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泰庄寨形成的历史背景

永泰庄寨最大特征是既有居住功用兼具护卫功能。最早建于何时已无可考例证,传说出现唐朝宋代,本人认为不大可能,唐代永泰置县,人口不多,大都是荒山野岭,且当时民房是茅草房小木屋,不可能有体量大的庄寨;至于宋代,随着政治经济中心的南移,永泰人口聚增,已是望县,当时福建地区社会安定,成为北方士人的隐居胜处,尤其永泰山区更是吸引了无数的北方历经战乱人士前来避乱,他们带来了先进的文化,为当地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但也不大可能携带大量财富建造豪宅,也不需要建造具有防御功能的庄寨,且史书上也没有关于民间豪宅的记录,有关名人的住宅也是一笔带过(唐宋时期永泰重要建筑是寺庙),这在永泰县志中也可找到印证:“永泰地硗民贫,宋元以前,无苦大盗者。明祚中衰,倭患遂烈。薮泽之雄,又啸聚凭陵,远近之逆奴凶竖,惧罪逋逃者,倚为窟宅。丑类杂居,淫虐并起,恃险阻,聚亡命,出则劫掠,居则呑噬,比比皆是"。

根据现存152座较大规模庄寨来看,其绝大部分是明清及民国时代的建筑。那么,永泰这段时间为什么建造如此众多庄寨呢?还得从这段历史背景入手。《永泰县志》关于唐宋事例甚少,明朝后大事记较详,其中匪患尤甚,列于下:

1.明洪武四年,山寇温九,抄掠乡里,有司捕之,逃去。

2.正统八年,沙、尤邓茂七作乱福州,山贼因之攻劫诸县。永民死者不可胜计。(西北乡民有俚言曰:“今日躲东岭,明日躲西溪;饥寒我自忍,何以掩儿啼?”,又曰:“山深犹未深,谷幽犹未幽;莫落悍兵手,宁吞猛虎喉。”至是始见。)

3.正统十三年,尤溪人侨永者,以众应邓寇。……率众侵轶我邑,所过屠灭,井里为墟。

4.嘉靖三十八年五月五日,倭寇突至,屯于洑口。……知县周焕率士民与浦城兵共守,寇环攻之急……焕与乡宦八人皆战死。倭既陷永城,其党分掠各乡,毁白云三峰寺。寺僧百余众,杀戮殆尽,掠其资以去。

5.嘉靖四十年,漳人王凤以种箐失利,聚众据二十八都为乱,不旬日至数千人。

6.万历十七年正月,汀人邱满聚众据陈山为乱。

7.万历十八年,烽洋、小姑、西林、赤皮、赤水诸处箐客会盟为乱。

8.清顺治三年八月,邑寇陈乃孚为乱。

9.顺治三年十二月,邑寇赵子章攻掠白云,居人远避。贼盘踞四阅月,饱其所欲,乃尽焚庐舍而去。

10.顺治五年,大饥。山寇陈思皇、陈德培四出劫掠,攻陷城池。

11.康熙十三年三月,山贼陈德元、老虎三、冯骏二、乘耿精忠反,攻城焚劫。

12.乾隆九年十二月二十三日,余德海倡乱,劫夺十九都白云,杀增生黄正拔。

13.咸丰三年,德匪林俊倡乱,四月陷德化。五月初十日,知永福县刘用锡偕宪委王师俭、张德静带勇二百名赴嵩防堵。六月二十日,斩匪侦探于寿春寺。

14.咸丰七年,德匪窜扰各处。

15.民国三年二月至六月,德匪劫三十六都上南山乡、下南山乡,及湖头、岭兜、石塘等乡。

16.民国三年六月初二日,尤匪蒋子游、陈子江、林德焕等劫掠三十二都莲坑乡侯坦书等,计居屋被毁六所。办团生员侯占箕遇害,掳生员侯海观暨侯方招等五人。

17.民国三年十一月二十八日,匪掠赤岭乡,杀居民林登源。

18.民国四年春,尤匪焚掠赤岭乡、上漈乡。六月十三夜,匪掠三十二都溪兜,枪伤三人,毙一人。秋,德匪苏望举、尤匪林德焕、郑麒麟等连劫盖洋乡,杀居民郑宴章等四人,毁郑姓屋四所。

19.民国六年二月十八日,德匪陈阿居、方金水、李丁贵,劫掠三十六都彭坑乡,毙许其福一人。闰二月十六夜,德匪陈阿居掳盖洋保董许宴琼等。

20.民国七年股匪苏万邦、赖成源、苏国忠等六百余人由长庆攻大洋大莲洋,团总林升祺、保董叶珪元连战八昼夜,击走之;八月二十九日,股匪涂飞龙、陈和顺等毁西区文藻乡居屋五十余座,十一月初六日,又毁西区民居六座,毁长垅民居七座,掳女孩一人,官路乡两所巨屋亦同时被焚。十二月,丹洋乡匪首张鸿庆聚众分掠巫洋、燕宿坪、白箬限等乡。

由此看出,永泰庄寨的在明清民国时代的大量涌现,完全是形势所迫,是地方豪绅、家族团体自保的必然产物。当然,它也是人类文化的重要遗产,是体现地方人民的智慧结晶。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7

标签:永泰   永福县   尤溪   永城   浦城   咸丰   生员   县志   嘉靖   顺治   历史背景   唐宋   民居   宋代   正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