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前建有门楼,院中种满花草,秦岭栋梓沟这一户人家,讲究而温暖

房前建有门楼,院中种满花草,秦岭栋梓沟这一户人家,讲究而温暖

房前建有门楼,院中种满花草,秦岭栋梓沟这一户人家,讲究而温暖

芫荽、胡萝卜、莲花白,三种蔬菜引发一番热论,许多朋友提醒说我看错了,待回头仔细辨认,确实是把胡萝卜看作了芫荽。责任在我,虚心接受。

至于光腚不光腚,穿裤子不穿裤子,我无意揭人短,更无意夺人眼球,所以用了遮挡拍摄,选择了一个不显眼的角度。实景不雅,实在不忍心拍下来。

房前建有门楼,院中种满花草,秦岭栋梓沟这一户人家,讲究而温暖

秦岭柞水栋梓沟,到了今天,当山中别的地方,早已全部实现村村都通水泥路的时候,这里的路还是沙土路。可想而知,梓沟穷到了什么地步。

- 1 -

道路右侧,出现两栋老房子。近的一栋土墙红顶,远的一栋白墙灰瓦。

房前建有门楼,院中种满花草,秦岭栋梓沟这一户人家,讲究而温暖

土墙红顶的这一栋老房子,门口停放着一辆摩托车,屋顶正飘出淡淡的炊烟。屋檐下面,悬挂着的包谷,高低错落,凌乱无序。大门开了一半,门口堆满了各种生活用具。

从侧墙观察,这栋老房子的面积,原先应该不小,只是其中的一半已被拆除了。院坝里面,还堆放着一些水泥砖,难道还打算原址重建?

房前建有门楼,院中种满花草,秦岭栋梓沟这一户人家,讲究而温暖

白墙灰瓦的另一栋老房子,掩映在包谷垄垄后面,式样普普通通,并没有什么值得看的地方。只是这大门口的电线杆,还有一些可以叙说之处。

这是一个10KV的配电变压器,电线杆上除了写有“高压危险”的字外,还标着“洞子沟支线”等字样。栋梓沟路不通,但还通电,略让人有些安慰。

房前建有门楼,院中种满花草,秦岭栋梓沟这一户人家,讲究而温暖

这户人家门口,放着一笸篮剖开的辣椒,有红有绿,在秋日照耀下,喜庆而温暖。在我的家乡贵州,辣椒是主要的调料,每顿饭总少不了它。但我实在记不得,剖成这样之后怎么吃?

- 2 -

再往栋梓沟深处走去,道路上的野草也越来越深,差不多已经盖住了路面。

一个小伙子从我们正前方走过来,斜挎着小包,衣着时髦,想必就是住在这沟里的人。小伙子与我们相遇时,抬头望了我们一眼,并没有言语。

房前建有门楼,院中种满花草,秦岭栋梓沟这一户人家,讲究而温暖

一般来说,在山里行走时碰到年轻人,我们也都不主动搭话。年轻人有年轻人的世界,山里不过是父辈祖辈生活的地方,他们对这里的了解,有时候甚至还没有我们多。

想想也是,我也是到了不惑之年,身处千里之外的异乡,才对家乡的一切如此感兴趣。

前一阵子,一字一句地翻读了高中时发的乡土教材《遵义县简明史地——黔北明珠》

打开这本书,10年前在家乡生活的场景便鲜活起来,不论是我上高中时那个县城南白,还是上初中时待过的三合,都找到了影子。

一个人对于家乡的感受,只有过了中年,才会深刻起来。往事如烟,老家的画面,清晰又模糊!

等小伙子走远了,我拍下了他的背影。阳光下,这个背影矫健有力,充满了希望,这是大山里走出来的一只精灵

- 3 -

时间是10时31分,走到一户人家门口,这是寻访栋梓沟当天,我们碰到的最讲究的一栋老房子,这里住着最温暖最积极的一户人家。

之所以说这户人家的住宅十分讲究,是因为这是行走秦岭以来,我在山里面碰到的少数几栋,带着门楼和院墙的老房子。

房前建有门楼,院中种满花草,秦岭栋梓沟这一户人家,讲究而温暖

门楼不宽,两米左右,颇为简陋,只有两堵墙和两扇大门。对于一栋房子来说,门楼这个建筑,差不多算是锦上添花之作,并不是家家户户都有。

《柞水县志》里面,对柞水的“民房类型、结构及分布”是这样介绍的:

