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理脉CEO涂能谋:如何让法律大数据真正产生价值?

我很喜欢和法律科技创业者聊天。


法律科技创业者,既有科技狂热,也保持着对法律的热忱,他们致力于用技术和数据,来改造法律这个传统行业。


正在创业的法律人,有很多与众不同的认知。因为要深入思考行业本质,还要充分考虑时代、技术、商业化落地等多种因素。


所以,法律科技创业者的观点常常很有价值,非常值得学习。


前段时间,我去拜访了一位法律科技的创业者 ——「理脉」的 CEO 涂能谋。

专访理脉CEO涂能谋:如何让法律大数据真正产生价值?

理脉,一家互联网数据咨询和法律科技公司。


涂能谋,原金杜律师事务所律师,原本从事“高大上”的企业并购、跨境投资等法律业务,后来转型投入到「理脉」这家法律大数据公司。


他们服务或合作的企业,你一定听过或者见过:


字节跳动、快手、滴滴、平安、联想、泰康、西门子、金杜律师事务所……等等。


我满怀期待地问:


如何让法律大数据真正产生价值?


涂能谋说,他们很看重的一点,是如何将法律大数据应用到真实场景中。


他把使用数据的心法,总结为三个问题:


用户需求是什么?

你的种子用户是谁?

法律大数据核心是什么?


解决好这三个问题,才能算是摸清法律大数据的本质,让法律大数据真正产生价值。




1.

法律产品的成功

是把企业风控诉求融入其中


移动互联网兴起后,各种互联网产品都开始利用推荐算法来增加自己的产品吸引力,以期和用户建立长久而稳固的关系。


对于 To C 产品来说,“猜你喜欢”已经成为了各种 App 的必备功能,这个功能对用户来说往往是有益的。

这种推荐算法的背后,离不开大数据的使用。


目前,用技术和数据来改造相对传统的法律行业,也成为了法律科技的一条赛道。而创新的第一步,就是找准用户需求。


只有准确把握客户的需求,你才能提供相匹配的产品,让客户记住你,为你买单。

那么,怎样才能找准用户需求?


从整个律师行业来看,经历了诉讼律师、非诉律师、公司法务的转变,背后是法律需求的转变:解决问题、避免问题、风险防控。

传统的风控服务,通常只是停留在表面,律师作为专家,对客户说这里有风险,你要规避掉。

这时,风控的目的是维护不要出事,但企业的诉求却不仅如此。

回到70、80年代看企业的痛点 —— 对合规和成本效率的管控,尤其是能否实现把合规、成本、效率、获利能力的管控前置,实现对它们的事前、事中控制。

因此,风控这个需求,可以分为几个层次:


