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金额高达5万亿的超级工程,能解决新疆缺水的困境吗?

最近几天,位于中部地区的河南省暴雨成灾,汛情吸引了所有国人的关注。

据统计,20日下午4点至5点之间,郑州1小时累计降水量达到201.9毫米,相当于去年郑州总降水量的三分之一!

此次降水,远超2002年7月2日广东茂名创造的168.3毫米的记录,成为遍布中国大陆的2418个国家级气象站中,单小时雨量最大的一个,同时也创造了全球大中城市单小时降雨量的记录。

这个金额高达5万亿的超级工程,能解决新疆缺水的困境吗?

这是一个什么概念?

要知道,新疆的年平均降雨也才150毫米左右,也就是说短短一个小时,郑州就降下了超过新疆一年的雨水量。

没有对比,就没有反差——内陆地区经常暴雨成灾,新疆却极度缺水

于是有人脑洞大开,提出了一个从源头上解决问题的办法:藏水入江!


1


事实上,关于“藏水入疆”的设想,在新疆已经流传了几十年,土话君小时候就曾经听说过。

有人还给这个计划取了一个激动人心的名字“红旗河工程”,具体路线方案是:

从雅鲁藏布江“大拐弯”附近开始取水,沿途取易贡藏布和帕隆藏布之水,自流509公里后进入怒江;


穿越横断山脉之后,再借用怒江河道60公里经隧洞进入澜沧江,穿越隧洞之后再流入金沙江;


流经金沙江河道97公里后,到达雅砻江,再绕过大雪山到达大渡河,穿过邛崃山之后到达岷江,再绕过岷山到达白龙江、渭河;


接着从刘家峡水库经过黄河,以明渠为主绕乌鞘岭进入河西走廊,沿祁连山东侧平原经武威、金昌、张掖、酒泉、嘉峪关到达玉门;


然后沿阿尔金山、昆仑山的山前平原,穿过库木塔格沙漠和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到达和田、喀什,全程6188公里。


毫无疑问,这是一项足以载入史册的世纪工程,众多专家也就此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这个金额高达5万亿的超级工程,能解决新疆缺水的困境吗?

中国工程院院士、流域规划专家王浩认为:

“红旗河”方案设计巧妙,是一个全新思路,是切实可行的方案,没有太大的技术障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正处于一个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有信心、有能力完成这样的工程。


中国工程院院士、水工结构抗震专家陈厚群认为:

“红旗河”方案的设计非常好,以现有的技术条件实施是没有问题的,意义重大。


线路经过的一二级阶地过渡带地质条件复杂,通过对一些具体线路的隧洞或大坝工程进行创新设计,多做预案,能够从单体工程和系统工程两方面降低“断裂”带来的风险。


希望以科学、严谨、周密的作风为“红旗河”方案的研究多做工作,为新时代的水利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中国科学院院士、地球物理学和动力学专家滕吉文认为:

“红旗河”方案意义重大,线路设计非常巧妙,边界条件非常好。


沿线复杂的地质和构造问题确实是工程的难点,但总的来说都有应对方法。


我们不能畏首畏尾、彷徨懈怠,要扎实研究、勇于创新、突破难点,积极推进“红旗河”方案,为我国的生态建设、粮食安全、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很明显,他们都非常看好“红旗河”的前景,如果这项工程真的能够建成,将可以极大缓解新疆缺水的问题。


2


可是,在2015年7月的时候,水利部公开发布声明:从未就“藏水入疆”做过任何规划工作

不难看出,尽管有多位专家表示赞成,但是水利部并不看好“红旗河工程”的可行性。

在我看来,官方对这个议题讳莫如深,其实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投入太多。这项工程的起点和终点,一个在北端,一个在南端。别看直线距离只有1200多公里,但是总长度却超过了6000公里。

更关键的是,工程沿途要修建大量的隧道,水库、沟渠,由此带来的资金投入高达5万亿人民币。

这个金额高达5万亿的超级工程,能解决新疆缺水的困境吗?

