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库旧事」三王府与桃山烧锅

作者:温丽和 郭耀武

明代,明边墙以北为蒙古牧地。清初,修柳条边后,边外为蒙古三王(达尔罕王、博王、宾图王)旗领地。蒙古三王在战争年代为清朝立过战功。战争结束后,清统治者为蒙古三王分封土地,修筑王府。达尔罕王府在白音塔拉,博王府在吉尔嘎朗,宾图王府在库伦。清朝又为蒙古三王在北京城内分别修了王府。

清统治者为了缓和民族矛盾,采取和亲政策,把其公主嫁给蒙古王。固伦端敏公主于康熙九年(公元1670年)下嫁给达尔罕王班第为妻。和硕端柔公主于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下嫁科尔沁左翼后旗第七任扎萨克郡王齐默特多尔济为妻。随公主下嫁,从京城一带带来些内当差和掌握先进生产技术的工匠,俗称七十二行。有些工匠在法库地区安家落户。

雍正年间,清朝大的战争已经结束,蒙古地区相对稳定。三王府用酒和蒙民用酒量很大,加之法库境内葬有蒙古三王陵寝,祭陵用酒量也不少。有的随公主下嫁的内当差和酒匠,在法库北桃山脚下,先后建了陈家烧锅和胡家烧锅。后来又有“福祥海”、“广聚源”两号烧锅。在竞争中,“广聚源”由于经营不善被淘汰,设备、厂址并入“福洋海”。

「法库旧事」三王府与桃山烧锅

福祥海烧锅有一净房,出的酒质量极好,清香纯正,醇厚爽口,协调适度,回味绵长,非常畅销。从此,桃山福祥海烧锅生意红火,名气越来越大。各地买酒的人络绎不绝,拉酒的车一辆接一辆。有的送往北京,有的送往各旗。三王府拉酒车插着王府的旗帜,酒篓上贴着封条,分别写着:达尔罕王府、博王府、宾图王府。柳条边内外商号均卖桃山白酒,一时桃山白酒成为蒙古三王庆典上的佳酿,畅销边里边外,占领蒙古三王旗地。卖酒的店铺贴有“飘四海”、“闻香下马”等招贴。特别是在蒙民中都以喝过桃山酒而自豪,流传着“王爷庙集赶过,桃山酒喝过”的谚语。桃山酒厂的副产品一一酒糟可育牛。法库镇内回回营,家家用酒槽育肥牛。从城镇到农村,养牛户越来越多,促进了畜牧业发展。桃山酒厂还带动了种植业的发展。当时法库兴起大种烧酒用料——“护香脖”高梁的热潮。可以说桃山酒厂的建立促进了种植业、手工业和饲养业的发展,在法库经济的发展上,起到了“龙头”作用。

当时人们不理解酿造科学,以为酒好是神仙保佑,所以在桃山一带流传着许多传说和故事。

其一是,相传清朝乾隆年间,有个姓陈的南方人携家带口,一路逃荒来到法库镇北边五里地的小山村。这村子西边有座形状像桃的山,这个村就叫山村了。姓陈的这个人三十出头,没念过几天书,斗大的字不识一口袋,为人却很精明能干。

有一次他上山去砍柴,砍了大半天,又饥又渴,想找点水喝。走着走着,忽然发现前边有许多桃树,桃树林中有个泉眼,泉水清澈见底,他蹲在泉边,双手捧起泉水,喝个痛快。他边喝边叨念:“这水又甜又清,好水”!正叨念着,忽见身后站着个白胡子老头儿,对他说:“这泉水是桃花的汁儿,怎能不好喝呀!”说完向桃树林深处走去。老陈愣了一会儿,再一看那白胡子老头儿不见了。

老陈回到家里,把去山上遇到白胡老头儿的事儿向家人诉说了一遍,全家都感到惊奇。老陈说:“咱们用这泉水开个烧锅怎么样?”他的想法,得到了全家人的同意,经过多方努力,终于开起了个小烧锅。

一天晚上,老陈刚要吃饭,不知什么时候白胡子老头儿进屋了,一见面老头儿就说:“当家的,你心眼好使,要发家了!”

一来二去,白胡子老头儿和老陈交上了朋友,两人时常在一起喝酒、闲唠。有一天,白胡老头儿越喝越高兴,喝完就睡着了,老陈把他扶上炕,铺上毡子,自已也去睡了。忽然老伴把老陈推醒,哆哆嗦嗦指着炕上让老陈看,老陈睁眼一看,只见毡子上睡着一条青狐狸,胡子都白了,老陈一下就明白了,原来白胡子老头儿是个狐仙呀。打这以后,老陈的烧锅,酒越出越多,越来越好喝,买卖越来越兴旺。

其二是,相传有个姓胡的农民,住在桃山脚下的村庄里。老胡为人忠厚老实,以打柴度日。一天,他到山上去砍柴,发现一只孤狸,腿受了伤。他把这只狐狸抱回了家、给其包扎、上药,直到伤愈后,他才把狐狸放出回山上。

放走狐狸的当天晚上,老胡做了个梦,梦见一个白胡子老人告诉他:“在桃山脚下的桃树林中有个清泉,你可用这泉水烧酒,准能发家。”老胡信以为真,经过多方筹措,建了个小烧锅。烧出的酒果然好喝。老胡从此发了家。

一天晚上,老胡非常高兴,坐在灯下喝起酒来。边喝边想:“我怎么感谢那个梦中指点我烧酒的白胡子老人呢?”就在这时,那个白胡子老人进了屋,老胡非常惊喜,急忙起立相迎,千恩万谢地感谢白胡子老人。白胡子老人说:“你不用感谢我了,你还救过我呢!”老胡不解其意,白胡子老人接着说:“你救的那个瘸狐狸就是我呀!”说完,白胡子老人就不见了。第二天,老胡就在烧锅院里一角修了个狐仙堂,并按时给狐仙烧香上供。

这些传说和故事,流传很广,妇孺皆知。二百多年来,桃山酒厂几易厂主,但修狐仙堂,给狐仙烧香上供的习俗一直保留下来,直到1969年狐仙堂オ被拆毁。桃山酒厂的职工一直爱护狐狸,因此,经常发现一些狐狸出没在酒厂院里。

二百年来,桃山酒厂的古井尚存,老井房犹在。并于1997年进行了复修。辽宁省地质四队对井水进行了科学测定:“无色无味,清澈透明,无沉淀物;化学成份属重碳酸钙水,完全符合酿造用水”。真是“美酒产地,必有甘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桃山白酒的质量和产量逐年提高,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桃山白酒被选送进京,成为国庆大典宴会上的美酒之一。1950年抗美援朝时,我国派慰问团赴朝慰问志愿军,献给“最可爱的人”的礼品中也有桃山白酒。1981年桃山白酒被评为辽宁省优质产品。1984年被国家轻工部评为优质产品,获银杯奖。桃山白酒还远销阿尔及利亚、阿尔巴尼亚、斯里兰卡、加纳、日本、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深受港、澳同胞、海外侨胞和国际友人的高度赞扬,为国家赢得了荣誉。

桃山酒厂建厂已有二百余年,它一直是地方的龙头企业,对于法库的经济发展起了带头和促进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1

标签:法库   烧锅   王府   雍正   蒙古   狐仙   烧酒   老头儿   桃树   旧事   酒厂   泉水   清朝   白酒   狐狸   老人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