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天”之变启示录

眼前的“回天”还是那个“回天”吗?没错,北京的“回天”只有一个,只是变化有点大,让人认不出来了。

“回天”是回龙观、天通苑地区的简称,在这片60平方公里的区域内,仅常住人口就有80多万,属于北京的超大型社区,长期以来被贴上“环境差”“上学难”“交通堵”等一系列负面标签。可是自打2018年实施“回天三年行动计划”以来,这里的一个个“难点”“堵点”问题迎刃而解。如今,“回天”治理首轮计划已经收官,居民们翘首赞曰:家门口就有好学校上,老人看病很方便,上班族能够畅行无阻,年轻人逛街不再舍近求远……总而言之,如今的“回天”大变样,百姓感受到稳稳的幸福。

“回天”的变化有目共睹,这种变化源自政府兑现承诺,教育、医疗、交通、商业等领域百余个项目如期建设和完工,等等。剖析“回天”之变,我们至少可以得到三点启示:

一是只有把群众最忧、最盼、最急的问题解决好,才能彰显“以人民为中心”的初心。以前的“回天”地区被称为“睡城”,这里的居民楼密集,衣食住行等配套设施严重不足,优质教育资源、医疗资源短缺……这些都成为回天居民幸福感的“减分项”,不少家庭出于某种考虑,居然选择“逃离”。“回天计划”推动实施3年间,始终瞄准百姓最关心领域补短板。在公共服务上注重增量提质,高标准建设优质学校、幼儿园,新增学位近7000个,并统筹协调11所城区优质学校,与回天地区11所学校“手拉手”,把清华附小、人大附中等一批优质资源引入回天地区;新建和改建社区卫生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7个,扩建了积水潭医院回龙观院区、清华长庚等三甲医院,回天地区“看病难”问题大大缓解。将“回天”交通骨架连线成网,从林萃路断点打通、全线贯通,到陈家营东桥、北郊农场等重要堵点有效疏通,回天“一纵一横、五通五畅”主干路网架构初步搭建,并基本实现“有路就有公交车”;通过新建地下停车场、利用道路两侧空间和闲置小微地块等方式,新增车位6400多个,居民停车难、乱停车问题基本得到解决。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全市首条自行车专用路,连接回龙观和上地软件园,打造出一条全新的绿色通勤走廊,培育了一大批“通勤铁粉”,并成为周边居民休闲健身的新场所。此外,回天地区的居住环境也大为改善,经过统筹实施“回天行动、回天家园、回天活力、回天魅力、回天秩序、回天有我”六大行动计划,建成便民网点达到1400多家,创业创新生态持续优化,并通过见缝插绿、精准补绿,一批大尺度生态公园、高质量街区公园、小而精的口袋公园应运而生,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95%,基本实现了“开窗见绿、出门见园”。生活环境焕然一新,使回天地区居民的归属感、认同感与日俱增,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就近上学、就近就医、就近就业。

二是“回天有我”见真章,以党建引领强基铸魂。在过去的3年间,北京市把回天地区作为大型社区治理的试验田,加大政策资源倾斜力度,紧紧依靠市民力量,形成了党建引领、报到服务、多元共治等宝贵的治理经验,基层治理能力显著提升。具体来讲,各级党组织主动担当,19个社区党支部发起倡议,号召大家从我做起,吹响了“回天有我”的号角。社区党支部创建“五方共建”工作机制,即以社区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为平台,吸纳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公司等各类组织共同参与,着力解决群众身边的操心事、烦事心、揪心事。与此同时,百余家市级、区级部门单位结合回天地区垃圾分类、群租房治理、公交线路调整等切实需求,对症下药、主动作为,累计开展报到服务3400余次。坚持协商共治和社会参与,依托回龙观、天通苑两大社区网和12345接诉即办机制,搭建回天地区民意“直通车”,及时回应民生诉求,多措并举推动难题解决;搭建民间力量参与社区治理的平台,催生了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新机制,社会组织服务基层参与率达到70%以上,涌现出“回天春晚”“回超联赛”等一批有影响力的品牌活动。其中,“绿色觉醒—回天环保联盟招募令”就是由昌平区一家社会组织——发展服务中心发起的,16家社会组织、环保单位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垃圾减量工作,成效斐然。

三是“跳出回天、治理回天”,力求在更大空间建设更加美好家园。“回天”治理,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既须绵绵用力、久久为功,也需要站在更高起点上,以开阔的视野重塑家园。第一轮“回天计划”收官之时,也新二轮“回天计划”开启之日,上上下下形成这样的共识:治理“回天”,既是破解人口过度集聚带来的城市病问题,也是用好人口红利提升区域发展活力和质量。目前,北京正结合“十四五”规划实施,突出问题导向,深化“回天有我”,做实“回天有数”,抓好“回天有业”,规划建设城市“微中心”。其内容包括:搭建创业创新平台,吸引双创要素集聚,唱好与中关村科学城、未来科学城“三城记”;加紧实施商圈改造和高品质商业设施规划建设,加强轨道交通和慢行系统建设,推进城市功能织补和生态修复,持续引进优质教育医疗资源,增补文体设施,促进职住平衡……我们相信,随着“回天计划”的持续推进,一个令人向往的宜居之城、活力之城、幸福之城很快就会展现在世界面前。(董聚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1

标签:积水潭   党支部   科学城   清华   启示录   北京   活力   居民   设施   公园   组织   计划   地区   社会   旅游   资源   社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