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民勤县五十至九十年代老照片

照片版权归新华社及相关记者所有,著作权归今日头条作者“集影阁”所有。备注也是引用于新华社,具有一定历史价值,略有删减。

编辑不易,君若喜欢打个赏!


武威民勤县五十至九十年代老照片

1959年2月18日 郝常耕、张鹿彤


武威民勤县五十至九十年代老照片

同上

民勤县人民正在沙漠地区修建一个大水库——红崖山水库。这个水库从1957年年底开始修建全部工程预计在1959年国庆节基本完工。水库建成后,不仅全县120万亩农田能得到灌溉,同时还能起到固沙益林的作用。图为红崖山沙漠水库工地一角。


武威民勤县五十至九十年代老照片

1959年8月17日 郝常耕

民勤县是甘肃省河西走廊北部风沙最前线的一个县,三面被腾格里大沙漠包围,起伏的沙丘延绵不断,远远望去好像黄色的海洋。解放后民勤县人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与风沙展开了剧烈的斗争,几年来已取得了不少成绩。但对于流沙的全面控制和利用。尚存在着一定的距离,为了达到全面治理沙漠的目的,在1959年3月成立了民勤治沙综合试验站,目前这个站的全体人员,正在结合当地群众治沙经验,展开了全面的试验研究工作,总结经验,与内蒙古、新疆等兄弟站一起为全国性的治理沙漠提供科学依据。
为了给固沙造林提供科学依据,气候组工作人员对不同林带防风沙进行观察。 


武威民勤县五十至九十年代老照片

同上

治沙队员们亲手建起了一套完整的气象站。这是采用当地群众创造的一种含沙测定仪,了解在不同风级和不同高度中的含沙量。


武威民勤县五十至九十年代老照片

同上

治沙队地貌组工作人员在不同类型和不同大小的沙丘上竖立标杆进行长期观测。


武威民勤县五十至九十年代老照片

同上

治沙队员们在帮助民勤林校学生掌握测量技术。


武威民勤县五十至九十年代老照片

同上

为了了解沙漠地区不同部位土壤水份的分布情况,治沙队员们在沙丘上打洞取土进行化验。


武威民勤县五十至九十年代老照片

同上

用黄土埋压沙丘是当地群众固定流沙的有效措施,但耗费劳力较大。民勤治沙综合试验站的治沙队员们在研究带状土压沙的方法,既省劳力,又宜于植物生长,以达到全面生物固沙的目的。


武威民勤县五十至九十年代老照片

同上

治沙队员们跋涉在“黄色的海洋”——沙漠上。


武威民勤县五十至九十年代老照片

1965年4月12日 傅振欣


武威民勤县五十至九十年代老照片

同上

民勤县薛百公社地处腾格里大沙漠的南部边缘,三面被沙包围。和风沙作斗争是这里发展农业生产的重要环节。入春以来这个公社已经造林5000多亩,埋压沙丘200多亩。这是宋和大队张八大队的社员们在沙漠荒滩上挖坑种树。 


武威民勤县五十至九十年代老照片

1971年1月12日 敏钟杰

民勤县红柳园公社团结大队的“铁姑娘”开荒队,在埋压沙丘,改造沙漠。


武威民勤县五十至九十年代老照片

1972年1月12日 敏钟杰

民勤县人民,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积极治理沙漠。解放22年来,他们坚持年年植树造林、兴修水利、移沙造田,取得了显著成绩。
解放后,民勤县人民依靠集体力量使昔日沙漠变为绿洲,农业生产不断发展。现在,这个县已造成片林50多万亩,防风林带800多公里,有力地控制了风沙的危害,从沙漠夺回大量农田。1971年粮食总产量超过了历史最高水平,畜牧业也获得发展。
这是民勤县薛百公社的社员以“愚公移山”的革命精神,从很远的地方抬土埋压沙丘。


武威民勤县五十至九十年代老照片

同上


武威民勤县五十至九十年代老照片

同上

这是民勤县薛百公社的社员正在作“方格土风墙”,压埋沙丘。


武威民勤县五十至九十年代老照片

同上

这是红柳固公社团结大队的姑娘们正在选育良种。这个大队的铁姑娘开荒队经过两年奋战,在沙漠中开垦300亩良田,获得了农业好收成。


武威民勤县五十至九十年代老照片

1978年7月4日 佟德印

民勤县薛百公社的这块地方,原是沙逼人退的荒原,现在已呈现“沙窝遍地梭梭林,绿树花繁四野春”景象。


武威民勤县五十至九十年代老照片

1981年11月12日 张生贵

经治沙专家和群众连续7年奋战,我国第一座沙生植物园在巴丹吉林沙漠东南缘的民勤县建成。它占地1004亩,目前已引种定植沙生植物270多种,成为我国重要的沙生植物试验研究基地。


武威民勤县五十至九十年代老照片

同上

沙生植物园的科学工作者,到沙漠地区进行调查,采集各种植物标本,为大面积治理沙漠提供科学依据。


武威民勤县五十至九十年代老照片

同上

这是沙生植物园的工人在采集红柳籽种,支援沙区人民造林固沙。


武威民勤县五十至九十年代老照片

1982年6月3日 张生贵

民勤县供销部门全面推行经济合同制。现在,全县已有三万多户社员同供销社签订了葵花、茴香、白兰瓜、皮张、羊毛、驼毛、蜂蜜等16个品种的农副产品产销合同,总金额比去年全县农副畜产品收购总值增长32.77%。图为薛百公社社员按合同踊跃向供销部门交售皮毛。


武威民勤县五十至九十年代老照片

1982年6月4日 张生贵

民勤县商业部门坚决制止截留农村紧俏工业品的歪风。今年一至四月份将国家供应给该县农村的570辆自行车和285台缝纫机全部卖给农民,受到群众热情称赞。这是薛百公社青年社员朱福(左二)在商店买到了一台盼望已久的上海牌缝纫机。


武威民勤县五十至九十年代老照片

民勤县薛白公社宋和大队多年来坚持植树造林,基本上控制了流沙对农田和村庄的侵害。1983年社员又在流动河丘上栽梭梭苗10多万株。1984年7月12日留资张生贵


武威民勤县五十至九十年代老照片

1985年6月14日 刘发辉

民勤县农村有许多青年喜爱画画。这个县的文化馆每年举办一期美术学习班,学员中80%是农村青年,现在已有16人经过培训后考入了中央美术学院等院校。


武威民勤县五十至九十年代老照片

1989年11月18日 李生才

民勤县红崖山水库管理处实行“以库养库”的方针,在大力发展水产业的同时,压沙种树,并引种成功多种经济林木,现有苹果树2000多株,梨树2500多株,年产水果达10吨以上。图为果园工人正在采摘苹果。


武威民勤县五十至九十年代老照片

1998年11月20日 武斌【下同】


武威民勤县五十至九十年代老照片


武威民勤县五十至九十年代老照片

景泰川电力提灌调水二期工程目前正在甘肃北部腾格里沙漠紧张施工,这是我国第一项穿越沙漠的引水工程,建成后将解决民勤县12万人的饮水问题,并使60万亩耕地的灌溉得到有效保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8

标签:民勤县   民勤   红柳   社员   沙丘   流沙   风沙   农田   植物园   全县   大队   公社   沙漠   群众   农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