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笔记」宪问十四(21)

「论语笔记」宪问十四(21)

图片来源于网络


注1:本文作者,张永强,退休教师。曾任职于绵阳师范学院文史学院。本文在此发布,已获原作者授权。

注2:原作者撰写本文,旨在让从来都没有读过《论语》的人都能有一定的理解。

注3:如果可以,点个关注可好?


子曰:“其言之不怍,则为之也难。”

【注释】⑴怍:惭。⑵为:做。

【译文】孔子说:“说话大言不惭,那做起来就困难了。”

【简评】说话可好说了,出气就带出来了,那个“曰”字不就是口中有气之形吗?但心中无其实,只图嘴巴说个痛快,言不能逮,是要为人所耻笑的。孔子在这个方面很小心,强调先做后言,做而不言,讷于言而敏于事。可有些人就不一样了,上嘴唇在天上,下嘴唇在地面,除了嘴皮子功夫真叫一无所长。记得一所刚刚升本不过两年的大学,在谈到学校发展规划时,一位教授先生情绪异常激动地说,应该三年超北大,五年超清华,居然有人很受鼓舞!其实再假之五十年,也不一定能够做到,明明是吹牛皮,可是就有人愿意听。

中国吃吹牛皮的亏已经够多的了,教训也不能说不算大,比如“大跃进”中三年超法国,五年超英美的事情。但时至今日,还是有人不愿意去看实际情况,好大喜功,异想天开。本质上,除了工作作风浮燥之外,还有一条:吹牛吹皮了,从来不会受处置!不仅不受处置,还会因此获得升迁晋级,“这样的干部有魄力”!面子工程、形象工程之类的,不仅是吹牛了,而且将吹牛付诸于实践了。危害虽然大,可是升迁也快。

什么时候真的有了“牛皮责任追究制”,并且真的也付诸实践,那什么时候就不再有吹牛皮专家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1

标签:论语   大跃进   绵阳   孔子   好大喜功   嘴皮子   有气   简评   付诸实践   大言不惭   清华   原作者   嘴唇   本文   说话   笔记   数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