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嘴山市大武口区八九十年代老照片

照片版权归新华社及相关记者所有,著作权归今日头条作者“集影阁”所有。备注也引用于新华社,具有一定历史价值,略有删减。媒体类平台需本人同意后方可转载!

2002年石炭井区划归大武口区管辖,本篇包含了石炭井区老照片。

编辑不易,君若喜欢打个赏!

石嘴山市大武口区八九十年代老照片

大武口区街道 2002年2月9日 刘海峰摄

石嘴山市大武口区八九十年代老照片

1978年6月3日 陈思禹摄

大武口洗煤厂开展社会主义劳动竞赛见成效,提前两个月完成上半年生产任务。洗精煤生产实现了高产、稳产、优质、安全、低消耗。这个厂的浮选车间积极开展“小指标”竞赛,班班有分析,旬旬有检查,月月有总结,浮选精煤的产量、质量大提高。

石嘴山市大武口区八九十年代老照片

1987年12月3日 陈思禹

石嘴山市大武口区八九十年代老照片

大武口电厂的控制室 1988年7月15日 陈思禹

宁夏最大的坑口电厂——大武口电厂最后一台机组近日建成并正式并网发电。至此,这座设计装机容量为40万千瓦的火力发电厂四台机组经过5年的艰苦奋战已全部建成投产。这4台机组的陆续投产,使宁夏的发电量在近两年内翻了一番。

石嘴山市大武口区八九十年代老照片

1988年7月15日 陈思禹

大武口塑料编织袋厂是石嘴山市引进国外技术设备建成的一座现代化企业。

石嘴山市大武口区八九十年代老照片

1988年11月25日 陈思禹

石嘴山市大武口区旱冰场上排列着的68个台球案子却成为公开的赌具。名为台球场,实为赌博场。每天都有上百人来这里碰运气。

石炭井区部分

石嘴山市大武口区八九十年代老照片

刘庆瑞摄

1959年10月26日至11月8日,全国工业、交通运输、基本建设、财贸方面社会主义建设先进集体和先进生产者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
1959年10月30日,宁夏回族自治区代表、石炭井代开煤田建井公司采煤组长王进玉在大会上发言。【还有张与刘的合影,略】

石嘴山市大武口区八九十年代老照片

这是三矿五七农场的麦场一角 1976年4月30日

石嘴山市大武口区八九十年代老照片

这是农场职工正在挖渠引水灌溉农田

石炭井矿务局遵照《五七指示》精神,在努力发展煤炭生产的同时,积极创造条件,建立农副业生产基地,办起了14个五七农场。几年来,他们开荒造地15000多亩,生产粮食1100多万斤,为矿区提供肉食10万多斤,蔬菜964万多斤,为建设一个工农结合,城乡结合的社会主义新型矿区创造了条件。

石嘴山市大武口区八九十年代老照片

1978年8月7日 陈思禹摄

石嘴山市大武口区八九十年代老照片

图书室根据广大群众的要求,定期举办科技讲座,参加听讲的人越来越多

石炭井矿务局卫东煤矿图书室的工作人员,努力办好图书室,为广大职工学理论、学文化、学科学技术提供了许多方便条件,受到广大工人、技术人员和干部的欢迎。

石嘴山市大武口区八九十年代老照片

矿图书馆的科技阅览室 1982年12月27日 陈思禹

石炭井卫东煤矿图书馆根据矿区分散的特点,在基层增设了7个图书室(站),以适应职工学习现代化科学技术的要求。

石嘴山市大武口区八九十年代老照片

1978年9月27日 陈思禹

石炭井矿务局二矿延深岩快二队党支部书记、回族干部马维林(前右)常年和工人一起并肩战斗在井下,多次被评为局劳动模范。

石嘴山市大武口区八九十年代老照片

1978年10月12日 陈思禹

石炭井矿务局三矿掘进二队的回、汉族工人,在新的长征中团结战斗,为高速度发展煤炭工业出大力,流大汗,今年上半年创造了建矿以来的历史最好水平。

石嘴山市大武口区八九十年代老照片

1981年5月11日 陈思禹

石炭井矿务局二矿采煤二队,建队17年来,年年安全生产无事故,多次受到煤炭部和自治区的表彰和奖励。这个队先后采过10种不同类型的煤层,26个地质条件不同的工作面,由于认真抓好工程质量和文明生产,健全安全制度和劳动纪律,为国家生产了原煤290多万吨。图为采煤二队的职工在井下检查安全生产情况。

石嘴山市大武口区八九十年代老照片

机修厂工人正在检查加工的煤机配件 1979年7月24日 陈思禹

石嘴山市大武口区八九十年代老照片

该矿机修厂的工人正在抢修机组

石炭井矿务局乌兰煤矿认真贯彻国民经济调整的八字方针,坚持“骑在马上”调整,搞好当前的生产建设,全矿掘进进尺和原煤产量分别提前35天和21天完成上半年生产任务。并在今年开展的第一个“百日红”竞赛活动中,被煤炭部评为甲级优胜单位。
石炭井矿务局乌兰煤矿机修厂努力为煤炭生产第一线服务,保质保量地生产煤机配件。今年他们生产的配件量比去年同期提高了188%,为全矿安全生产和稳产高产创造了条件。乌兰煤矿在调整工作中,先后对30多项设备进行了改造,对1万多台大小机器进行了检修、维护,使机械设备完好率提高到90%以上。

石嘴山市大武口区八九十年代老照片

1980年10月11日 陈思禹

石炭井矿务局三矿利用集体福利基金兴建十多间房屋,办起工人疗养所。从去年十月以来,已有120多名工人和工程技术人员来这里休养。

石嘴山市大武口区八九十年代老照片

1981年9月17日 陈思禹

石炭井矿务局三矿通风队团支部认真抓好青年的思想政治工作,三年来有将近1/3的青年团员被评为局、矿、队的先进生产者、优秀团员和新长征突击手。这是1981年被评为先进生产者、优秀团员和新长征突击手的部分青年工人。

石嘴山市大武口区八九十年代老照片

1982年12月11日 陈思禹

共青团十一大代表、宁夏石炭井矿务局乌兰矿采煤一队团支部副书记、班长张润平(回族),处处严于律己,每天头一个下井,最后一个升井。张润平先后被评为矿先进生产者、自治区新长征突击手、劳动模范和优秀团干部。

石嘴山市大武口区八九十年代老照片

1984年5月5日 陈思禹

石炭井矿务局乌兰煤矿选煤乙班的十位姑娘,与采掘工人结良缘,被誉为贺兰山上的“金凤凰”。

石嘴山市大武口区八九十年代老照片

1987年2月27日 陈思禹

石炭井矿务局地测处一位年轻的助理工程师运用电子计算机进行矿山地质测量计算,他编制的线性锁平差计算程序获全国优秀程序证书,他就是1982年从西安矿业学院毕业后来到贺兰山矿区工作的刘秋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石嘴山市   煤炭部   乌兰   石炭井区   团支部   石炭   突击手   机修厂   图书室   矿区   矿务局   机组   煤矿   工人   条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