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律师都在做视频号,先理解一下什么是“视频”?

这两天不断有律师朋友问我:


“要不要 all in “视频号”?”


我一开始觉得很奇怪,前段时间还在争论要不要做短视频,怎么现在就要直接 all in 了?


你们把抖音、快手放在哪了?


我大 B 站和知乎不配有名字吗?


然后我在微信上一搜,出来一堆律师的视频号。我点进去一看,很多律师都在说:


“趁着红利期还在,赶紧上车!”


“图文没有未来了,视频才是大趋势!”


“只做图文不做视频的人,未来就没机会了!”


不管是短视频,还是长视频。


不管是抖音、快手、视频号,还是 B 站。


只要做视频,就对了。


不做视频,你就完犊子了。


......


现在不做,以后就没机会了,这个论调足够让人产生焦虑。


但真的是这样吗?




1.短视频流量高,然后呢?


大多数人都喜欢看视频,尤其是轻松娱乐的视频,这个是事实。


所以视频流量高,这无可厚非。


然后就有了这么一个论调:公众号红利结束了,视频号还没有。


但是,要不要 all in 视频号,取决于你做视频号的目的。


律师的一大痛点是“案源”,大多数律师做视频号,其实都是为了获客。


在律师传统的认知里,流量高就意味着“案源”。而且随着获客成本越来越高,这些年律师开始有了内容营销的意识。

2019 年人人写文章,2020 年人人 vlogger 。


但我们要问的是,这对吗?


如果放到销售的角度上看,通过拍短视频来获客,和传统的销售漏斗相比,其实没有任何区别,但这不太适合律师行业。


原因很简单,看视频本身是一件很轻松的事情,作为信息接收方不需要思考,门槛非常低。


这会直接带来一个问题:由于没有进行流量筛选,来的都是小客户,付费意愿低。


虽然马云也说过:“我见过捕龙虾致富的,从没见过捕鲸鱼致富的” 。


但前提是你得有大批量捕龙虾赚钱的能力啊。


All in 短视频,流量来了,人家看到你也就那样,或者你的服务能力、组织能力跟不上,流量就流走了,名副其实的“流量”。


所以为什么要 all in 短视频呢?


事实上,视频和文字一样,都是内容的载体。


图文的信息密度比较高,适合呈现非常专业的内容;视频的信息密度则要低上几个维度,可以用来呈现比较浅显直白的科普内容。


都说图文流量被冲走了,但我们要思考的是,留下来的是什么?


留下来的是更好的,因为垃圾流量被洗掉了。


阅读图文的门槛非常高,需要动脑子。


所以,能接受图文的,肯思考的硬核读者,必然价值是更高的。


真正付费意愿高的客户,可不会通过你拍的几个短视频而付费。


他们还要通过你的网站、你写的专业文章报告、你做的案例,来判断你是否专业,建立信任。


一切从目标出发。


客户在哪,我们就去哪。


短视频直接转化的客户,是我们想要的客户吗?


不一定。


所以流量这个东西,从来不是越高越好的。


流量的质量,比数量更重要。


不然为什么 To B SaaS 的代表企业 Saleforce ,创造了客户成功(customer success)这一概念,后来被众多硅谷公司效法?


因为数据说明,留住一个老客户,远比获取一个新客户的成本要低得多。


所以,视频只是一个知识社区的有机组成,不要迷信视频。


与其天天想着怎么运营,不如费心打磨自己的内容,多想想怎么给到你的读者不一样的东西。


毕竟这年头大家都这么忙,你要人家选你,总得给他们一个理由,不是么?




2.视频的本质,是动态的图片

如果不 all in 短视频,我们要做什么呢?


一句话,用户需要什么,我们就做什么。


从用户旅程上看,至少要经历以下几个阶段:


所以,做内容也要有全面的考虑。


短视频的作用,顶多停留在“知晓”阶段,而要达成交易,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长视频、专业文章、客户案例、研究报告、官网建设、实体物料......通通要上场。


至于怎么去做内容营销,市面上有很多文章,“手把手”教你怎么做,这些都是套路,这里就不介绍了,大家去搜就行。


我想和大家分享的是:一定要理解视频的本质,否则你可能会感到很强的幻灭感。


早在 19 年年初,B 站就上线了「知识」栏目,快手也上线了知识付费板块,而前不久,知乎也在首页开放了视频入口,发力知识视频。


如果你看过相关的知识科普视频,你肯定能分辨出什么是优质的视频。


这个判断不需要你具备相关的背景知识,一个简单的标准就是你看不看的下去。


比如 B 站上爆红的半佛仙人、巫师财经、罗翔讲刑法,他们生产的视频都很优质。


他们风趣幽默,内容翔实,可以用简单易懂的语言,给普通的外行讲透专业的知识。


但如果要说一个核心要点,那就是:图文一致。


就像一个老师在讲课,学生拿着书本,老师讲到哪,学生翻到哪。


老师在黑板上写题,学生就得看黑板。


你不可能在上体育课的时候,学一篇文言文吧?


