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地级市2019年GDP排位,同时属南京、合肥都市圈好不好?


安徽地级市2019年GDP排位,同时属南京、合肥都市圈好不好?


安徽地级市2019年GDP排位,同时属南京、合肥都市圈好不好?

合肥

在2018年全国GDP修订中,有下调省份,自然就有上调省份,安徽省就是上调总量最多的省份,4004.1亿元已不是小数目,上调幅度仅次于云南省;2019年长三角一体化成为国家战略,同年安徽地级市全部纳入长三角城市群,安徽又站在更新的起点上,迎来新发展的机遇期。

修订前,2018年安徽省GDP为30006.82亿元,修订后上调4004.1亿元,为34010.09亿元,上调幅度为13.3%;2019年,安徽实现了37114亿元的生产总值,按同比价格计算,增速为7.5%,三产结构约为7.9:41.3:50.8。

GDP中的排位

有人把安徽描述成“非东非西”,即东部率先发展没有份,西部开发战略没有份,只不过地处中部又邻近长三角已经是区位优势了,在交通等基础设施改善后,近几年的安徽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安徽地级市2019年GDP排位,同时属南京、合肥都市圈好不好?

安徽各地级市表现如何呢?还无法全部分析,因为并非每个地级市都已公布自己的相关数据,无法做比较,也无法分析变化;下表中,有的城市无法从权威渠道得知2019年的GDP,有的城市没有公布修订后的2018年GDP,它们或是非官方数据,或是网络上的预测,因此表中部分数据仅供参考。

安徽地级市2019年GDP排位,同时属南京、合肥都市圈好不好?

合肥在安徽已经具有压倒性优势,作为省会汇集安徽省内各项发展资源,其他省内地级市已无法望其项背,由“隐身”、低调的韬光养晦状态,到现在的光景,合肥算是“黑马”省会了,以这样的趋势努力下去,不止会让人刮目相看,还会成为后发省会快速成长的典型。

经济体量上,芜湖是安徽目前唯一的3000亿级城市,紧追合肥不太现实,后面的滁州为2909亿元,要超越芜湖的3618亿元在短期内也有难度,但对于经济体量5000亿以下的城市,差距在1000亿以下时反超与被反超不是不可能。

安徽地级市2019年GDP排位,同时属南京、合肥都市圈好不好?

芜湖

阜阳与滁州相差200亿,安庆与阜阳相差400多亿,排名第五位至第十六位的城市,每个位次之间相差最多的也就200多亿,作为后发城市,它们还处于积累期、上升期,后者多努力一些就有可能超过前者,这样的情况在区域经济竞争中非常普遍。

安徽地级市2019年GDP排位,同时属南京、合肥都市圈好不好?

所以在未来几年,这些城市的排位还会频繁变化,将成为安徽区域经济的看点,哪些城市能在长三角一体化、长江经济带中事在人为,哪些城市就会是亮点。

城镇化与人口流出

说到安徽,就不得不提人口流出,以2018年人口数据为例,安徽全省流出人口为759万人,再看16个地级市,只有合肥、淮北、马鞍山三市有人口流入,流入人口分别为51万、8万、5万人。

流出人口占户籍人口一成以上的城市有阜阳(23%)、亳州(20%)、六安(17%)、宿州(13%)、蚌埠(11%)、安庆(11%)、淮南(10%),它们本身具有一定的人口体量,对应的流出量分别是250万、133万、105万、88万、45万、59万、41万,对照城镇化率,除了淮南(64%)、蚌埠(57%),其余五市均在50%以下。

安徽地级市2019年GDP排位,同时属南京、合肥都市圈好不好?

2018年七市累计流出人口为721万人,同期合肥人口流入量为51万,当下的合肥对省内的人口吸引力十分微弱,加上安徽大部分地级市自身的城镇化水平不高,被外省发达地区吸引过去了。

人口流出与很多因素有关,在安徽,人口流出多少与城镇化不充分关系密切,当下的人口流动,不仅注重城市的硬件,也越来越注重城市软环境和城市既有资源,这也是对安徽各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启示。

安徽已全被纳入长三角,但与江浙沪相比,城镇化规模有明显差距,这是短板,同样也是发展的潜能,此外区域经济水平、收入水平、消费能力,都是安徽需要直面的挑战,补城市化的短板行动应成为安徽城市未来的经济社会发展动能。

空间重叠的都市圈

城镇化进入新阶段,在更注重质量的城市化进程中,谋划都市圈或融入既有都市圈发展成了很多城市的选择,2016年合肥都市圈出现在《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中,但目前的合肥都市圈还处于初期探索的阶段。

安徽地级市2019年GDP排位,同时属南京、合肥都市圈好不好?

当前的合肥正处于壮大阶段,尚不具备强大的吸引力和辐射力,皖北、皖西城市流出的人口是几百万,流入合肥的不过几十万;芜湖、滁州、马鞍山与南京的经济、地理、文化联系远胜于合肥,但安徽及合肥谋划的合肥都市圈,芜湖、滁州、马鞍山三市位列其中,与南京都市圈有空间上的重叠。

安徽地级市2019年GDP排位,同时属南京、合肥都市圈好不好?

同时属南京、合肥都市圈不等于拥有双重红利,都市圈注重的是效率,都市圈的组合、谋划,不应唯省域界线,而更要看经济联系、人口联系、文化地缘,这是都市圈内部各城市之间信任的基础,如此才能彼此妥协、退让,形成高效的协调机制、共建共享的发展理念,如果今天在那里发展得好好的,明天又被划到这里,何谈高效、持续、稳健发展?

芜湖、滁州、马鞍山三市早在2001年就与南京、镇江、扬州达成了城市经济协调、发展共识,2004年六市在南京联合举办的“重大项目投资洽谈会”上获得了1300多亿元投资,直接给三市和镇江、扬州带来了700多亿元投资。当下的南京都市圈已经有了较为成熟的协调机制,成员之间已经实现了科教、产业、交通、发展资源的共建、共享,在相关排名中仅次于四大一线城市都市圈,上层对南京都市圈有极高定位,这为南京都市圈带来更丰富的发展资源,三市能在南京都市圈获得更多、更好的资源和更优的发展,这是显而易见的,故三市联系最紧密的是南京。

安徽地级市2019年GDP排位,同时属南京、合肥都市圈好不好?

靠谱的都市圈,需要的是高效,省界不是组建都市圈的依据,高效的经济联系才是,人口、产业、交通、发展要素等方法强联系,是都市圈能成功的关键,而“拉郎配”式的都市圈只会停留在白纸上、口号上,把芜湖、滁州、马鞍山三市划入合肥都市圈确实会让数据好看,但实质上没有作用。

在安徽,最需要合肥带动、扶持的城市不是这三市,而是皖北、皖西那些城镇化不充分、人口流出率大的城市,它们更需要省会拉一把。

在常住人口6000余万的省份中,经济体量9000亿级的合肥自身仍然需要积累,需要较快增长,在这过程中,合肥如何与皖北、皖西城市建立强联系,安徽如何促使这一众城市的人口体量转化为人口红利,助力这些城市尽快补上城镇化短板,关系着安徽是否能全面融入长三角,更关系着安徽是否能成为长三角最具潜力的经济增长点。

安徽地级市2019年GDP排位,同时属南京、合肥都市圈好不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合肥   安徽   南京   滁州   阜阳   马鞍山   芜湖   体量   都市   高效   省会   好不好   人口   数据   城市   经济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