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峰的饦饦面

作者:马少峰

翠峰的饦饦面

陕西关中人爱吃面,每天不吃一顿面好像没有吃饭一样,手工面自然最为好吃。在我小时候,父母和我们姐弟都会做面食,父亲还会制作手工挂面,只因太劳累,做了几年后就不做了。而对于我来说,“饦饦”是我印象最深、最好吃的一种了。

翠峰的饦饦面

我是土生土长的周至翠峰人,我们那儿气侯适宜,土地肥沃,水质好,产出来的小麦磨出来的面粉特别好吃,由其是做成饦饦,好吃极了。“饦饦”面的来源我看过的资料有两种,一是从历史的角度说,古代行军打仗没有案板和擀仗,士兵们架起锅,用盆直接和面,撕成面团直接拍成面片下到锅里……另有一种便是来自周至翠峰的古老传说了。唐贞观年间,扶风索村一索姓姑娘因抗婚逃到翠峰山,过着自食其力的隐居生活。唐太宗李世民打猎到翠峰山,因马惊迷途,闯入索姑娘住地,索姑娘以自己平时的主食饦饦相待,李世民食后赞不绝口,唐太宗深感其思,赦封索姑为“全贞娘娘”,并下旨保护其地。索姑去世后立庙奉祀,庙会由唐延袭至今,兴盛不衰。此后,翠峰饦饦传到宫廷作为御宴之品。也在西北地区广为流传,成为我国西部的美食佳肴。

翠峰的饦饦面

翠峰饦饦的做法大概有如下步骤:面最好提前一两个小时和好,将适量面粉倒在盆里(面粉里面可以加点盐),轻轻点水,用手和面,反反复复揉搓、按压成团,直至盆净、手净、面光为宜。然后把面团放在有水的盆里(水里也放点盐),做的时候把面团撕成椭圆或者近乎圆球状,然后用两只手搓撕成圆片状。现在有些人把面团放在案板上用擀面杖擀成面片,在我认为不如叫吃饺子皮算了。面下到沸水锅里,根据自己喜欢软硬的程度煮熟即成。翠峰饦饦的特点是你煮的时间稍长也不要紧,还是劲道的。两煎后用笊篱捞盛在泼有油泼辣子的韭菜、豆腐、菠菜的酸汤汁里,那真是令人胃口大开的美食。

翠峰的饦饦面

翠峰饦饦纯属手工制作,自古有“手里撕着薄闪闪,下在锅里莲花转,捞在碗里似银盘、吃在肚里喜洋洋”之说。饦饦煮熟盛在碗里,只见底汤菜五色相间,辣子油红光闪闪,菜与饦饦忽隐忽现,香气四溢沁人肺腑,视之,让人馋涎欲滴,食之口舌生津,回味无穷。

我离家外出上学直至工作以后,集体灶上的面条近乎都是机器压成,我吃的也极少了,只是每次回老家才有机会吃得到。如今,翠峰饦饦已经荣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地方风味名吃”称号,虽然做法也不难,但是毫不夸张地说,只有翠峰辣子、翠峰面、翠峰人才能做出地道的翠峰饦饦。


翠峰的饦饦面

作者系陕西省渭南强制隔离所民警,文学爱好者。

翠峰的饦饦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周至   扶风   劲道   西北地区   渭南   笊篱   红光   沁人肺腑   馋涎欲滴   面团   辣子   面粉   煮熟   好吃   姑娘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