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国产化大战越演越烈?

对决中美之间的国产化之路

李星

近日半导体行业发生了一件超级大地震的大事,就是继台积电不顾政治情绪在中国内地建晶圆厂后,再次宣布将在美国境内也建一座晶圆厂。

台积电公司在 5 月 15 日上午官方宣布,有意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兴建和营运一座生产 5nm 半导体芯片的先进晶圆厂。台积电在声明中表示:此座将设立于亚利桑那州的厂房将采用台积公司的 5nm 制程技术生产半导体芯片,规划月产能为20000 片晶圆,将直接创造超过 1600 个高科技专业工作机会,并间接创造半导体产业生态系统中上千个工作机会。该晶圆厂将于 2021 年动工,于 2024 年开始量产。2021 年至 2029 年,台积电于此项目上的支出(包括资本支出)约 120 亿美元。

台积电这一举动一下子让“网络精英”们急了,认为台积电去美国建厂“背叛”了当初“留在台湾”的承诺,是帮助美国打压中国内地。

台积电的这一举动,也终于让中美之间的“科技脱钩”之说更加敏感。据李星从业界了解到的信息显示,因为台积电现在不仅仅只是一家晶圆代工厂,而且还是先进晶圆设计规则的参与者与制定者。

也就是说,现在很多先进的芯片,在开始导入阶段就得考虑台积电给出的工艺设计指引,按照台积电定义的材料布线参数,来设计你的芯片内部线路线径与线阻大小,否则你的芯片可能没法上线生产。

如果台积电的先进晶圆设计规则受美国本土企业的影响,重新研发一些只适合于美国本土企业的先进晶圆工艺,并封闭在美国本土境内,那么全球市场上与美国有利益争夺的国家与地区,就再也没法“免费”获得美国科技企业的“技术输出”,甚至拿钱都买不到这些先进技术产品来借鉴。

而配合另外一条更加敏感的信息,则更是把“网络精英”们的政治觉悟拉到了更高。因为近日美国商务部针对涉军事用途的《瓦森纳协定》条款进行了明细规定,然后美国的很多企业,特别是敏感的半导体设备企业就给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合作伙伴,发送了一封重新声明邮件,把相关规定明示给了相关合作伙伴。

《瓦森纳协定》又称瓦森纳安排机制,全称为《关于常规武器和两用物品及技术出口控制的瓦森纳协定》 (The Wassenaar Arrangement on Export Controls for Conventional Arms and Dual-Use Good and Technologies),目前共有包括美国、日本、英国、俄罗斯等40个成员国。尽管“瓦森纳安排”规定成员国自行决定是否发放敏感产品和技术的出口许可证,并在自愿基础上向“安排”其他成员国通报有关信息。

而美国这次举动,事实上也是一次正常的在自愿基础上向“安排”其他成员国通报有关信息。并且在信息里对“涉军事”的定义进行了明确规定,而不是像以前一样由着美国政府官员的“心情”来裁定。

美国这次对“军事最终用户”被定义为:国家武装部队(即陆军、海军、海军陆战队、空军、海岸警卫队、国民警卫队或国家警察);政府情报或侦察组织;其行动或职能旨在支持或促进军事物品的操作、安装、维护、修理、大修、翻新、开发或生产的实体。

除此之外,“军事最终用途”现在的定义为并入:军事物品;.支持或有助于军事项目的操作、安装、维护、修理、大修、翻新、开发或生产的任何其他物品。

事实上美国此前也是按这个标准来执行,只是为了资本市场为了在“全球化”和”WTO“规则下获得更大的利益,经常打擦边球,以前只把”正式部队”直接武装用户进行报备与管控,对于一些类似中国内地的“军民融合”、“军转民用”之类项目与产品,仅报备军事用途部分,并不计所谓的“民用”部分。

但自从《瓦森纳协定》实施以来,全球的企业都会收到缔约国对相关产品不能用于“军事用途”的约束性声明,中国内地的企业也跟全球其它国家与地区的企业一样收到了这份声明。

由于目前美国对“军事用途”做出了明确规定,断了某些灰色领域的模糊操作空间,引起了国内一些所谓“人士”愤怒”,并杜撰出美国要对中国内地企业进行所谓“保留无限追溯”及“无限追溯”的谣言出来,希望在网络上博得眼球同时,也希望引发对美国霸王条款的“声讨”!

更严重的是,美国还对美国企业对华为的商业活动,也作出了更明细的规定。美国工业和安全局(BIS)近日宣布将限制华为使用美国技术和软件在海外设计和制造半导体的能力。这一声明切断了华为削弱美国出口管制的努力。国际清算银行正在修改其长期以来在外国生产的直接产品规则和实体清单,从狭义和战略上针对华为收购半导体的交易-半导体是某些美国软件和技术的直接产品。

这当然让更多的“精英”们感到愤怒,因为在他们的眼里,华为就代表了中国内地,对华为了任何行为,就代表是针对中国内地动手。并呼吁也对美国进行“对等”的“封锁”。

实际上,任何国家或政体,都对所谓的与“敌对方”进行交易或交往,做出了十分“严厉”的规定,包括中国内地企业在对外进行商贸活动时,也会要求对方在商务部规定的范围内签订所谓“用途约束声明”。

而且喜欢挖别人“祖宗三代”或“祖宗十八代”的中国内地某些部门,执行的还往往真的是实行所谓的“保留无限追溯”及“无限追溯”。而民间则更不用说,只要利益不对等或自己没有占到便宜,分分钟可以给人扣上“叛徒”、“汉奸”的帽子。

回到中美之间的正常经济政策上来,美国推行的所谓“没有供应链”战略,要求企业保持一定比例的美国本土生产,以保障供应安全和促进民生就业,其实并不违背什么“道德”,也不是什么霸权,是每一个正常的国家政体为均衡国家经济长期发展与保障民生的举措。

中美国产化大战越演越烈?

