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马30公里后掉速的原因及处理

到了周天马拉松赛事如火如荼,很多人跑马会经历前面跑的风生水起,后面跑的痛不欲生的过程。之所以会撞墙,都是在前半程给自己埋的雷,挖的坑,后半程要用大量的痛苦和脑力来排雷和填坑。

跑马30公里后掉速的原因及处理


1、出发时候过早兴奋


过早的进入兴奋状态,身体会消耗大量能量。人进入陌生环境都要心跳加速,肾上腺素分泌增高,拦着都会能耗增加,何况还主动兴奋,这会造成身体能力的提前透支。前面讲过,跑步,匀速跑步就像开汽车跑长途,省油是非常关键的,如果一开始就用特别耗油的模式来开,后面就很难控制了。


2、没有及时补充水分


身体在跑步时候,进行水合作用,消耗能量,出汗降温,需要大量的水分。一般人跑10公里要消耗掉差不多1斤半的水分(时速10公里左右,体重60公斤),而人体补水也是有时间限制的,一小时大概能补充进去600毫升水分,所以补给站每2.5公里一个,每次喝150-200毫升水是比较正常的节奏。


3、跟了自己能力达不到的兔子


跟着一个自己能力达不到的领跑员(兔子)跑,这个情况还挺普遍的。请记住,不是你跟了4小时的兔子就能达到4小时,而是你有了4小时的能力但跑步不太匀速的时候,兔子能帮你控制节奏。兔子的匀速跑几乎就是最省力的节奏,超过兔子再被兔子超,整个过程你的效率是不及兔子的。


但另一个角度讲,如果你的能力是4个半小时,却跟了4小时兔子,就是实质上的跑快了。跟个30公里然后掉速,可能会被4个半的兔子追上,甚至会被5小时的兔子秒杀。


跑马30公里后掉速的原因及处理


4、本来设定好的配速,后来忘记了


还有些跑友本来是匀速跑,后来因为看美女、看帅哥,听观众加油兴奋,面对摄影师豪情,这些路上的点点滴滴干扰因素,打乱了节奏。


5、嘴上说按照b配速,实际上总想试一下a配速


许多不听劝不讲科学跑友都会把教练安排的战术在比赛时候忘得一干二净。说好的按6分配速跑,一出发就飙到了5分,超过一个平时比自己快的跑友,心中窃喜,头10公里跑出了好成绩,甚至提前发朋友圈庆祝一下。头20公里彪出了新速度,甚至在考虑跑完如何庆祝了。


过了25公里,就开始掉速,6分保不住了,6分10秒保不住了,6分半保不住了,开始走,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后面掉速,前半程被你超过的人又反超了回来,别人笑到了最后。


6、认为前面跑快点,后面慢点也能找回来


这样的跑友打心眼里不承认匀速配速是效率最大化的,认为跑步一定是前快后慢的过程,如果前面跑快点儿,抢出时间来,后面慢慢跑,成绩也会好。这样的跑友不少,永远前半程好成绩,后半程苦不堪言。以一种挖坑填坑的作风坚决执行着每一场比赛。


跑马30公里后掉速的原因及处理


7、缺少训练、盲目乐观


还有的跑友是忙碌乐天派,训练很少,根本不讲配速,也不给自己设定目标。这样也不能算错误,就是把比赛当做一次春游。不过从成长的角度讲,这样的参赛心态,很难有进步。


如果跑过10场、20场都是一样的慢速度,或者就是个简单重复也没有新花样或者新体验,多半也很难支撑跑步的长久乐趣。


8、喝水、补给吃太多


与补水太少正相反,还有一类跑友总是过度补给,一路都在吃吃喝喝,最后生生将一次跑步比赛变成了一次遛弯大餐,这个时候吃很多东西,肚子也不舒服。运动时候血液都在四肢里,胃里的血液很少,也很容易消化不良甚至盲肠炎。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7

标签:分保   盲肠炎   水分   兔子   消耗   能量   血液   节奏   兴奋   效率   身体   速度   原因   过程   能力   小时   数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