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俩种二亩小麦完全手工割,地边一圈明显小路,是野猪灰鼠抢收

夫妻俩种二亩小麦完全手工割,地边一圈明显小路,是野猪灰鼠抢收

“是走村老韩不是?你不是想看割麦嘞,咱家最后一块麦地,今天就割完了,还来不来?”

端午节前,突然接到一位粉丝电话,告知作者他家里的小麦就要收割了。

大哥姓薛,住在河南省栾川县雁坎村的一处山梁之上,村里现在只有两户人家,种玉米、小麦,养牛养鸡,如同世外桃源。

夫妻俩种二亩小麦完全手工割,地边一圈明显小路,是野猪灰鼠抢收

走进小村子,薛大娘定睛端详了一会儿,很快认了出来:“【你们】,来了?哎呦,天老热,在外头转着老是热,没啥事可回家了,可不敢热着了……”

上个月路过的的时候,给大娘留了一张照片,那也是大娘唯一一张站在家门口的照片,看到我们,停下手中的活,招呼着搬凳子。

“老热,我就木去地,不中啦,啥也不会干了,我洗洗头。他俩在底下地里割呢。”大娘指着不远处仅剩的一块麦地。

夫妻俩种二亩小麦完全手工割,地边一圈明显小路,是野猪灰鼠抢收

山坳里,夫妻俩正在地里割麦子,已经割掉了三分之一左右。

“天老热,清早光喝了点茶,就去地了,到镇暂【现在】还没回来。”大娘明显有些心疼儿子们。“今年麦不好,上边这块地,一亩多,才打了不满7布袋湿麦,底下那,他们说野畜牲糟蹋老厉害,麦也不饱……”

夫妻俩种二亩小麦完全手工割,地边一圈明显小路,是野猪灰鼠抢收

告别大娘,向山下走了100多米,薛大哥仰起头问:“怪快哩,我想着你们老忙,不知道能不能来呢,【这么】快可来了。”

夫妻俩种二亩小麦完全手工割,地边一圈明显小路,是野猪灰鼠抢收

薛大哥告诉作者:这是他们家最后一块麦地,也是全乡收割最晚的一块麦地。田地在山坳树林里,种玉米,收获的时候要等到下雪,种麦子,到端午节还不熟,年年如此。

“这两天是有点旱了,这麦都不是长熟的,都是旱熟的,不割也不中,野畜牲糟蹋老是厉害,你看,里边是野猪打的窝子,外边是毛格狸【方言:灰鼠】按倒的,跟趟了一条路一样……”

夫妻俩种二亩小麦完全手工割,地边一圈明显小路,是野猪灰鼠抢收

顺着薛大哥指的方向看过去,地边有一尺多小麦只剩下了麦秸,上面的麦穗都没有了,倒下的麦地边上,还有不少野猪的脚印。

夫妻俩种二亩小麦完全手工割,地边一圈明显小路,是野猪灰鼠抢收

“看咱山里老百姓种点地,费事不费事?割割,摊到地里头晒晒,后晌担到打麦场里头,到行黑【晚上】不热了,再打麦。木那,要说是咱自己吃的,累点了,总是不用花钱。”

山里主食主要是玉米糁和馒头、面条,大嫂带着孩子住在镇上,大哥和大娘留在山上,养了几头牛,自己种地,每年能少一些开资。

夫妻俩种二亩小麦完全手工割,地边一圈明显小路,是野猪灰鼠抢收

“吃着没多少,主要是喂牛,得好些草。咱这边都没啥人种麦了,都嫌划不着,买草都得跑到嵩县、伊川,人家有车的好办,咱没大车,弄不来草。自己种点了,一方面总是吃点现成的,再一个,喂牛也不用花钱买草。”薛大哥脸上的汗迷糊了眼睛,整把手在脸上扒拉了一下,湿手印在胸前衣服上,后背上更是完全打湿了。

夫妻俩种二亩小麦完全手工割,地边一圈明显小路,是野猪灰鼠抢收

“住这地方老瞎么,我说回来割麦,街上人都说,人家都是用收割机了,哖家咋不用收割机?我说我只怕老是想享受了,掏点钱不用自己下地,我也知道老美。只要他们有本事能开进来,多掏点钱也中……”

大嫂的话把作者逗笑了:“你这路,空人过着都费事,还想叫收割机哩,那得叫个飞机运过来……”

夫妻俩种二亩小麦完全手工割,地边一圈明显小路,是野猪灰鼠抢收

豫西山区耕地大都在山顶之上,最窄的地方,仅能种一行玉米。

每一次写到豫西山区耕地,都被一些网民质疑:河南不是平原吗?河南的小麦不是一亩地一千多斤吗?

夫妻俩种二亩小麦完全手工割,地边一圈明显小路,是野猪灰鼠抢收

按照习惯,晌午割过的小麦,需要在地里晾晒一下,下午两三点的时候,捆起来,挑到打麦场。

夫妻俩种二亩小麦完全手工割,地边一圈明显小路,是野猪灰鼠抢收

对于很多70、80年代的人来说,“战三伏,抢三夏”是记忆很深的事情,不管大人小孩都要动员起来。曾经的农村打麦场,一到晚上灯火通明,关系好的几家人结成互助组,打完这家打那家。早期那种笨重的打麦机,电机一开,需要两三个人运送麦捆,有人拿着桑枝制作的麦叉挑麦秸,有人聚麦秸垛,女主人通常是拿一把木掀,从打麦机肚子下面扒出来麦子,堆到旁边,等着好天有风了,再趁风把里面的麦糠扬出去……

夫妻俩种二亩小麦完全手工割,地边一圈明显小路,是野猪灰鼠抢收

薛大哥家的打麦场是和邻居共用的,总面积也不过20来平方,麦秸堆到里面山坡边,麦糠就直接吹到了山谷里,有一些空壳的麦穗,被一群麻雀叽叽喳喳抢占,从中寻找可食用的麦粒。

夫妻俩种二亩小麦完全手工割,地边一圈明显小路,是野猪灰鼠抢收

“上边那块地,有一亩多,才打了大小7布袋,这一块有两亩多,我估摸着会能打十布袋!”薛大哥说。“吃着要是光买,一年也得几千块钱,快顶我卖一头牛了。娃子们得上学,老哩年纪也大了,咱没有别的出路,只能出点力,自己种自己吃。现在不交公粮了,这就好多了,最起码种一年地,三两年吃不完……”


夫妻俩种二亩小麦完全手工割,地边一圈明显小路,是野猪灰鼠抢收

山里农民种玉米都是当年种,当年卖,而小麦,是他们认为最重要的粮食。有人告诉作者,家里还有几千斤十年前的小麦,不过那是另外一个故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6

标签:小麦   麦糠   打麦场   麦秸   灰鼠   山坳   收割机   畜牲   费事   大娘   布袋   麦子   山里   野猪   小路   玉米   手工   大哥   作者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