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笔记」公治长第五(26)

「论语笔记」公治长第五(26)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注释】⑴侍:陪侍。⑵盍,何。⑶伐:自吹自擂,夸耀自己。⑷施:散布,传布。

【译文】颜回和子路在孔子身边侍奉。孔子说:“为什么不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呢?”子路说:“我愿意将我的车马衣服,拿来与朋友共同享用,就是用坏了我也不感到遗憾。”颜回说:“我希望不夸耀自己的的好处,不宣扬自己的功劳。”子路说:“我也想听听老师您的志向。”孔子回答:“我的志向是让老年人能够安度晚年,朋友们能够信任我,少年的人能够亲近我。”

【简评】这师徒三人的对话,反映出三种不同的人生境界。子路仗义疏财,不失任恤之道,达到了“义”的程度;颜回有善行而不宣传,有功劳而不夸耀,达到了“智”的要求;孔子仁覆四海,胸怀天下,达到了“仁”的最高境界。人的思想境界不同,志向也不会相同,崇高的志向必须要有崇高的思想境界。孔子说过“仁者安仁智者利仁”的话,子路的仗义疏财,不失任恤之道,只是“求仁”而已,与“仁”还有一定的距离,这与子路好勇的性格相关;颜回好学,将实现“仁”看成是有利的事情,所以达到“智”的程度;孔子则达到了“安仁”的境界,自觉地将“仁覆天下”为己任。由此看来,加强自身的修养,是提升自己思想境界、树立远大志向的根本途径。


注1:本文作者,张永强,退休教师。曾任职于绵阳师范学院文史学院。本文在此发布,已获原作者授权。

注2:原作者撰写本文,旨在让从来都没有读过《论语》的人都能有一定的理解。

注3:如果可以,点个关注可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8

标签:论语   安仁   仗义疏财   绵阳   孔子   车马   志向   功劳   崇高   原作者   境界   本文   程度   思想   笔记   朋友   数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