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燕子的一家

小燕子的一家

2000年的清明过后的一个周日,我正在家中看报,屋外传来叽叽喳喳的鸟叫声,一开始我没在意,我这里周边环境不错,经常有各种鸟类光顾。过了很久,小鸟还在外面叫,我往窗外望去,哦是二只小燕子,这是两只家燕。在北京燕子有二种,一种是家燕,一般生活在郊区水多的地方,还有一种叫楼燕,它们多在高大的古建筑筑窝,如前门楼子,故宫,颐和园及雍和宫等处。它们成群出动,飞行速度很快,如战斗机群,俯冲而来,飞行时还吱吱的尖叫。家燕只是三三俩俩的一起行动。我观察了一会儿,小燕子可能是在寻找搭窝的地方。

小燕子的一家


一会家里那位回来了,我跟她说有小燕子可能要在咱们家这做窝,她听了很高兴,说:那咱们躲起来,别惊扰了它们。于是我俩处处留意,尽量不在小燕子在的时候到院子里活动。当时我们住在一个小的独门独院里,两间正房,两间自建房,一间做厨房一间做储藏室,另外我又搭建了一个洗浴间,这些房屋围绕成一个小院,有个院门通往外界,我在院子里拉了两根粗铁丝,用来晾晒衣被,小燕子就歇息在在两根铁丝上,小燕子走了我们才到院子里做事。

就这样过了三天,还没一点动静。我明白了,在我们观察小燕子的同时,小燕子也在观察我们。我把想法告诉老伴,她也表示赞同我,从这天起我们不再躲避小燕子了,自己该干嘛就干嘛。一开始小燕子一见我们出来就飞走了,但它不飞远,就在附近的电线上站着,几个回合后小燕子再见到我们也不飞走了,顶多在头顶飞两圈很快就落下来。它是在观察主人是否友好,是否会伤害它,就这样又过了近一周的时间,双方相处得很融洽了,我们收凉晒好的衣物时一点也不影响站在铁丝上的小燕子,儿子洗完澡在院子里擦毛巾,手臂都快碰到小燕子了,它也不飞,就好像没有这回事一样。它们是每天清早飞来,晚上飞走,不知去向。

一天中午,只听外面的小燕子叽叽喳喳吵闹了一个中午,害得我们午觉都没睡好。出得门来,观看小燕子,继续在吵,为啥吵,不明白,但是以后发生的事让我们明白了它们为啥吵。为了准确表述小燕子的“鸟语”,我把它人性化:原来小燕子们是为在哪筑巢搭窝而争吵,雄燕子(这是后来下蛋孵雏时才知道的)说:爸爸妈妈他们就是在这样的地方搭窝的,雌燕子说:这里有个台子,在这里好搭,省事。(那是我家前几年安装空调时,钉室内机时把一块墙砖给钉了出来,墙砖在外墙突出了有2公分)。两只燕子争论不休,谁也说服不了谁,一堵气各搭各的。下午安静了,各自衔泥各搭各窝,只见雄燕子那边把泥粘成一条线,地上掉了一地的泥巴。而雌燕那头,一个依托砖台的燕窝雏型已经出现。两只小燕子来往穿梭般的衔泥做窝,看着真辛苦。傍晚,两只小燕子回来了,它们站在屋檐下的铁丝上大口喘着气,真是累坏了,从这天起,它们就在院子里过夜了。

小燕子的一家


第二天雄燕子不声不响地加入了雌燕子这一头,两只小燕子齐心合力来筑巢,很快,不到三天的功夫一个泥质的小燕窝筑好了。可能是初次做窝,小小燕窝不大,也不会显得比较粗糙。我记得上小学时,那时我家在中关村,在楼檐下往往有燕窝,那时的燕窝很大,窝做的很规矩,有一个菜碟子那么大,有个出口朝南。有一年在楼的阴面出现一个燕窝,出口朝北,有人说燕窝朝北要来大水,那年夏天北京果真来大水,楼前楼后一片汪洋,当时正值暑期,我们伙同楼里的小伙伴捞鱼玩的不亦乐乎。

小小燕窝是用黄颜色的泥做成的,从掉在地上的泥来看,里面还有裹了泥的小石子,燕窝还有很多的草棍夹杂在里面,估计是起类似钢筋的作用,小燕子真聪明,现在到处城市化,想必燕子取材很不易。中学时,学校组织去颐和园游泳,那时我们都是步行走着去,路过西苑,在一条沿小河建成的民宅,宅房建的可讲究,就差雕梁画栋了。在临小河的一边,房檐下布满了小燕子的窝,那真是一个挨着一个。我们边走边数,“这户多,有8个”,“这家更多,有10个”!最多的一户屋檐下竟有10多个。那里的燕窝都是黑泥做的,可能就是用附近稻田泥做的。

