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三星堆”,永泰教忠地

永泰西南与仙游交界处有座锦屏山,当地人称屏南山,山麓有永泰三状元之一郑侨千年古墓。

郑侨(1132年 —1202年),字惠叔 ,号回溪, 南宋永福龟岭人。《福建通志》记载他是陈俊卿的门生,故以兴化籍参加科举(《大清一统志》、《兴化县志》等因此把他也列入兴化人),乾道五年(1169年)殿试状元,官至参知政事,知枢密院事,赠太师、封郇国公,谥忠惠,祀乡贤祠。善行草,著《书衡》三篇,《书史会要》记载他的事迹。

建于宋崇宁元年的教忠寺,至今还保留大量的石件遗物:最早的(925年)崇圣王庙石刻、3.48米的大石糟、1.5直径的大石矼、0.8米径粗的大柱石、1.2米见方的大柱础,可称福建寺庙遗物之最,山下石像生(石人石马石虎石狗)雄壮威武,史载北宋五朝元老黄中庸墓园在此。

黄中庸者,古兴化军城人,从小受到其父黄宠的熏陶,学习刻苦,勤奋上进,皇祐三年郡试贡元,皇祐四年(1052)举福建乡试第一名即解元,次年,赴京会试第一名,即会元;经殿试中进士二甲第一名,即传胪。是北宋宰相司马光得意门生,协助司马光编著《资治通鉴》,曾任浙江提刑等职,告老后年已73岁,在永福潼关教忠院讲授四诗五经,当时“士徒云集,弟子数千”,81岁终老,葬于教忠院北观音叠座穴,黄中庸与司马光、欧阳修、包拯、赵抃、刘敞、文彦博、富弼、王尧臣、韩琦等齐名,他天性浑厚,为人仁惠,温国公司马光荐其才,授浙江提刑,为官宽惠,能断奇狱,所活甚众。蔡京败,有旨复起黄中庸为太常寺卿、侍中兼枢密院副使宰相,未拜命卒赠谥文正。有宋徽宗御篆及敕文。

宋徽宗端王赵佶帝赠宰相黄文正公侍中敕文:

“朕承绝学于百圣之后,探微言于千籍之中,将兴起于斯文,爰缅怀于故老。虽仪提刑之莫觌,尚简策太常卿之可求。揭为儒者理枢密之宗,用锡帝师之宠。故北海令、太常博士、浙江提刑、太常寺卿兼理同知枢密院事、赠侍中、谥文正黄中庸,养其气以刚大,尊所闻而贤明。博观载籍之传,近海涵而地负;远追正始之作,殆玉振而金声。言自况于孔孟,论事肯卑于司马温公、包拯?入元祐党籍,尝膺特起之招;至朕纷更,力陈吾大宋长治之策。叹异人之间出,惊谗口蔡京之所恶。放浪永福教忠院,授学课教,而如在朝廷;斟酌今,而若斡造化。不可夺者,峣然之节;莫之致者,自然之名。经纶不究于生前,议论侍中文正公于身后。人传元祐之学,家有军城宋洋中厝之书。朕三复遗编,久钦高躅。王佐之才可大用,恨不同时;君子之道暗而章,或以明理论世。倘百原之可作,庶千载以闻风。惟而英爽之灵,服我衮衣之命。可特赠侍中,赐谥号为文正,余如故”。

闽县状元、时宰相许将亲为题写墓志铭。

不仅此,据黄氏族谱记载巩溪始祖黄献的墓也在此地。

再,在郑侨墓对面青龙溪与潼关溪交汇的龙井角是温氏始祖温子玉在宋代初从江西赣州把高祖、曾祖、祖父、考共四代金斗迁于此,可见此地之重。

另,传宋末有一义勇将领名黄裳与元兵奋战于洪面被杀,自提颈未仆,后“乡人义之,立庙祀焉",乃称“龟岭庙"。

锦屏山下有条兴化府通向延平府千年古道,道中曾有“石碑林"列于道旁。

不远处的古寨岭宋代设置辜岭巡检司,古寨岭也是古代出产福建名优厚藤纸的地方。

北有陕西潼关要獈,南有福建潼关重地。锦屏山的潼关村历史早于永泰置县,文化积淀丰厚,但史料记载扑朔迷离,世人知之甚少。

2019年秋,几位志同道合的人自发成立“锦屏山文化复兴研究会”,开辟“锦屏山下”百家号,建立“锦屏山下”微信群,从最初的三五人,到现在30多人,他们每天群聊热度满满,查找存世能查之古籍,发挥超级大脑之想象,分析推理之能事,如福尔摩斯,似包大人,俨然在破古今之奇案。

龟岭,曾经被历史遗忘的旧地名,在沉入历史洪流的大河中,终将浮出现代的水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3

标签:永泰   福建   锦屏   潼关   永福   兴化   枢密院   殿试   始祖   宰相   北宋   中庸   遗物   浙江   状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