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江西赣州市于都县岭背镇谢屋村“水头步蟾坊”

2017年7月,我们南昌一行四人驱车前往江西于都县采风探访。听说岭背镇有个牌坊,虽经数百年的变迁,岁月的侵蚀,但仍巍峨壮观,整体典雅。在当日村民的指领下,我们终于在岭背镇谢屋村找到了水头步蟾坊这座木牌楼。

探访江西赣州市于都县岭背镇谢屋村“水头步蟾坊”

于都县岭背镇谢屋村水头步蟾坊。

素有“柿子之乡”的岭背镇,水头步蟾坊就位于该镇的谢屋村,当地人称为牌坊。始建于明正统六年(1441年)。原为于都知县王琳等人为了纪念于都人谢宁考中举人而建的功名坊,曾于明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和1 986年三次维修。水头步蟾坊不仅历史悠久,而且造型非常漂亮,是赣南诸多牌坊中非常珍贵的一座木牌楼。1987年被列为江西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探访江西赣州市于都县岭背镇谢屋村“水头步蟾坊”

于都县岭背镇谢屋村水头步蟾坊。

站在水头步蟾坊下,仰望牌坊,高达10余米的牌坊全用木头支撑着,牌坊最顶端3把铁戬朝天而矗,牌坊坐南朝北,经受着数百年的风雨洗礼,四柱三间四楼重檐式木牌坊,面阔11.2米,进深3.55米,高10.38米。整个牌坊分顶楼、明楼、次楼,坊楼檐下均以四层三朵斗拱出檐,檐角起翘,由四根立柱、八根戗柱支撑,使得整个坊牌显得高大挺拔,结构看似简单,却很合理,并且各个部位受力均匀。顶楼正脊中饰“一瓶插三戟”,寓意平安和连升三级,两端饰鳌鱼脊吻。顶楼檐下正中悬挂“恩荣”圣旨牌,明楼檐下正中悬挂“步蟾坊”横匾,三个大字苍劲有力。匾两侧附有题记和“正统六年冬月吉旦”落款。坊顶采用望板、筒瓦、瓦当等官式作法,颇具宋式建筑之遗风,结构造型古朴、工艺精巧,堪称宋代向明代过渡时朝的重要实例,是研究我国古代南方木构件极为珍贵的实物资料。

探访江西赣州市于都县岭背镇谢屋村“水头步蟾坊”

于都县岭背镇谢屋村水头步蟾坊。

当我们走近水头步蟾坊,都被这里的历史厚重感所感染。水头步蟾坊周边的一幢幢独庭独院,均为三进的高大建筑,斑驳的墙壁、破落的屋檐、杂乱的野草……岁月已经在此留下太多的痕迹,让人走在空荡荡的宅子里有种恍若隔世的感觉,庭前威武的石狮、屋宇四周翘起的飞檐还依稀能勾勒昔日的辉煌,向人们展示这里的风土人情,诉说着这块土地的沧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3

标签:于都县   水头   江西   于都   赣州市   牌坊   筒瓦   横匾   瓦当   重檐   木牌   顶楼   高大   珍贵   造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