要知道中国一年的税收总收入也才只有十几万亿,一下子拿出近三成税收去修建这个世纪工程,绝对会影响其它的民生工程。

二、难度太大。雅鲁藏布江下游山高谷深,交通不便,修建水库非常困难。

即便建成了,水坝高度需要达到2000多米,而目前世界上最高的水坝只有300多米,要修建2000多米高的水坝,确实很困难。

如果真的建成了,那么西藏东南部的所有河谷都会变成库区,连拉萨都得搬迁,明显不可能。

三、国际纠纷。雅鲁藏布江虽然在中国,但下游在印度,印度好几亿人口都靠农业生存,也需要水。

如果中国对雅鲁藏布江截流,绝对会引发印度方面的抗议,一旦处理不好的话,甚至会引发双方之间的纠纷甚至冲突。

四、得不偿失。藏水入疆,对新疆的生态环境会造成严重的影响,而这种影响是不可逆的。

每年100亿立方米水量入疆,这个数值约等于塔里木河多年平均径流量的四分之一。

这个金额高达5万亿的超级工程,能解决新疆缺水的困境吗?

新疆的地形是三山夹两盆,增加的水量只能蒸发到大气中。由于无法与外区域水汽对流,只能凝结成冰雪再次降落。

而多年来已经形成稳定的大气环流,一年之间增加四分之一的水汽,基本上等于周围的高山一年增加四分之一的冰雪,四年就增加一倍。

等到春夏融雪的时候,这些冰雪就会相继融化,然后裹挟泥土而下,到时必将是灾难性的洪水、泥石流。

投入多、难度大、风险高、收益小,藏水入疆只不过看起来美好而已,根本不具有实际操作的可行性。


3


提出“藏水入疆”想法的人,本意是为了解决新疆缺水的问题,但是大家或许还不知道,新疆其实并不缺水

一般提起旱灾,出现在脑海里的大部分都会是华北或者西南某地。

而新疆却几乎很少出现旱灾的情况,反倒是经常会有雪灾山洪等灾害预警。

据统计,新疆地表水资源为793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为85亿立方米,分别居全国第12位和第4位。

新疆地表水年径流量882亿立方米,人均地表水占有量5146立方米,是全国平均值的2.25倍。地下水可开采量251亿立方米,冰川储量占全国的50%。

从纸面数据来看,新疆的水资源甚至还位居中国前列,那为什么还会出现“新疆缺水”的问题呢?

答案其实很简单,由于新疆地处欧亚大陆腹地,气候干旱,水资源受季节因素影响,时空分布极不平衡,地表水蒸发量大,致使一些地方水资源不足。

另外,新疆河流水量高度集中在夏季(6-8月),北疆占40%-50%,南疆占60%-80%,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呈现春旱、夏洪、秋缺、冬枯

这也就是说,一年之中,新疆的地表水有将近9个月呈现短缺的状况

再加上地表蒸发量远远超过了每年的降雨量,所以新疆就成了我国水资源最为匮乏的地区之一。

不难看出,解决新疆缺水问题的前提在于“留住水”,而“留住水”的关键则在于“治沙

其实,在治理沙漠上,新疆人民群策群力,想尽了各式各样的方法,如草方格法、工程固沙法、民间法沙法等。

经过实际的检验,卓见成效的还是滴灌节水方法,已在塔里木盆地沙漠公路投入使用。

这个金额高达5万亿的超级工程,能解决新疆缺水的困境吗?

在这条500多公里长的公路上,每隔4公里就设置了一个泵房,总计100多个泵房。

这些泵房通过抽取地下水,来进行滴灌,以维护这条公路两旁绿化的正常运转,防止公路被移动的沙漠掩埋。

众所周知,以色列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干旱缺水,沙漠面积广大的国家,采用的节水滴灌技术,使它的农业产量几乎每10年翻一番。

在原本贫瘠的沙漠上,以色列铸造了属于自己的奇迹,成了农产品出口大国,同时,还赢得了欧洲“冬季厨房”的美誉。

新疆和以色列的纬度差不多,自然环境相近,我们可以吸取它们的成功经验,把新疆建成我们14亿人口的后花园。

就算新疆沙漠的治理难度更大,也难不倒坚强的中国人:

大山挡路,我们就凿山;

洪水滔天,我们就治水;

天空漏了,我们就补天;

在中华民族5000年的历史里,我们与天斗、与地斗,从来没有在任何困难面前低过一次头。

我相信,只要下定决心,勤劳朴实的新疆人就没有干不成的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6

标签:新疆   雅鲁藏布江   怒江   金沙江   水利部   泵房   以色列   隧洞   地表水   工程   水坝   水资源   中国   困境   沙漠   金额   方案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