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的松柏虫


老家在大樟溪支流畔,是莆田仙游古代通往福州必经驿道的古寨岭下小山村。孩儿时候,大人煮饭烧水都用各种干木柴以松柴居多,家乡的土壤、气候较适宜松树的生长。松树所含的糖分及油脂较多,易于燃烧,且火势较旺。山区当时满山遍野都是,前辈人一般在夏秋季在山上把大松树砍倒,主杆部分削去皮,松尾及枝丫没有去皮,让其在山上自然晒干,过冬来春后,把主干截成一段一段,成了“火柴”,经过肩扛、放溪、放排,水运到福州或永福县(现永泰县)去卖,这是祖祖辈辈们的主要付业收入。等农闲时大人们把那些的松尾及松丫扛回家中的空埕里,凭其雨淋日晒,在这天然条件下,干燥没去皮的松杂,会在皮下生长一种虫子,过一段时间,虫越长越大,吃进松树里面的木质,安静时还可以听到虫子吃松树的声音,如石英钟秒钟跳动的声音,木屑及排泄物的粉末排到皮外面。山人们根据排泄出的粉末就可以判断松木里是否有“松柏虫”。大人们看家中柴禾快烧完时,就会到自家埕里的松木找几根,锯成一小段,用斧头劈成一块块,就会有松柏虫掉出来,这时候一般大人劈柴,自家的小孩会拿着一个小碗一边拾虫一边赶公鸡(公鸡一看有人劈柴,就会靠近偷虫子),少则半小碗。把虫子放在柴火灶上的铁锅内文火茶油煎,非常的香脆,那个香气美味会飘散到整座小屋,比大黄蜂的虫蛹更胜一筹。

随着时代的变迁,交通的发达,古寨岭驿道已荒废,那些参天的古松树及满山的老松树都已砍光了,村里的松树只有近几年才长出的小树,古寨下的小山村有“上升”和“上沽”两个村民小组(两个生产队),近400人口,大部分村民都外出做生意或打工,现在只有部分老人及小孩,已不足50人,村民们煮饭都用液化气或用电,松树尾、枝丫都可以卖钱了,几乎不再用柴禾来煮饭了,松柏虫的美味,我们50岁左右的人只能当作回忆,我下辈的人都不知道这个词。(作者:陈玉谊)


老家的松柏虫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7

标签:永福县   永泰县   松柏   香脆   仙游   驿道   柴禾   枝丫   去皮   福州   松树   公鸡   虫子   粉末   村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