小燕子的一家


窝做好了,小燕子并不急于产蛋,而是整天的游玩,吃虫,可能是为了恢复体力养精蓄锐吧。这时候的小燕子已经跟我们家人都混熟了,我们在院子里做什么事都不会影响它,各做各的。有一次我试图摸摸小燕子,当它落在铁丝上时,我向它伸出手去,它还没事,但一当触碰到小燕子时,它就飞起来了,但很快就落回原处,这样往返二三次,小燕子看到主人没有恶意,就不再飞走了。手再次碰到小燕子时,它连理都不理,还东张西望,小燕子背部羽毛是黑蓝色的,平滑而光亮,肚子上是白色羽毛。我用手指轻轻的捋着它的羽毛,它却仰头朝天叫着,这时我们才分清它们谁是公燕子谁是母燕子,公燕比母燕的身型更修长一些、更漂亮一些。有时我逆着捋小燕子的羽毛,将它的羽毛捋乱了,它总是用嘴把羽毛捋顺。

随着小燕子在我家院子里搭窝,整条胡同里的邻居们都知道了,他们把这当作一条新闻传播着,每天都要有几拨邻居前来观看,他们看着,议论着,都说小燕子是头一次在咱们胡同搭窝,是一种吉祥的表现,也有的说,过去有过两次小燕子在咱胡同搭窝,窝还没有建成就被淘气的孩子们给捅掉了。从此小燕子再也不来了。一位白胡子长者说到,小燕子是会看人的,它是看你们家人善才来的。

自打小燕子窝搭成,我们每次外出回来,打开院门的第一件事就是抬头看看燕窝及小燕子,邻居们路过这里也要驻足探头观看,每当这时我们总要将邻居们邀请进院,后来只要是我们在家,干脆就把院门打开。

小燕子的一家

又过了几天,我从外面回来,只见小燕子趴在窝里,张着嘴,喘着气,生病啦?中午,趁小燕子外出觅食,我搬个梯子上去看个究竟,由于燕窝贴近房檐吊顶,看不到里面的情景,我找来一面小镜子,反照窝内,这下看清了,里面有一个蛋。小燕子开始下蛋了,再细看窝里面,圆圆的窝里面还算光整,底下铺着一些细草棍和羽毛。就这样,我每天趁小燕子外出觅食的时候上去查看,最后有了5枚小小的蛋。不知过了多少天,小燕子开始孵蛋了,这时已是5月中旬,这时的小燕子就不离开窝了,燕子是公燕子和母燕子轮流孵蛋,但是母燕子好像更有耐心,孵蛋的时间比公燕子要长一些,另一只燕子就外出觅食。

也不知过了多久,小燕子陆续破壳而出,先是一只,二只,接着四只都出来了,还缺一只,我们焦急地等待着,又过了2天,最后一只小燕子终于也破壳而出了。5只小燕子头大身小,黄嘴无毛,从被燕子妈妈扔下来的蛋壳看,蛋壳上面还有一些淡淡的斑点,壳很薄。

小燕子孵出来了,燕子的父母更忙了,它们要不停地外出捉虫,它们每次回来喂完一只马上飞走,一刻也不停留,每天天不亮小燕子就出去,直到傍晚才回巢。小燕子长得很快,几天就不一样,随着小燕子们的成长,它们的食量更大了,小燕子的父母简直就是马不停蹄地来回奔波。小燕子们与它们的父母之间是有信息沟通的,老燕子外出时,窝里面的小燕子是安静的,突然小燕子们都喳喳的张着大嘴,此时的天空也见不到老燕子,但很快,老燕子回来了,喂完食马上就飞走了,窝里又恢复了平静。

小燕子的一家


在5只小燕子里面有那么一只身体明显要比其它燕子要瘦小的,这只燕子可能就是那只最晚出壳的,这只小燕子叫做“小垫窝”,我小学时是在中关村上的学,那是城乡结合部,学校里有很多的农村孩子,经常听他们讲什么“小垫窝”久而久之我就知道小垫窝就是一窝家禽或是家畜中最后出生的,体质最弱小的那只。这只小垫窝叫声微弱,经常被挤到一边,大燕子喂的食它很少会抢到,越是身体好,个头大,叫声响得越能抢到食,真是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小垫窝的哥哥姐姐们身体越来越壮,越能抢到吃的,小垫窝越来越弱,几乎都听不到它的声音,平时老燕子一回来就见4只黄色的燕嘴张的大大的,小垫窝实在是争不过它的哥哥姐姐了!

