫田立的女同志,是十三团团长段志清的爱人,也帮助搞土改。当时参加搞土改的女同志都挺泼辣能干,和男同志一样分担任务,遇到困难都是自己想办法克服,确实令人钦佩啊!

在访问地委机关驻地,康平镇内天主教堂时,刘瑞森回忆说,我们是在1947年7、8月份返回康平的。先住在天主教堂,冬天挪到顺山屯。当时,康平正是对敌斗争的前沿阵地。我们的主要任务是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实行土地改革,消灭地主阶级,把康平建成巩固的根据地。记得当年我还亲自带队到五区的唐僧庙村搞土改试点,发动群众吐苦水挖苦根,领导穷苦农民斗老财、闹翻身,很受广大贫苦农民的欢迎。

在瞻仰康平烈士陵园时,刘瑞森同志无限感慨地说,四十年前,为了康平的解放,竟有这么多的革命先烈流血牺牲了,他们的名字刻在墓碑上,他们的事迹铭记在我们每个人的心坎里。当看到贺炯的名字时,乐峰同志说,贺炯原名叫贺朗特,是云南省人,苗族。1942年,我去延安,在西安八路军办事处遇到了他,那时他叫贺朗特,名字很怪,给我印象很深。我们一起到延安后,我去了陕北公学,他去了鲁艺学院,很少见面,后来他又去新华日报社工作。贺炯这个名字是他在鲁艺时改的。他是个思想上进、善于思考、性格内向,很有才华的知识分子,不曾想牺牲在康平了。

在回到县招待所座谈时,康平县委副书记刘以贡向刘瑞森夫妇介绍了解放以来康平县的建设成就和发展设想。刘瑞森同志也回顾了当年的情况。他说,我是1946年8月到康平的,当时辽吉一地委在康平,8月4日召开县委书记联席会议,辽吉省委书记陶铸同志到会并作了重要指示,令人难忘啊!

1986年9月22日上午,县委派专车专人送刘瑞森夫妇去昌图县。

作者:赵彦 图片来源:网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昌图县   解放战争   康平县   延安   地委   天主教堂   专署   旧事   县委   纪实   夫妇   女同志   时期   同志   机关   名字   旅游   工作   刘瑞森   康平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