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平旧事」挥笔祭英杰

作者: 张春福

「康平旧事」挥笔祭英杰

刘世昌

辽北九月,天青如洗,骄阳似火,时令虽近中秋,天气依然十分炎热。

1987年9月16日下午一时许,回康平访故视察的曾志、刘世昌、丁修等老首长即将离开康平前往通辽市。这时,县委党史办的同志向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副政委刘世昌将军提出一个请求,请老将军临行前为康平西关屯乡新建的烈土陵园题写悼词。这位当年辽吉一分区十四团的老政委详细询问了陵园修建情况,当得知陵园里长眠的烈士都是法库县小刘家窝堡战役牺牲的指战员时,心情无比激动,立即吩咐秘书准备笔墨,并自言自语地说:“40年来一返故地,不能亲到烈士坟头看一看,实为憾事啊!”笔墨备齐,老将军手握狼毫大笔,在满是浓墨的硯台中蘸了又蘸,目视南天,一语不发,往事历历在目,仿佛又回到了那硝烟弥漫的辽北战场,孟士明、张文华、教赵五、邰凤相、包万金、李永福、张富……一张张熟悉的面孔在眼前闪现,难忘的小刘家窝堡战斗情景又浮现在脑海中。

那是1947年的冬天,国民党新6军新22师占据了法库县城,守敌为保障城内安全,在城外设了多处据点,离县城6华里的小刘家窝堡就是其中之一。小刘家窝堡守敌是一个加强连,除一个步兵连外,还加了一个机炮排和一个工兵排,总共170多人,火力较强。堡子里敌人构筑的主、副防御工事完备,3个火力支撑点周围,各有3~4个地堡群,而且母子堡之间都有掩盖交通壕相连,构成了完整的火力网。为配合东北民主联军发动的冬季攻势,扫清法库县城的外围之敌,辽吉一分区14团于1947年12月24目午夜零点发起小刘家窝堡战斗。战斗一开始,担任主攻的一营发展不顺利,伤亡很大。一营副营长孟士明牺牲,营部通讯员张富阵亡,在密集的炮火中,一营一连副排长包万金、一连战士胡景坤、刘凤山、王凤阁、肖义、程国志……先后倒在血泊中。主攻方向受阻之时,助攻方向却迅速进展,战士们利用铁丝网外的一处破房子作掩护,炸开敌人铁丝网和鹿寨,在机枪掩护下连续爆破,进村中一个大院,歼敌一个排。接着冲向第二个火力支撑点,又歼敌一个排。凌5时,我军对敌人最后一个支撑点发起总攻,3连班长李进英在火力护下,抱着炸药包滚向敌人母堡,一声响,敌人母堡“开花”,李进英同志壮烈牺牲。随着震天的喊杀声,我军迅速地解决了5个子堡的残敌。接着2营4连用20公斤炸药炸开敌指挥部大墙,击毙敌连长,余者全部投降。清晨6时战斗结束,全歼守敌。此役,敌连长以下百余名,俘敌70余人,缴获重机枪一挺,轻机枪13挺,60炮一门,步枪、冲锋枪百余支。我军伤亡副营长以下40余人。战后,我伤员转后方医院治疗,阵亡烈士遗体运往康平西关屯安葬……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秘书望着刘政委握笔沉思好久了,便低声说:“刘副政委,去通辽的时间就要到了,请落墨。”老将军的心神又飞回到现实。他望了望桌前的白生生的宣纸说:“为了辽北的解放,多少身经百战的英雄献出了宝贵生命,一想起他们,我们这些幸存者就深感悲痛。值得告慰的是,今天这里的人民,正继承先烈的遗志,为振兴辽北而努力奋斗!”老将军说完,扬了扬眉毛,俯首案头,手腕飞转,一行笔墨淋漓的大字立即出现在白生生的宣纸上,“为辽北解放而牺牲的烈士千古”,款书为“刘世昌敬题一九八七年九月”。

刘世昌将军于当日下午2时离开康平,可是他题写的悼词却永远地留在西关乡烈士陵园的纪念塔上。老政委的一片衷情,先烈有知,当含笑九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法库   守敌   悼词   支撑点   万金   营长   陵园   英杰   我军   笔墨   旧事   火力   烈士   县城   将军   敌人   牺牲   旅游   康平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