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卫中宁县五十至九十年代老照片

照片版权归新华社及相关记者所有,著作权归今日头条作者“集影阁”所有。媒体平台转载需本人同意方可!

编辑不易,君若喜欢打个赏!

中卫中宁县五十至九十年代老照片

1959年3月6日 康乐

中宁县石空公社比往年提前半个月开始春播小麦。

中卫中宁县五十至九十年代老照片

1959年6月20日 哈治平

中宁县宁安公社党委书记朱元德(右一)在和女社员们一起研究怎样起秧苗才能保护秧根。

中卫中宁县五十至九十年代老照片

1959年6月20日 哈治平

中宁县宁安公社康滩大队的社员们,正在今年新开辟的水稻田里插秧。

中卫中宁县五十至九十年代老照片

社员们在采摘枸杞子 1959年7月10日 哈治平、王新著摄

中卫中宁县五十至九十年代老照片

社员们正在晾晒枸杞子,准备卖给国家

中卫中宁县五十至九十年代老照片

宁安人民公社舟塔寺大队的女社员康永莲正在收摘枸杞子

中宁县宁安人民公社的社员们在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下对3000多亩枸杞子树进行了精心培植,并获得了丰收,亩产量最高的达300余斤,一般的也在200斤左右。

中卫中宁县五十至九十年代老照片

1957年8月20日 郝常耕

解放后,党和政府对经营枸杞的农民给了很大帮助,解决了肥料的困难,供应杀虫粉,提高了收购价格,到目前为止,全县培植枸杞面积已达7800余亩,平均每亩产量由解放时的24.99斤提高到161斤。
中宁县新堡乡利民农业社700多亩枸杞获得大丰收。回汉族女社员成群结队采摘,预计可收枸杞11万余斤。

中卫中宁县五十至九十年代老照片

1962年8月8日 哈治平

这是新堡公社吴桥大队水坑生产队的女社员在精心采摘枸杞子。

中卫中宁县五十至九十年代老照片

1963年7月25日 王新著

中宁县今年产量将超过去年。这是新堡公社刘营生产大队刘营生产队的社员们,将新摘下的红色枸杞进行晾晒加工。

中卫中宁县五十至九十年代老照片

1972年9月18日 陈思禹、王新著摄

我国枸杞重要产区中宁县东方红公社刘营大队,由于社员们辛勤培育,今年枸杞获得较好收成。

中卫中宁县五十至九十年代老照片

1962年9月6日 谢石言

中宁县的林场。这里曾经是黄河故道,经过林场工人的努力,已经改变了面貌。

中卫中宁县五十至九十年代老照片

恩和公社营造的防沙林带 1964年8月3日 王新著

中卫中宁县五十至九十年代老照片

经过几年的改造后,从1963年开始播种春小麦了。这是恩和公社泰庄大队金沙生产队的社员们在收割春小麦

中宁县恩和公社解放前这里的大片农田经常受到风沙的侵害。解放后,特别是人民公社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依靠组织起来的集体力量,经过多年同风沙的斗争,终于营造起一条宽500多米、长3500多米的防风固沙林带。现在全公社的四个队办林场,一个社办林场,在植树造林,防风固沙的斗争中,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这个公社的农田在林带的保护下,加上采取其他建设农田的各种措施,大部分已建成为渠道纵横、排灌畅通、林带环绕、不受风沙危害的良田,粮食产量比过去显著增加;并随着林带的形成,扩大了耕地面积。此外,这条林带还从1961年开始,每年为农业提供了数十万斤绿肥和大批农具用材。

中卫中宁县五十至九十年代老照片

1966年3月31日 哈治平

中宁县恩和公社社员,以自力更生的精神在沙窝里办起了林场,经过8年的搏斗,终于使沙漠变成了绿洲。这是社员们采取层层布防、设置沙障的办法,保护新植幼苗的成长。

中卫中宁县五十至九十年代老照片

1976年9月10日 王新著

中宁县东方红公社创业大队的干部、社员在检查枸杞的质量,准备交售给国家。中宁县是中国枸杞主要产地之一,素有“枸杞之乡”之称。

中卫中宁县五十至九十年代老照片

1979年8月22日 刘继云

中宁县广大干部和社员,认真总结经验,精心培育出千粒鲜果重800克的新品种,大大提高了枸杞果实的产量和质量。枸杞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具有滋肝补肾、祛风明目等作用。这是县药材公司的职工正在包装加工好的优质枸杞,准备远销世界各地。

中卫中宁县五十至九十年代老照片

1981年4月29日 陈思禹

中宁县城镇中学英语教研组的老师关心每一个学生的进步,经常利用休息时间为插班生、后进生补课。他们这种诲人不倦的治学精神,受到全校师生的好评,被评为先进教研组。这是该教研组的老师正在研究如何搞好英语电化教学。

中卫中宁县五十至九十年代老照片

陈思禹摄

1983年10月27日,乔石在宁夏区党委书记李学智陪同下,来到享有“枸杞之乡”美称的中宁县新堡公社毛营大队,看望了枸杞专业户王俊秀,并参观了他管理的枸杞园。

中卫中宁县五十至九十年代老照片

新建的中宁枸杞制品厂一角 1987年3月10日 陈思禹摄

中卫中宁县五十至九十年代老照片

新建的中宁枸杞制品厂一角 1987年3月10日 陈思禹摄

中卫中宁县五十至九十年代老照片

年过百岁的老人马云汉喜欢同孩子们在一起 1988年8月9日 陈思禹

中宁县新堡乡新堡一队回族老人马云汉,1988年已101岁高龄,身体依然健康硬朗。他97岁时长出的满嘴新牙,至今十分牢固,不仅可以吃一般较硬的东西,而且还能咬碎核桃的外壳。

中卫中宁县五十至九十年代老照片

1989年3月20日 陈思禹

中宁县于1986年成立了防盲治盲工作队,对18.6万人进行了眼病普查,进行各种眼科手术1000余例,白内障切除手术成功率达99.4%。目前,这个县已成为全国盲人率最低的县,被卫生部评为“全国防盲先进县”,去年又被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宣布为“无白内障盲人地区”。

中卫中宁县五十至九十年代老照片

1992年8月15日 吴文彪

枸杞之乡——中宁县农民组织起来成立了“枸杞协会”,为种植枸杞的农民提供义务服务,引进枸杞优良品种,传授植保技术,使全县枸杞亩产增长20%。一等品率提高25%。图为农民枸杞协会聘请高级农艺师陈克勤(右三)传授技术。

中卫中宁县五十至九十年代老照片

陈思禹摄

1996年5月11日,国家“九五”重点建设项目——宁夏扶贫扬黄灌溉工程在中宁县红寺堡荒原上隆重奠基。这项工程旨在开发200万亩荒地,解决宁夏100万人脱贫。这是奠基仪式结束后数台推土机投入兴建一泵站的施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3

标签:中宁县   中宁   宁安   宁县   治平   中卫   林带   人民公社   枸杞子   教研组   社员   宁夏   枸杞   林场   大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