民国以前,县境内房屋建筑密集的村庄,每座房两边大都在“人”字形下部筑有风火墙与屋脊齐平,以防邻房失火蔓延。

富户人家有用覆沟瓦,即在两瓦接触的缝隙上再覆一沟瓦,以防大暴雨瓦沟水由缝隙流入屋内,还有在屋脊上塑“脊兽”或花朵,以示美观。

境内建筑,富裕人家规模多为四合院,即上堂屋为3~5间,两边各建2~3间厢房,前有门楼,中间的空间地带称“天井院”。

这户人家,应该是栋梓沟的一个富裕人家。

- 4 -

我们寻访这户人家时,当时家中共有四个人。两位老人,两位中年人。

房前建有门楼,院中种满花草,秦岭栋梓沟这一户人家,讲究而温暖

头戴草帽,身穿红色内衣,上衣兜里装着铜烟斗,脚上扎着绑腿的老大爷,面目清瘦,十分干练。而始终站在他身旁的老大娘,一脸的慈祥,说起话来轻言柔语,让人十分亲切。

“你们是来旅游的?山沟沟里面,又不好走,有什么好玩的?”两位老人家带了些不解询问道。

“秋天到了,我们进山转转而已。听说这里有个泰山庙,路怎么走?”顺着之前打听到的庙宇的线索,我们询问主人。

房前建有门楼,院中种满花草,秦岭栋梓沟这一户人家,讲究而温暖

“庙在山顶上,好久没人上去了,路不太好走,你们怕是找不到!”正在墙上挂玉米的中年大叔,接过了我的话茬回复说。

“没关系,看看而已,我们也不是只为了看庙而来,在山里转转挺好。对了,你家为什么会修这个门楼?这个地方叫啥?”我们追问道。

“老辈子修的房子,我也不知道他们为啥会修这个门楼。这个地方叫栋梓沟,栋是木字一个东,梓是木子一个辛。

我和大叔东拉西扯,大婶站在旁边,一个劲地询问要不要喝点水,并执意让我坐下来歇歇。

- 5 -

坐下来之后,仔细观察这个宁静的山中小院,我看到了这户人家最温暖和最积极的地方。

院坝旁边,摆满了花盆,估计也有几十盆之多。花盆里面,种满了各种各样的花。这些花虽然很普通,无非就是翠菊、绣球、仙人掌、朱顶红和大花马齿苋等等,但都长得很好。

房前建有门楼,院中种满花草,秦岭栋梓沟这一户人家,讲究而温暖

房前建有门楼,院中种满花草,秦岭栋梓沟这一户人家,讲究而温暖

吸取上篇文章(寻访秦岭栋梓沟,光腚孩子让人心情沉重,没想到接下来更让人揪心 )介绍三种蔬菜弄错的教训,这次就不一一对应上图了。四张照片,打包一起供诸君欣赏。若里面还有我没提到的花,请大家留言告知。

小时候在贵州老家,我们也会在门口种一些花。记忆中,我们把大花马齿苋叫太阳花,因为太阳出来时它便开放,太阳下山时它便凋谢。

房前建有门楼,院中种满花草,秦岭栋梓沟这一户人家,讲究而温暖

房前建有门楼,院中种满花草,秦岭栋梓沟这一户人家,讲究而温暖

还种过一串红,在别的地方,被叫做爆仗红、象牙红,这种花花蕾处很甜,味道像蜜。此外种得最多的就是红苕花,别名大丽花、天竺牡丹、东洋菊、地瓜花,很好种,一种便活。

见我拍花,女主人站在一边,只是抿着嘴浅浅地笑,并不解地说道:“都是些普通的花,有啥好拍的?”

- 6 -

停留了10来分钟,我们准备离开。等走远了,回头去望时,只见两位老人相依着站在门楼下,正朝我们这边望。老大爷手中还捏着一支香烟,那是他刚才准备递给我的。

房前建有门楼,院中种满花草,秦岭栋梓沟这一户人家,讲究而温暖

房前建有门楼,院中种满花草,秦岭栋梓沟这一户人家,讲究而温暖

房前建有门楼,院中种满花草,秦岭栋梓沟这一户人家,讲究而温暖

再行远一些,再回头去看时,我特意留意了一下门楼上的那副对联:春满五福门,日暖三阳地。在这栋老房子旁边,一地的魔芋,正郁郁葱葱,长势喜人。

作者简介

专业行走,行走秦岭十余载,边走、边拍、边写,自创“行走体”散文,网络阅读九千万,著有散文集《远村行走》,贾平凹老师、比尔·波特先生倾情推荐。

专业行走著《远村行走》 ¥29.88 购买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相关链接

真有这样的秦岭山村,进去需要钻一个山洞,到底是怎样一个地方?

寻访秦岭栋梓沟,光腚孩子让人心情沉重,没想到接下来更让人揪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6

标签:秦岭   门楼   遵义县   柞水   院坝   马齿苋   芫荽   包谷   土墙   屋脊   老大爷   山里   花草   小伙子   讲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