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泰地方美食3」梧桐:红团

「永泰地方美食3」梧桐:红团

因梧桐镇与莆仙邻近,"红团"美食源于莆仙文化。也是梧桐人传统喜庆节日、过年时不可或缺的小吃,特别是过年时家家都红团。做红团一般在腊月廿七、廿八两日内进行,红团颜色红,形状圆,寓团团圆圆,红红火火,大吉大利之意。因此,从做红团这天起,过年的气氛便开始浓厚起来。红团除过年外,逢结婚、谢天地等重大喜庆节日也要做。红团又是馈赠的礼品,如婚、嫁、喜庆等,贺喜的亲戚朋友离开时,都要馈赠红团一双或二双,以示感谢,受礼者亦视此为吉物。

「永泰地方美食3」梧桐:红团

红米团的用途广泛,特别是过年时的"做岁米团"更为普遍,家家都分外红火。结婚红米团俗称"成人米团",制作更为特别,过去是要分给亲友的,所以红米团个大,专用"双孩儿"印模,取早生贵子之兆,衬底的"鸡蕉叶"不能剪断,须两个连在一起,取成双成对、百年偕老之意。莲开并蒂,带结同心。

「永泰地方美食3」梧桐:红团

制作时把馅用手捏成直径5厘米左右的球状,即为"红团馅"。用"皮"把"馅"包起来,放入木质的粿(俗称红团印)内,印成上拱下平球缺状的红团(曲面上花纹,中间一般印有福、禄、寿、喜、财、丁、贵及双孩儿、庆丰收等字样或图样)。印好的红团用洗净的剪成圆形的鸡蕉叶(姜科类植物艳山姜的叶子)或一种大栲树叶垫底,置入蒸笼内,用大火蒸。约20分钟后,打开蒸笼,红艳艳,香喷喷,亮闪闪的红团便立刻呈现在眼前。

「永泰地方美食3」梧桐:红团

红米团制作有三种:一种是用糯米舂成细末粉,叫"米祭",晒干备用,加水一起揉匀,加点食物红成为粉红色米团皮。另一种是用面粉匀揉成米团皮刷红蒸熟时,也成红色米团皮。它的馅大都是甜的,也有咸的,是以糯米加入葱花、香菇、虾皮、花生、肉丝等调味食物。甜的是以绿豆为馅,加入红糖、茴香一点,别具乡土风味。还有一种是以地瓜干丝碾细为馅(过去多在山区沿海),俗叫"番茹干馅",加点红糖就够好了。红米团是用木刻的印模印出来,做红米团时,主妇们围在"大笠孤"四周,工序配合默契,显示家庭妇女多年实践的技巧。结婚时,妇女必须穿红衣来印制,表明喜事。花好月圆,又红又吉。

「永泰地方美食3」梧桐:红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1

标签:梧桐   百年偕老   永泰   衬底   虾皮   家庭妇女   木刻   蒸笼   红糖   年时   孩儿   糯米   俗称   喜庆   节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