忙中出乱,或是小燕子在接受老燕子的喂食时总会掉落一些,我仔细看了看掉落地上的昆虫,有苍蝇,蚂蚱等都是些有翅类。我把掉在地上的昆虫捡起来放在燕子能看到的地方,结果是老燕子视而不见,看来它们要吃自己捉的活食。小燕子吃得多,肯定也拉得多,但是窝里几乎看不见粪便,地面上也很少有,通过观察,原来是老燕子在喂完食后,总会有只小燕子撅起屁股来排便,这时老燕子就叼起小燕子排出的白色粪便飞走了,刚出院子就丢掉,窝里窝外始终都很干净。

小燕子开始长羽毛了,一个个伸长脖子在探寻外面的世界。老燕子更辛苦了,5个孩子的成长发育都要靠二老的不停忙碌,这时的大燕子身心疲惫,羽毛也失去以往的光泽,真有点滕头垢面的感觉。5只小燕子逐渐长大,窝里住不下了,这时的老燕子夜晚就只好在房檐下的铁丝上过夜。

小燕子的一家


终于有一天小燕子长大了,要飞翔了。这时小燕子的爸爸担负着训练任务,前几天胆大的小燕子就站在窝沿上扑扇翅膀,燕子爸爸作示范,先从窝飞到屋檐下的铁丝上,这个近,很快都成功了,下一步该往外面的电线上飞了,有几次没有飞到就回来了,不过几个回合也就飞到了,只要是飞到外面的电线上,就算大功告成了。因为外面的电线很多,可以借助作为歇脚地儿,逐步飞往远处。飞出窝去,就意味着可以自己捕食,相对可以独立了,小垫窝始终没有飞出去,它就没有迈开这一步,它不光体质弱,好像也没有信心,一直留在窝里面。有一天,家里那位准备去市场买菜,刚一出门就看到小垫窝掉在地上,抬头看看,老燕子小燕子都出去了,燕窝里一只燕子也没有,这如何是好?她想起我几次登梯子上去看燕窝,也搬过梯子来,小心翼翼地把小垫窝捧起来,爬上梯子,把燕子轻轻的放回窝里,出门去了。等买完菜回来,刚进院子,很快从窝里,铁丝上,空中飞下来大燕子和小燕子围绕着她上下飞舞,左右转圈,一边飞舞一边喳喳的叫个不停,转了几圈后小燕子们陆续飞离。晚上我下班回来,她跟我讲述今早发生的事情,就是不明白后来小燕子们的动作。我跟她说那是小燕子们在感谢你呐!几年前我就碰到这么一次,那是一年的夏天,我与同学到圆明园游玩,在一个叫做麯院风荷的景点,我们正在曲桥上走着,只见桥面地上有一只小燕子,可能是刚出窝的雏燕,飞不动了,旁边有只小燕子陪伴在一旁吱吱的叫着,这里是西区,人很少,为防止游人无意踩到燕子,我的同学把小燕子拾起来放在桥栏的方柱子上,我们继续边走边拍摄着,突然不知从哪飞来一群小燕子,足有十几只,围着我的同学上下飞舞,还转圈,也是边飞边叫,最后离去。

自打小燕子能自己飞翔的那天起,四个小燕子晚上都睡在房檐下的铁丝上,再也没有回过窝里。小燕子们都能自己捕食了,这就大大减轻老燕子的捕食量,老燕子该解放了,不行,还有小垫窝呢,小垫窝成了老燕子的一块心病。小垫窝始终不敢往外飞,它的哥哥姐姐们每天都出去,直到傍晚才回来,老燕子开始往外赶,就这样小垫窝顶多也就飞到最近的铁丝上,而且很快又飞回窝里去了,老燕子有时站在远一点的铁丝上招呼小垫窝,那也不行。老燕子绞尽脑汁想出一辙,一天老燕子把4个小燕子都叫回来,把这个艰巨的任务交给了它们,小燕子们还挺有办法,它们把小垫窝裹在群里面,带着小垫窝飞这飞那,很快,小垫窝胆量大了,也自信起来,终于可以独立飞翔了!这下小燕子的父母可解放了。看着孩子们长大了,都能自立了,父母大人也不客气,晚上又回到窝里去睡觉了,让孩子们站在铁丝上过夜,偶有个别小燕子也想回窝去睡,坚决不行,就连小垫窝也不行。

小燕子成长很快,每天天一亮就飞出去找虫吃,有时也回来歇歇脚,然后又一起飞走了,小燕子一开始尾巴是不分叉的,长大了慢慢就长出叉来了,这也意味着小燕子长成成年的燕子了。一天傍晚,外面电闪雷鸣,狂风夹杂着大雨从天而降,我担心小燕子,来到侧面的厨房里观看小燕子,这是老燕子早已回窝,几天不见的小燕子陆续在雨中飞回自己的家,它们站在屋檐下的铁丝上,叽叽喳喳的叫着。突然意想不到的一幕发生了,只见两个老燕子从窝里飞出来边叫边把小燕子们从铁丝上赶走,一个也不留,包括小垫窝。开始小燕子们还不愿离去,在房檐下飞来飞去,一会飞入雨中,但很快又飞回屋檐下,还没等落在铁丝上又被老燕子轰起来,最后老燕子开始用嘴啄它们,没办法,小燕子们一个接一个的飞进大雨里,消失在黑暗中。第二天雨过天晴,中午小燕子们都回来了,一个个精神抖嗖,这回老燕子没有轰它们。

