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太空之家”筑梦璀璨星河

一个新的重要时刻又将被历史铭记。

6月17日9时22分,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乘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飞向太空,并于当日18时48分顺利进入“天宫号”空间站的“天和号”核心舱。这一振奋人心的消息分明在庄严宣告: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

是呵,在距离地球数百公里的太空,从此有了中国人的“新家”,即“天和号”核心舱——中国的“太空之家”。

对于这个“家”的描述,有着不可思议的“神奇”。首先是它的超大面积,舱内活动空间从天宫一号的15立方米,提升到110立方米,堪称“三室二厅”的太空豪宅。再就是“胜似闲庭信步”的人性化设计,这里有工作区、睡眠区、卫生区、就餐区、医监医保区、锻炼区等六大部分。其中,锻炼区配备有太空跑台、太空自行车,用于航天员日常锻炼。舱内为3名航天员配置的航天食品多达120余种,都是大家喜欢吃的,如鱼香肉丝、宫保鸡丁等,荤素搭配、风味独特、品种丰富、营养均衡。舱内洗澡也不成问题,“包裹式沐浴间”可以让航天员手持喷枪把自己擦拭干净。舱内还有“移动Wi-Fi”,平板电脑可上网,航天员可以拨打电话,向家人问好。在天上驻留的3个月中,“舷窗眺望”无疑是航天员的最爱——眺望浩瀚宇宙、俯视蓝色星球、欣赏日出日落,好浪漫哟!

当然了,航天员的太空之旅毕竟不是度假休闲来了,他们肩负着四大任务,包括开展核心舱组合体的日常管理、出舱活动及舱外作业、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等。由于空间站任务飞行时间长、操控难度大,对航天员来说,无论是身体和心理方面,还是知识技能方面,所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但作为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的首批“太空访客”,他们有足够的信心和能力完成这一问天壮举。

冲天而起、精准入轨、交会对接形成组合体、航天员进入核心舱进行太空作业和空间试验……此次航天任务的实施,极具里程碑意义。适逢党的百年华诞,在中国载人航天即将跨入第三十个年头之际,中国3位航天员长期驻留太空,开启“空间站时代”,既令国人荡气回肠、豪情满怀,也让很多“歪果仁”觉得“不可思议”:中国何以如此快速地走在太空探索的前沿和中心位置?

是呵,要说中国在太空探索方面,与美苏或美俄相比,的确起步较晚,但我们追赶的脚步可不慢,其发展成果可谓“当惊世界殊”。比如说,在探月方面,2019年1月,中国的“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开启了人类月球探测新篇章。去年12月,“嫦娥五号”携带月球表面的土石样本成功返回地球,这是中国的第一次,也是全世界近半个世纪以来的第一次。今年5月,“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携“祝融号”火星车成功登陆火星,由此中国成为全球第二个成功登陆火星的国家。中国建造空间站的历程同样令国人振奋,令“歪果仁”不解。

空间站是一种能长期在地球轨道上运行的航天器,可供宇航员长时间居住。建造空间站是一个国家硬实力的体现,对于了解宇宙奥秘,推动天文学、空间生物学研究以及未来的载人航天发展,至关重要。可是,由于美国的封锁,中国一直无法参与到国际空间站的合作中去,只好独立自主地进行空间站计划。20多年来,从神舟一号发射到神舟十二号升空,从一人一天太空飞行到多人多天九霄遨游,直到太空生活达3个月之久,中国载人航天“三步走”规划按照自己的节奏“摘星揽月”,让梦想一步步变为现实。历史一再证明,任何艰难险阻都挡不住中国发展前行的步伐。

中国空间站代表着人类向太空不断探索的勇敢与执着。我们相信,在“和平利用、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牵引下,中国的飞天航迹必将一次又一次地刷新纪录,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董聚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6

标签:多人多   中国   太空   天和   神舟   火星   组合   航天员   果仁   作业   空间站   天宫   星河   月球   璀璨   地球   核心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