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秦岭东甘沟祖师庙,供奉着两百年前一文人,一条铁铮铮的汉子

两年前,与友人G和友人X,孟冬时节寻访秦岭镇安大寨子,行至山顶,于满山浓雾之中,留下一个遗憾。

寻访秦岭东甘沟祖师庙,供奉着两百年前一文人,一条铁铮铮的汉子

寻访秦岭东甘沟祖师庙,供奉着两百年前一文人,一条铁铮铮的汉子

▲ 2018年12月8日寻访秦岭镇安大寨子,告诉我们云台山山顶有庙的村民

这个遗憾就是,从当地村民口中我们得知,大寨子山顶往北,大约四里地之后是柞水云台山,云台山山顶有一个庙,只可惜时间已经来不及,我们没办法前往。

随着时间流逝,特别相关信息了解得越来越多,这个遗憾也逐渐增大,因为这个庙,特别是它的来龙去脉,实在是大有来头!

2020年8月29日,专业行走决定寻访这个庙,不过这一次,我们却是从柞水东甘沟进入的。

- 1 -

进柞水东甘沟,入岔路火地沟,前往祖师庙的道路,已经这个样子了,看来车是开不成了,于是我们决定,弃车徒步而行。

寻访秦岭东甘沟祖师庙,供奉着两百年前一文人,一条铁铮铮的汉子

友人G和友人Y走在前面,边走边问:“今天去的这地方,有啥特色?”

这俩友人,进山从不费心寻路,指哪走哪,他们对于专业行走寻找目的地的信任程度,已近盲目,我想我就是胡乱指一个方向,瞎编一个目的地,他们也会死心塌地奋不顾身出发。

寻访秦岭东甘沟祖师庙,供奉着两百年前一文人,一条铁铮铮的汉子

▲ 卫星地图上的祖师庙

“去的是一个庙,叫祖师庙,卫星地图显示,就在前面山顶之上!”我回应道。

“是不是就是前年冬天,咱们寻访大寨子时,听说过的那个庙?”友人G记性很好,祖师庙所在的这个云台山,北面是柞水东甘沟,南面就是镇安大寨子,这是两县交界处。

“就是这个庙,据说从东甘沟上去道路好走一些!”。

- 2 -

才走没多远,立在路边东看看西看看,喝喝水放放水,没想到从我们停车的拐角处,慢悠悠走过来一位老者。

寻访秦岭东甘沟祖师庙,供奉着两百年前一文人,一条铁铮铮的汉子

远远望去,老者佝偻着腰,背着双手,衣着简朴,脚上穿的还是一双解放鞋。

“老人家您好!请问去祖师庙,是走这条路么?”我们朝老者大声喊道!

但老者依旧低着头,缓慢地朝我们这边走来,并没有抬头回应的意思。

奇了怪了,难道?是的,猜得没错,直到走近了,才发现这是一位聋哑老人。

直到与我们面对面站着时,老人估计见我们开口在问他,这才一边手里朝着山顶方向比划着,一边嘴里发出一些听不懂意义的音节来。

大概,这是在回应我们的问话吧。然而去祖师庙,到底是不是走这条路呢?

- 3 -

路边有一片竹林,竹林下面,裸露着修路时开凿出来的石块。这石块是扭曲的,石块与石块之间的缝并不齐整,歪歪扭扭,像刚学写字的孩童画的“直线”。

石块上浮着土,土里长着灌木、野草和竹林,灌木和野草稀稀拉拉的,竹林倒是茂密得很。灌木、野草和竹林,都是油绿鲜活有生命的,但这石头呢?

寻访秦岭东甘沟祖师庙,供奉着两百年前一文人,一条铁铮铮的汉子

专业行走多愁善感,看这石块看这山,凝思遐想,思绪翻飞。其实,早已有人读过它,还写了一段精彩的文字:

一座山竟是一块完整的石头,这石头好像曾经受了高温,稀软着往下墩,显出一层一层下墩的纹线。

在左边,有一角似乎支持不住,往下滴溜,上边的拉出一个向下的奶头状,下边的向上壅一个蘑菇状,快要接连了,突然却凝固,使完整的石头又生出了许多灵巧,倒疑心此山是从什么地方飞来的。

