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边破败仓房竟用古碑做门,墙体更是300年前石碑垒砌,啥情况

村边破败仓房竟用古碑做门,墙体更是300年前石碑垒砌,啥情况

近日,路过三门峡市渑池县,在一个村子边上,发现田地里有一座破败的土墙瓦房,前墙是土坯垒砌,后墙和侧面墙体都是石头垒成,不可思议的是房门立柱竟然是两通石碑,碑帽雕刻精美,图案清晰可见。

村边破败仓房竟用古碑做门,墙体更是300年前石碑垒砌,啥情况

三间土屋孤零零在村子不远处的耕地里,右侧十几米远是一丛茂盛的柏树林,应该是坟茔所在,究竟什么人会住在这样一个不详的地方呢?

走近看,充作门柱的两通石碑,左侧上书“邑痒生平公墓”,时间为“嘉庆二十五年”,右侧是“登仕佐郎湧泉平公”,时间是“民国十一年”。房门没有上锁,通过窗户可以看到屋内墙壁上到处都是石碑。

村边破败仓房竟用古碑做门,墙体更是300年前石碑垒砌,啥情况

带着迷惑,在村中找了一圈,不知道是村子里的人去地里干活了,还是平时就无人在家,也没有见到人。

等了一会儿,终于有一位大叔从公路上蹒跚归来,上前询问,大叔却说:“我说不好,脑子上害过病,我给你找个通达的人。”很可惜,大叔也没有找来能够解惑的人。

村边破败仓房竟用古碑做门,墙体更是300年前石碑垒砌,啥情况

大叔姓平,坐在石块上休息的时候告诉作者:“我们这个村,100多户人家,绝大部分都姓平。那两间房子是咋回事吧,俺平家祖上好多当大官的,那房子边上,都是老祖宗的墓。除四旧立四新那时候,人家说这些墓碑,属于封建迷信,得砸喽,那俺肯定不舍得呀,你说是不是?为了不让人家砸墓碑,趁着盖场房屋,赶紧把墓碑垒到墙里头了。那人家砸坏那已经没办法了,剩下这,保存了几十块,有哩都叫人偷跑了呢……”

村边破败仓房竟用古碑做门,墙体更是300年前石碑垒砌,啥情况

平大叔指着房子门口的耕地说:“以前这都是场,打麦场,全村都在这儿打麦子,捶黄豆,这几年没啥人种小麦了,再一个呢,都用上收割机了,打麦场也就没啥用了。打麦场毁了种地,这场房屋也没人管,你看,都快塌了。”

村边破败仓房竟用古碑做门,墙体更是300年前石碑垒砌,啥情况

平大叔告诉作者:有据可查的平家祖上在康熙年间是御医,皇帝赦封“良医静斋”,在公路边大槐树下,还有一块康熙年间的石碑,保存完好。这个仓房里面现存也有十几通石碑,从康熙、雍正直到民国期间都有,大多数都是太学生。

村边破败仓房竟用古碑做门,墙体更是300年前石碑垒砌,啥情况

由于平大叔患病后记忆力受损,已经说不清楚太学生和痒生究竟是什么职位,通过网络查询,可以得知清代的“太学生”为在最高学府“国子监”学习的生员,而痒生是在郡县官学学习的生员,就是我们俗称的“秀才”,相当于今天的985院校本科毕业生。由此可见平家历代都是耕读世家了。

村边破败仓房竟用古碑做门,墙体更是300年前石碑垒砌,啥情况

垒砌在墙体里面的石碑不少石碑都刻于康熙、雍正年间,大多数已经在200年以上,甚至有近400年古碑刻,保存完整。曾经铺在地上的石碑,却有不少已经被人盗走。近年来,渑池县已经重视文物文化的保护和开发,据平大叔介绍:当地文化部门已经多次来村子求证、考察,准备开发、恢复古村的本来面貌。

村边破败仓房竟用古碑做门,墙体更是300年前石碑垒砌,啥情况

图为现存最为古老的石碑,整日被公路上散落的煤灰掩盖。

村边破败仓房竟用古碑做门,墙体更是300年前石碑垒砌,啥情况

村中古建筑到目前为止,仅剩下两处院落,保存相对完整。村子里古老的大槐树每年还能结不少槐米。

平大叔有些惋惜:“要是不毁,这边原来都是几进那种大院子,中堂地下还都有窑洞,现在想看是看不见了……”

散落民间的豪门古宅,有很多并没有毁于战火,反而随着后人增多,大多数都是家境一般的普通人,有的离开了老宅,有的进行了翻修重建,即使已经认定为保护建筑,也因为缺乏维护,正在破败、面临坍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石碑   渑池县   国子监   雍正   打麦场   生员   仓房   村边   祖上   槐树   墙体   墓碑   村子   大叔   康熙   年间   年前   房子   公路   情况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