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激流勇救”“舍我其谁”中感受中国力量

近日,一场历史罕见的极端强降雨天气袭击河南等地,不少地方河流水位超过警戒线、水库出现溃坝,很多城市居民被洪水围困,不少农村房屋损毁,大片农田被淹,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不得不说,尽管社会发展了,基础设施越来越好,防洪级别不断提高,但在无情的大自然面前,我们的防护能力依然显得有限。不仅中国如此,包括欧洲的洪水、北美的野火在内,近期全球多地出现极端高温、飓风、强降雨等恶劣天气,后果都非常严重。由此可见,防灾减灾乃人类的永恒主题,任何时候都不敢有丝毫懈怠。

有一种情怀叫“风雨同舟”,有一种力量叫“守望相助”。面对变幻莫测的气象条件和自然环境,我们虽然不能阻止各种天灾的发生,也无法准确预料极端恶劣天气会在何时出现,但能够做到的是在大灾大难面前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把灾难造成的损失降到最小。就拿此次洪涝重灾区河南郑州来说,最大小时降雨量达201.9毫米,突破中国大陆 小时降雨量历史极值。一时间,医院停电,公交搁浅,地铁隧道雨水漫灌,整座城市几乎陷入瘫痪状态,很多市民陷入洪水围困之中,生命受到严重威胁。

危急时刻,“激流勇救”的人间大爱再次彰显。郑州地铁5号线的隧道里,积水瞬间倒灌车厢,漫至乘客肩膀,很多人开始呼吸困难,这个时候电影《泰坦尼克号》中的情景再现,当车顶传来救命的脚步声,几乎每个人都在喊,让晕倒的先走,让老人、孩子、女生先走。在一片汪洋的街道上,一辆小轿车眼看就要被积水淹没,车内的大人和小孩被困在里面。这个时候,路边的两位陌生人立即跳下水,向即将淹没的车子游过去,也许他们并不会水,但危急关头,谁又会考虑那么多,他们只想着救人,他们在用生命拯救生命。郑州某小区断水断电,积水深达2米,民众急需转移。危急时刻,有能力在积水中行驶的铲车“秒变”诺亚方舟,司机变身超级英雄,一趟又一趟将受困小区居民载向安全区域避难。而更多的人在用自己的平凡之举凝心聚力,让大家看到应对天灾的“超能力”和大智慧。如,一些便利店、包子铺无偿提供饮食服务;不少酒店全员在岗免费接待滞留顾客,接受市民避险。而消防救援人员都在全力营救被困群众,有的长达20多个小时不合眼;无数市民则在平凡岗位上应急和值守,根本顾不上自己的“小家”。还有千万名网民在“河南暴雨互助”话题下留言,往往一条求助信息发布后,无数网民帮助转发,志愿者帮助核实、对接、解决问题,就像一条条完整的珠链被串起来,普通人的善良在暴雨洪涝的晦暗中闪闪发光。可以说,郑州等地市民在特大暴雨面前整齐划一的互爱互助,让天灾变得并没有那么可怕,处处都能感受到温暖的力量。

大灾面前,“舍我其谁”的使命担当感昭日月。连日来,聚焦河南多地洪涝灾情,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意志和决心,分外令人动容、泪目。从“‘冀’予帮助”“‘晋’力而为”“‘苏’来参战”,到“‘皖’起臂膀”“‘赣’劲十足”“‘鲁’力同心”“‘鄂’守要冲”,全国各兄弟省市,闻风而动,闻令而行,纷纷派出专业队伍及抗洪抢险救援装备紧急驰援。其中,北京蓝天救援队直抵灾情最重的地方,整夜未眠地实施高效救援,不仅将很多被困群众转移到安全的地方,而且还随队带来大量募捐的食物和矿泉水,解决了受困群众的吃喝问题。北京消防161名指战员则全副武装奔赴河南新乡开展抗洪抢险任务,在三条水位超警戒线的河流之上,夜以继日地展开生命大救援,包括200多名被困小学生在内的上千名群众被及时转移。解放军中部战区则发挥“中”流砥柱作用,第一时间奔赴救援前线,哪里有洪水,他们就向哪里冲锋;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从上将司令员、政委,到普通士兵、民兵,他们昼夜奋战在郑州、洛阳、新乡等地的30余个险情地段,加固堤坝、封堵决口、排查搜救、转移群众,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豫”难而上,风雨同“州”。是呵,同舟共济、守望相助是根植于中华民族血脉的文化基因,也是我们战胜风险挑战的精神支撑。只要14亿中国人民的心紧紧连在一起,“风雨面前一起扛!”任何灾难都压不倒我们,只会让我们更强大;再大的磨难也阻挡不了我们,只会让我们前进的脚步更坚定。(董聚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守望相助   新乡   洪涝   降雨量   舍我其谁   天灾   郑州   河南   激流   积水   危急   洪水   暴雨   中国   面前   群众   市民   力量   生命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