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定卫星芯片,却遭手机芯片卡脖子,华为为何难敌美国断供?

芯片是手机的核心,但是除了手机,芯片还能运用于各个领域,比如计算机领域和航空航天领域。我国能够造出几百万一颗的卫星芯片,但是在智能手机芯片上却屡屡遭到美国垄断,华为麒麟好评如潮,为何难敌美国断供?

卫星芯片技术更简单?

大家或许会疑惑,同样是遭到美国的技术垄断,为什么我国可以在卫星芯片技术上冲破重重封锁,却造不出属于自己的中国芯。难道是因为卫星芯片技术比手机芯片技术更简单吗?

搞定卫星芯片,却遭手机芯片卡脖子,华为为何难敌美国断供?

其实,这主要是由于人们的需求不同,对两种芯片的技术要求也不同。以我国北斗卫星和玉兔号月球车为例,这些航天设备的的芯片被称作宇航级芯片。每一个航天器都造价不菲,芯片作为航天器的指挥中枢,它的安全决定了航天器的存亡。

搞定卫星芯片,却遭手机芯片卡脖子,华为为何难敌美国断供?

所以,科学家在制造这种航天级别的芯片时,首先要考虑芯片的抗辐射能力。太空中存在大量辐射于高能粒子,它们会撞击航天器的防护膜,干扰芯片的信息处理,造成芯片内部短路和信号异常。科学家通过对芯片添加镀层,要实现镀层在防护辐射的同时,其化学成分不会干扰芯片运行。

搞定卫星芯片,却遭手机芯片卡脖子,华为为何难敌美国断供?

另一方面,为了防止他国卫星或指挥系统干扰我国卫星,卫星芯片中含有密码安全信息芯片的组成部分,阻挡外界的信息和电波干扰。同时内嵌高性能CPU微处理器,能够高效计算从太空中收集的信息,并进行高效处理。

搞定卫星芯片,却遭手机芯片卡脖子,华为为何难敌美国断供?

整体来说,卫星芯片技术更加注重安全稳定的功能,这是国家的战略要求与总体方向。在这些技术上没有外国的垄断,我国以往的一些航空航天经验也起到了很大帮助。而且,航空芯片对信息容量、存储功能和图像显示的需求不高,比如玉兔号月球车的内存才256MB,而我们的手机内存都是以“G”为单位的。事实上,手机芯片技术作为商业消费领域的应用产品,为了满足不同用户的多种需求,更加注重综合功能的完善,而非安全性能。

手机芯片的秘密

提到手机芯片,大家或许会想到一块绿色集成电路板。其实,我们常说的手机芯片叫做Soc,它是半导体元件产品的统称。它里面集成了手机主要功能的模块,比如CPU、GPU、ISP、视频解码器、音频处理器等等模块。每一个模块都可以作为一个单独的技术方向,而每一个技术方向上又可以发展出上百种技术。如果说手机芯片是一棵树的话,各个模块就是其中的主干,其他技术就是枝干和树叶。

搞定卫星芯片,却遭手机芯片卡脖子,华为为何难敌美国断供?

所以说,不要看现在智能手机如此小巧便携。其中的智能手机芯片只有指甲盖大小,但是这些芯片中却蕴含着巨大的秘密。我们平时经常听到多少多少纳米,其实这是指芯片制作工艺的参数,这个参数越低,证明集成电路板上的晶体管越多,对于数据的计算和处理就越快。比如:华为的麒麟960,凭借芯片上能够容纳500亿个晶体管,而在CPU技术领域内达到全球领先技术。

搞定卫星芯片,却遭手机芯片卡脖子,华为为何难敌美国断供?

芯片技术分布

然而,我们说过,芯片是由多个部分组成的,单个技术的突破无法改变我国芯片技术整体落后的形势。从世界半导体产业地区分布来看,占据芯片技术优势的多为西方国家,而我国在智能手机芯片领域的技术还有待提高。

搞定卫星芯片,却遭手机芯片卡脖子,华为为何难敌美国断供?