你也不能在讲葛优的时候,放张全蛋的照片。


这不就是人类获取知识最原始的方式吗?


如果我们把视频拆解成图片+文字,那我们就可以得出一个结论:


文字,是一切内容的底层基础设施。


图文创作并没有没落,恰恰相反,文字在这个时代是前所未有的重要,并且有用。


写得一手好文,你就是一个好作家;如果能把文字变成图片,你就是一个画家;如果还能把文字做成动起来的图片,你就是一个视频创作者。


尤其是做视频,核心竞争力其实是台本。


什么精美素材,什么认真制作,都是锦上添花的东西,铺素材就行。


虽然大家视频都在盯着画面,但是文字,才是视频的灵魂。


台本够骚,内容够硬,即使全视频没有任何特效,没有任何转场,没有任何华丽的技术,甚至没有后期,全靠表情包和公开素材,都 OK 。


你觉得看文章吃力,那我就读出来给你听。


这不就是单口相声么?简直是低配版德云社。


或者称为解读?说书?脱口秀?各家知识付费平台都玩坏了。


那些短视频小剧场,更是如此,剧情台本乃至分镜剧本决定了这部戏精彩不精彩。


甚至放到整个文娱领域,我们夸一个电影,一个电视剧牛逼,除了演员演的牛逼外,一定绕不过的,是编剧牛逼,剧本牛逼。


而反之,大家也会痛骂这是什么垃圾剧本。


坚守文字功力,这个不变的东西。


这就是长期主义呀。




3.视频号,比抖快更适合律师


只做短视频,不能直接带来案源,这并不是说就不做了。


毕竟流量非常非常重要,只不过它在质量面前,就是个弟弟。


所以视频号、抖音、快手等渠道都有开发空间。


但由于资源有限,如果只能重点开发一个,那应该是「视频号」。


要理解视频号的重要性,我们有必要简单来看一下微信的内容生态。


自从视频号上线以来,外界便不断拿它与抖音和快手做比较。


和微信公众号、小程序一样,上线还不到一年,视频号就以小步快跑的方式进行了多次功能更新和灰度测试。近期视频号的一大更新,就是可以嵌入朋友圈和公众号了。


这一更新,意味着微信内容生态的全面打通。


视频号不再只是一个解决用户内容需求的产品,它更像微信视频信息的集散池。用户在这里集中创作发布视频,这些信息再通过微信生态内的朋友圈、公众号、搜一搜等渠道进行分发。


这些功能更新,其实都为了解决一个问题:视频信息如何在微信生态内进行有效分发。


在 2020 年的微信公开课上,张小龙也提到:“互联网让信息唾手可得。可是,从信息的海洋中获取什么样的信息是个很有挑战的问题。”


换句话说,分发机制的差异,正是理解视频号区别于抖快的切入点。


抖音快手侧重算法推荐,强调千人千面,是利用算法在海量视频里遴选出爆款,再推荐给不同用户,解决的关键诉求是视频内容的消费。


微信则是一个基础的信息传递的平台,核心功能是实现更广泛的连接。


视频号承担的重任也是如此,即利用微信庞大的社交关系链,将用户与视频信息进行有效连接。


用户看到了视频,如果还想看到更多的信息,还可以去看公众号,去搜一搜,甚至是朋友圈。


但是,如果你在抖音看到一个感兴趣的视频,想深入了解,你还要去今日头条 App 上看。


众所周知,切换 App ,相当于劝退用户。


如何将视频号的信息有效地嵌入到微信已有的产品生态中,实现有效分发,如何拓宽视频号信息的维度和深度,让微信视频信息的池子更加丰富,是微信时下迭代视频号的两个重点。


近期,微信 iOS 版 7.0.17 更新后,已经支持用户发布 30 分钟的较长视频。突破了一分钟的时限,更多深度类型的视频内容将会出现。


而且,微信还在内测视频号的直播功能,同时,视频号还打通了微信的小商店,允许用户以低门槛的方式实现电商变现。这些功能的补齐,也使得视频号的兼容性进一步加强。


总的来说,正是因为微信内容生态社交关系链的特点,才符合律师做内容的需求。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9

标签:台本   案源   律师   快手   视频   流量   公众   生态   文字   客户   图文   知识   内容   用户   科技   信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