写下这段文字的人,就是从秦岭里走出的作家贾平凹先生,这段话写在《商州又录》第九节。

寻访秦岭东甘沟祖师庙,供奉着两百年前一文人,一条铁铮铮的汉子

▲ 去往竹林背后人家的小径

我之所以把这张照片贴出来,是因为竹林背后有一户人家,这户人家有故事。不过,这篇文章还不写,下篇文章才写。

- 4 -

时间是11:43分,顺着火地沟的道路,我们继续向祖师庙方向向上走去。

先是听到一阵摩托车发动机声响,接着出现三个人。中间的汉子,穿黑衣戴墨镜骑摩托,左边的圆脸大叔,穿了件蓝白相间的条纹T恤衫,右边的高大少妇,身着一件大红上衣。

寻访秦岭东甘沟祖师庙,供奉着两百年前一文人,一条铁铮铮的汉子

“老哥好!去祖师庙是走这条路么?”我们询问道。

“对,就是这条路。你们去庙里干啥?”对方反问道。

“之前在云台山南边的大寨子浪,听说山上有个庙,特意过来看看。你们是从庙上下来的么?走上去还得多久才能到?”我们一边解释一边打听。

“原来是这样呀!我们就是从庙上下来的,早上7点的时候上的山。今天上面热闹得很,这两天正是庙会。现在上去,怕来不及了吧?咋这会了才过来?”对方遗憾地说道。

对方告诉我们,从此处登山,路不好走,尚需3个小时才能走到山顶,返程快一些,但也得1个小时,上上下下来回一趟,起码得4个小时。

寻访秦岭东甘沟祖师庙,供奉着两百年前一文人,一条铁铮铮的汉子

寻访秦岭东甘沟祖师庙,供奉着两百年前一文人,一条铁铮铮的汉子

寻访秦岭东甘沟祖师庙,供奉着两百年前一文人,一条铁铮铮的汉子

▲ 寻访祖师庙当天在营盘立交附近碰到的高速大堵车

他们那里知道,我们今天是从西安过来时,在营盘附近碰到高速路大堵车,一辆拉羊的小货车侧翻了,压死了几十只羊,堵了整整两个小时,所以现在才来!

- 5 -

看着三人远去的背影,到底去还是不去?我们最终选择了放弃。因为友人G晚上6点还有一个聚会,今天时间实在是有点太紧张。

寻访秦岭东甘沟祖师庙,供奉着两百年前一文人,一条铁铮铮的汉子

那上面这个祖师庙,到底有何来历?既然去不成,干脆也说一说。

《柞水县志》记载:在县境石瓮乡东甘沟,有一座云台山,南临镇安,海拔1897米,因山顶时有云雾层迭为台而得名。

清时,在云台山山顶,建有一个祖师庙。庙前有一个戏楼,戏楼建于清咸丰十九年(1869)。戏楼前有场院,可容1000余人,现保存完好。

这个祖师庙,供奉的并不是什么神仙菩萨,而是一个出生于此地,中了进士当了州判,后来却辞官回家悬壶济世的罗时义。

- 6 -

这个罗时义,字广济,就出生在石瓮乡东甘沟。罗时义生于清乾隆五十年(1785),卒于咸丰四年(1854),终年69岁。

嘉庆十八年(1813),罗时义中进士,副榜就任湖南永州州判。清代时,州判这官,官并不大,从七品。罗时义上任后,见官场腐败,民怨四起,即痛斥:

“狐群狗党,狼狈为奸;欺压百姓,赛过虎狼。朝廷无意根治,百姓难安!”

于是罗时义掷去官帽,脱去官衣,毅然回乡。但他济世救民之志未衰,即购置医书,日夜苦读,终成良医。他看病不分白天黑夜,不避风霜雨雪,随请随到,医术高超,手到病除。

咸丰四年(1854),罗时义与世长辞,吊唁者达数千人。人们遵从其生前遗愿,将他安葬在云台山上,并集资在墓前修建了一座祖师庙,泥塑时义遗像,让后人祀之。

庙中两个大柱上,镌刻有一幅对联,上联“慈航普渡心无私”,下联“医救万民消苦难”。

这个罗时义罗进士,虽是两百年前的一介文人,却不愧为秦岭山中一条铁铮铮的汉子。

作者简介

专业行走,著有散文集《远村行走》,贾平凹老师、比尔·波特先生倾情推荐。

【赠精美四联书签】远村行走:寻访中国最后的山村 贾平凹推荐 ¥29.88 购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秦岭   祖师   柞水   镇安   咸丰   竹林   戏楼   寨子   石块   灌木   野草   老者   汉子   文人   山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