智能手机芯片产业有一个说法,如果苹果“口渴”,其他手机品牌都要挨饿。这是说苹果手机具有世界领先的手机芯片技术,其实,美国另一家芯片公司比苹果的芯片更具垄断地位,这就是高通公司,其芯片的市场占有率高达四成,是全球最大的移动芯片供应商。而我国的海思和展讯,芯片市场占有率总量也仅有13%,而且这还是相对于我们最具有优势的CPU市场而言的。

搞定卫星芯片,却遭手机芯片卡脖子,华为为何难敌美国断供?

而从手机芯片的市场需求地区分布来看,亚太地区是芯片的主要市场。不难想象,中国是其中消费能力和需求最大的国家。从2018年的整体研究数据来看,我国智能手机芯片的总进口量达到世界进口总量的50%以上,但是我国的芯片能够抢占的市场份额不到3%。

搞定卫星芯片,却遭手机芯片卡脖子,华为为何难敌美国断供?

其实,随着华为不断加大对芯片技术的研发投入,我国的手机芯片技术在最近两年内得到了大幅提升。在手机芯片专利上,我国一些企业开始逐渐突破技术壁垒,减少对外国企业的依赖,从而降低生产成本。高通公司依靠其独步全球的芯片技术,对所有企业征收收益所得5%的专利费。因为这项收费标准,包括华为、苹果、三星在内的几乎所有手机制造企业都曾起诉过高通,并且获得了一次高达几亿美元的垄断赔偿。

搞定卫星芯片,却遭手机芯片卡脖子,华为为何难敌美国断供?

反垄断法的罚款对于高通公司来说,不过是九牛一毛,要想从根源上破除垄断,必须实现自身的技术突破和他国的技术封锁。然而,这对于我们现在的企业来说依然很难。

我国芯片技术难以突破的原因

可能大家很疑惑,为什么华为的麒麟系列很强大,但依然无法摆脱美国的制裁。下面我们就来说说原因。

首先,半导体产业与其他产业不同,它最核心、最有价值的部分,是处于产业上游的关键设备和原料,也就是光刻机和组成手机芯片的各个模块原件。而不是芯片的制造和封装测试,甚至芯片设计也不在最核心技术范围内。这些模块原件需要通过纳米级的技术加工获得,可以说是世界上技术含量最高的原料。

搞定卫星芯片,却遭手机芯片卡脖子,华为为何难敌美国断供?

而我国大多数芯片企业,最初就是从改革开放时的制造业和封测业发展而来的。所以麒麟系列作为设计业产品,依然不能摆脱对原料需求。就像钢筋水泥与楼房的关系一样,钢筋和水泥可以用木料取代,而芯片原料却无可取代。

搞定卫星芯片,却遭手机芯片卡脖子,华为为何难敌美国断供?

另一方面,华为每年将收入的70%用作科研,在完全不依赖外国的情况下,也无法研发出真正属于自己的芯片。因为,我国的芯片研发相对于美国来说起步太晚,几乎落后了四十年。四十年时间看似不长,但是从大哥大、小灵通到如今的5g智能手机,我们的通讯已经过去了五个时代。这意味着,华为要用短短几年时间去追赶5个时代,这样的精神可嘉,可是华为需要更多力量的支持。

搞定卫星芯片,却遭手机芯片卡脖子,华为为何难敌美国断供?

对此,有人提出我们国家应该用,搞航天那样的体制和模式,搞我们的手机与电脑的芯片处理器,力争早日追上美国。然而,我个人认为这么做意义不大。芯片核心技术的研发不是简单地依靠资金和人力,就可以有所突破的。

可以说,芯片需要的人才、技术和经验,我们国家全都缺乏。大量的技术和人才投入到了金融和互联网行业其实是很大的损失。

搞定卫星芯片,却遭手机芯片卡脖子,华为为何难敌美国断供?

好在国家非常支持这一利国利民的事业,在解决芯片短缺问题上,真是又当爹又当妈,里外没闲着。通过经济和外交方式,与各国政府和企业磋商,为我们的企业争取芯片,甚至技术和人才支持。加上中科院的不懈研究,相信我国很快会造出属于自己的中国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1

标签:三星   华为   美国   麒麟   芯片   手机芯片   航天器   模块   需求   领域   我国   智能   手机   技术   科技   企业   卫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