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阳关林场老照片

最近阳关林场事件让人压抑和难受,虽然还没有后续结果,但是无论什么理由也不能如此糟蹋几代人的努力。在七十年代阳关就开始种植葡萄等蔬果,也不是伐木为代价,森林面积有增无减!今天“利益”超过了“良心与责任”。【八十年代后当地葡萄业发展越来越大,本世纪初成为支柱产业,当地人因此富裕起来~~】

【本文南湖即今天的阳关镇。版权要求带水印勿怪!照片版权归新华社所有。】

敦煌阳关林场老照片

1976年 成大林摄

阳关被流沙淹没的历史教训,给人们以警示。人们开始在阳关北部人工造林,60年代大批知识青年下放到阳关林场植树造林。70年代这里已形成了数十里的林带。戈壁滩上还种植了葡萄、苹果等果树。

敦煌阳关林场老照片

同上

阳关公社所在地周围景致,良田如画,渠水淙淙,是一片生机勃勃的绿洲。

敦煌阳关林场老照片

1978年10月11日 佟德印摄

联合国环境署沙漠考察讲习班参观南湖公社林场在改良沙地上培育的葡萄园。

敦煌阳关林场老照片

1981年3月28日 李生才摄

古阳关遗址所在地的敦煌县南湖人民公社社员坚持植树造林,使茫茫的戈壁滩变成了郁郁葱葱的绿洲。

敦煌阳关林场老照片

同上

敦煌县南湖人民公社30年来营林达6800亩,平均每年植树40万株,每人有树1200多株。

敦煌阳关林场老照片

1983年10月21日 李生才

阳关脚下的乡间小路,林木茂密。今日的南湖,全乡共有林带5400多亩,种植各种树木230多万株,人均500多株。

敦煌阳关林场老照片

同上

南湖的地方国营阳关林场,20年来已开发田地13000余亩。这是林场的西瓜地。

敦煌阳关林场老照片

同上

南湖乡利用当地水利资源筑坝挖塘养鱼。这个历代不养鱼的地方现已养鱼百万尾,1982年捕获的4斤重以上的大鱼就有20000多斤。

敦煌阳关林场老照片

1987年6月10日留资 王振山

图为阳关的南湖林场,树木郁郁葱葱,有效地控制了沙害。

敦煌阳关林场老照片

1987年11月6日 李生才

党员吴彩华带领群众在戈壁荒滩建起农民新村的事迹已在敦煌县传为美谈。吴彩华是1978年作为垦荒队长来到玉门关和阳关之间的戈壁荒滩,带领农民开荒引水、修路种树、建造房舍。如今,这“春风不度”的地方已成为有100多人居住的新村,种植葡萄上千亩,造林35万株,人均年收入达800元。

敦煌阳关林场老照片

阳关林场职工在采摘葡萄 2005年9月11日 陈树根摄

阳关林场始建于1963年,地处库姆塔格大沙漠前沿。建场前,这里是一片绵延无际的荒漠戈壁,自然条件十分恶劣。40多年来,全场职工挖沟筑坝、引水冲沙、淤地造林,使昔日的荒漠戈壁瓜果飘香、绿树成荫。2005年,阳关林场葡萄总产量达400多万公斤,总产值800多万元,人均纯收入8000元。葡萄产业已成为阳关林场的支柱产业。

敦煌阳关林场老照片

2007年8月12日 杨寿德摄

近年来,南湖乡大力发展葡萄种植业,2007年葡萄种植面积近两万亩,预计产量达5000万公斤。

敦煌阳关林场老照片

连振祥摄

2009年4月13日,中日友人共植“阳关防护林” 建设项目启动仪式举行。为进一步保护敦煌生态环境,“日中绿化交流基金”投资320万元人民币建设阳关防护林工程。该工程计划造林2400亩,栽植怪柳、胡杨40万株。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8

标签:阳关   敦煌   林场   玉门关   南湖   荒滩   林带   防护林   戈壁滩   植树造林   人民公社   郁郁葱葱   戈壁   支柱产业   葡萄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