中国内地也一样,除了不断推出各种政策吸引全球的资本往中国内地投资建厂外,所谓的“国产替代”口号甚至变成了一种政治任务,不但对所谓的“战略产业”一样进行各种各样的补贴,而且只要中国的企业有一丁点进步,不管是军事用途的产品,还一个民用的小圆珠笔芯滚珠,都会夸大成这是对某“帝国主义”的重大反击,是打破了所谓“霸权主义”的封锁。

然而与中国内地的声音与企业动作不一样的是,美国的政界和资本界同样在打“嘴仗”的同时,也没忘记充分参与分享中国内地的“国产化”的机遇,先不说最近两年风头最火,把全球最顶尖的科技带到中国来的特斯拉电动车、太阳能光伏,甚至“超级高铁”等项目,就是大家心念念,天天痛恨不已的半导体领域,英特尔早在多年前就往中国境内建厂生产了。

英特尔、台积电可以来中国内地生产,当然也可以回美国本土生产。台积电去美国办厂就是“背叛”,那英特尔回美国本土生产,是不是就是“爱国”,我们要对其鼓励、欢送其回去,或补贴其回去呢!

据李星从产业界了解,美国的半导体产业占到了全球一半左右的份额,是绝对的产业霸主,中国内地一直是美国半导体企业的重要市场。但美国其实在民用领域很少实施所谓的“霸权主义”,而是经常口头鼓励企业去全球市场上争取更大的份额,也从来没有限定美国企业不能跟中国企业进行正常的商业活动。

而所谓的供应链安全,也就是国产替代,也跟前面所说的一样,都是每一个正常国家或政体均衡经济发展与保障民生正常手段。

美国也经济对企业进行补贴,但一般都是限定在军事领域,并没有什么以战略新兴产业进行国家层面的补贴,更多的是地方政府拿出部分企业未来的税收,进行前置性返还补贴。如果企业没法盈利,或不能完成税收任务,那么这个企业很难在美国生存下去。

以打破封锁之名进行所谓的补贴政策,实际上并不能让一些企业加快成长,以“对等报复”的手段打击对方的民用市场交易,也不能保护自己的产业安全。

在以往的多次贸易争端过程中,中国国内不是没有犯过这类错误。其中比较明显的是刚加入中国刚加入WTO不久,利用规则漏洞对美国市场进行服装纺织品倾销时,也引起了美国所谓的产业报复,美国对对纺织品进行了所谓的国产替代倡导,用了约十年的时间,美国实现了约三分之一的本土化生产,另外约三分之二实现了非中国内地生产,中国对美国的服装纺织品出口,目前占美国市场比例下降到不足10%。

另外是相对严重的是更早的所谓钨矿出口配额制,当时的情况与现在“精英”吵叫的“稀土出口配额制”十分相似。钨曾经被视为“工业牙齿”,当时中国内地的冶炼技术不高,大量的钨矿得出口到国外,再加工成合金后进口给中国内地使用。

中国内地对钨矿进行所谓的出口配额制后中,并没有阻止“帝国主义”的军事扩张,原来用来军事用途的钨,被“帝国主义”用贫铀核废料替代,弹头的穿甲性能与装甲的防护性能还大幅提升。

而用于工业刃具的钨则被陶瓷合金给替代,并引发了新一轮的工业装备革命,大量的机加工产业,被先进的型材产业所替代。而最终结果换来的是中国内地钨矿差不多集体倒闭,中国的装备制造业国营企业关停,而民营企业快速兴起。

事实上据李星了解,中国内地的稀土出口配额制度也正在失效。这一政策的最终目的,就是打击所谓“对手”的半导体产业,最早从所谓的限制出口生产透时导电膜的铟矿物开始,到后期的稀土元素全部纳入管控。

后来的情况,其实半导体行业的人更有感触,铟半导体被其它透明贱金属氧化物替代,而其它稀土材料,则被几乎是廉价到不要原材料成本的SiC、GaN这类元素化合物替代,而且美国半导体公司手中,还有哪些碳基、硅基与气基半导体化合物,可以替代现在的稀土合金,我们自己一点把握都没有。

而且从上面中美两国实施的“国产替代”过程与效果来看,中国内地的所谓“国产替代”,还停留在“模仿替代”上,一旦国际资本觉得这个市场被“替代”得无利可图,就会集体撤出,转向更新的技术来进行对抗。

而美国或其它受影响的西方国家实施的“国产替代”,基本上是“原始创新替代”,每一次“替代”完成后,几乎都会重塑整个产业链,颠覆原来的市场格局,反而让对手的“国产替代”成为一次次空忙。

尽管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封锁”对抗与自由竞争都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当地企业短期得到市场利益。但从全局来看,与其只专注狭隘的“国产替代”对抗,不如也学习美国企业,充分利用各个市场的“国产替代”政策,像特斯拉和英特尔来中国内地拿补贴进行建厂和商业扩张,也到全球市场上去参与本土市场竞争。

还是跟昨天讲的一样,一个产业可以由补贴培育养成,并且可以一直补贴到使用者身上,再由其它的纳税人来承担补贴。但在整个市场上真正买单的还是自由资本市场,如果自由资本市场不看好,科技与情怀都是空谈,即便是你的脚下天天能挖出石油来补贴全球用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华为   中美   英特尔   美国   半导体   中国   中国内地   本土   用途   大战   产业   国家   数码   全球   军事   市场   技术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