有一天,我正在家里做什么,就听到大燕子在外面吱吱的尖叫,我抬头看去,哦,在院子对面的房顶上站着一只喜鹊,这可能是只路过这里的喜鹊,在这里歇歇脚。而这两只老燕子如临大敌,紧张得不得了,开始冲着喜鹊叫,喜鹊也不理它们,然后就飞到喜鹊的前后左右及上方来干扰它,喜鹊哪管这些,喜鹊还在东张西望,可能是在等它的伴儿,老燕子们开始从高空尖叫着向喜鹊俯冲,当快冲到喜鹊时才迅速拉起来,这时的喜鹊总是一缩脖子,真是不畏强暴,几次俯冲后,喜鹊很大度的飞走了,小燕子们以小胜大赶走了喜鹊,窝里又现平静。没过几天更大的危机降临了,邻居家的一只大花猫不知怎么知道了,它从别人家的房顶度步来到我家储藏室的房顶上,虎视眈眈的望着窝里面的小雏燕。大花猫几次跃跃欲试,但是两间屋子相隔比较远,燕窝这边也没有落脚地儿,花猫急得在房顶来回走,还不时停下来对着燕窝伸出脚爪比划着。小燕子们还不知道危险就在眼前,一个个伸长脖子在等待妈妈的归来。这时大燕子回来了,它老远就发现了危机,发出凄呖的警告,它们知道这次的危协来者不善,两个大燕子这次没有俯冲,只在天空盘旋尖叫。尖叫声引来许多邻居,他们纷纷出来查看,最后还是邻居们赶走了大花猫。

时间过得真快,夏去秋来,小燕子们该南飞了,我开始观察它们的行动,听我父亲说它们说走就走,那是文革期间,在我父亲被关押的屋檐下有窝小燕子,头天还热闹非凡,第二天就无影无踪。果然,这天一清早,大燕子把5个小燕子都找回来了,它们在附近的电线上,在院子里的铁丝上在养育它们的小窝里来回的飞舞叫唤着。下午我下班回来,照例抬头看一眼燕窝,那里面静悄悄的,我想到晚上就回来了,结果天黑了也不见小燕子的踪影,这时我才意识到小燕子们走了,去那遥远的南国再建新家。上学时课文里讲到过,小燕子每年南迁,一般是到越南,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地区,我在柬普寨的洞里萨湖水乡就看到过小燕子的身影,单程就有五六千公里,这要有多好的体力和记忆啊!路途遥远,自然界凶险多多,小燕子们一路走好。

小燕子的一家


哪知第二天一早,一只老燕子回来了。只见它慌里慌张的直奔燕窝而去,在里面翻找着,又仰头叫着,一会儿飞到铁丝上,一会儿又飞到电线上,朝天空叫着,就这样来回折腾了好几次,最后失望地飞走了。看来一定是有小燕子在路上丢失了,是啊,那么远的路程,陌生又充满未知,猛禽野兽,自然灾害都会影响到每一只小燕子,优胜劣汰这个自然法则是无法逃避的。

第二年的4月份,小燕子回来了,这回只有两只老燕子,其它小燕子没有跟来,估计都自立门户去了。在越冬的南国不知它们还繁殖吗?第二天两只燕子不顾旅途的劳累,又开始修补去年的旧窝,这次它们省事了,只是修补并接出一圈,放大了燕窝。从第二年起小燕子每年繁殖2窝,大多在5月至6月初和6月中旬至7月初。每窝产卵4~6枚。第二窝少些,为3~5枚。

这些燕子可能也不远离它们的家,就在附近觅食,歇息。偶尔老燕子把它们叫回来,两窝小燕子同时回家,到那时外面的电线上站上一排小燕子,它们叽叽喳喳的叫着,飞舞着。

这年的秋天,拆迁的消息传来,地铁就要动工,我家正处在地铁出站口,是拆迁户。我在院子里打包收拾东西,望着准备南飞的小燕子们,默默地祝福它们,来年你们又要另寻它处,重建新家了,再见!小燕子。

徐大益

2016/7/17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2

标签:小燕子   朝北   飞出   家燕   房檐   院门   学时   喜鹊   梯子   房顶   铁丝   屋檐   燕子   电线   羽毛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