第一,工具。


工具型需求,是最基础的需求。


以检索为主的工具型需求,就是怎么在处理裁判文书等材料中,找到对自己有价值的数据。


但搜索产品的一大特点,就是使用门槛相对较高。使用者需要具备这个领域的知识,才能用精准的关键词,搜到自己需要的内容。

因此,工具型产品必须做得非常简单易用,或者直接由律师帮客户操作,使用成本较高。

第二,管理。

工具型需求往前迭代,是管理型需求。


现在很多公司都在整理自己的数据,把外部和内部的数据集合起来,进行管理功能的升级。

这个操作也叫“数字化转型”,做出来的产品就叫“数据中台”。而数字化转型的这个过程,就叫做信息化。


信息化是随着工业化企业 top-down 的管控诉求而生的,系统记录的所有数据、执行的所有流程,最终都是为了满足公司合规管理的可视化。

这样的系统被誉为“硅谷高科技营销魔法之父”的 Geoffrey Moore 定义为 System of Record(记录系统,简称SOR)。


事实上,公司法务也是在这个需求背景下兴起的,公司法务也叫“职能法务”,他的职责就是根据公司的业务情况,提供有效的决策建议。


第三,分析。


在管理型需求之上,是分析型需求。


在工具型需求和管理型需求中,数据产品的核心是赋能,就是怎么找数据更快、更高效。


而分析型需求,是把客户要看的分析维度结构化,然后通过可视化的形式展示分析结果,包括对行业、竞争对手、律师、法官的分析等等。


换句话说,在分析型需求中,已经不是找到问题,而是找到之后用什么视角来看这个数据。


第四,价值创造。


再往前走一步,其实是更常见的场景:客户要做的是一项决策,而不是知道这项决策的风险。

比如一个信托公司的客户,想要做资产交易,他需要在公开信息中找到,哪些资产可以作为它的投资标的,比如价值 1 亿以上的资产。


我们需要做的,是从大数据中挖掘出符合客户要求的资产,而不只是告诉客户,这笔交易有哪些潜在的投资风险。

客户真正需要的,是在了解风险的基础上,用数据来辅助决策,甚至用数据去做业务的拓展,去发掘机会。


所以,要做好数据产品,除了必须跟上技术的发展步伐,千万不能忽视持续研究企业需求的发展趋势、找到其中最重要的痛点和抓手。


在以上四个需求中,“价值创造”无疑最为刚需,因为击中了企业的痛点。


但是,法律行业非常的“手工业”,从信息搜集到资料的分类、处理、加工,然后到生成文件,耗时费力,成本很高。


由于这样的原因,价格又变得很不合理,导致真正能获得“价值创造”法律服务的人,需要很高的代价来取得服务成果。


2.

找到你的种子用户

验证法律大数据的共性需求


弄清楚用户需求之后,我们需要找到你的种子用户,验证共性需求。

19 世纪下半叶,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大公司不断出现,企业的风控需求开始产生。发展到今天,可以说每家企业都有风控需求。


但是,中国有 4000 万家中小企业,我们应该围绕这个群体去做产品吗?


不行。


因为中小企业对数据的需求,通常仅限于简单的信息获取,需求不够强烈。

这会直接带来一个问题:替代性供应商太多,像天眼查这种企业信息查询平台就可以满足,从而导致用户的付费意愿不强。

那谁才是我们的真正的用户呢?


在法律这个行业,规模越大的企业需求越强,对风险防控的痛点更高。


比如集团公司管理公司比较多,所处的行业也分为好几块,要看的数据更多。


而且,中大型企业还需要用数据来引领业务,去创造更大的价值。


由于中大型企业的需求更加强烈,他们会反馈更加具体的使用场景,比如哪些是共性需求,哪些是定制化需求,这样有助于你持续迭代产品。


虽然小企业也会有需求,但第一步先满足大企业的需求,把基本的功能做好,然后再去做中小企业的拓展,相对会比较容易。

3.

数据量级不是核心

法律大数据的核心在于创造价值

你找到了自己的用户,知道了他们需要什么,但怎么才能用更低的成本,更高的品质,来服务好你的用户?


如何用好数据,是构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涂能谋说,做好数据只有一个基础能力,那就是:处理数据的能力。

啊?做法律大数据,为什么不是要收集尽可能多的数据呢?


因为从用户需求出发,用户的关注要点并不是数据量大,而是要解决问题。


举个例子来说,中大型企业有很多获取数据的渠道,甚至这些渠道能获取到的数据,比一般的外部渠道更广、更深,比如企业可以通过政府关系,获得一些非公开的数据。


在这个过程中,既有内部的数据也有外部的数据,客户面对的真正的问题是:


怎么把海量的数据进行整合,然后从中提取出真正有价值的信息。

因此,在服务中大型企业的过程中,不能局限于只提供数据,还要引导客户把内部数据和外部数据进行结合,指导他使用数据。


换句话说,要服务中大型企业,不能只是单纯地提供数据,你还要做一些数据咨询的工作。

这是服务难点,也是关键核心。

在市面上的众多供应商中,谁能解决好这个问题,谁就能胜出。


要解决好这个问题,需要做到以下 3 点:

第一,挖掘出有价值的数据。

如果我们把重点放在满足用户需求上,我们要做的,就不是提供尽可能多的数据,而是要挖掘出有价值的数据。


那什么才是有价值的数据呢?

首先,数据量要大。


数据量小一定不符合大数据的原则,这一点大家没有疑问。

至于数据量多大合适,我们还要加入“置信度”的概念,数据量至少要达到让统计的结果具有非常高的置信度。

什么意思?


简单来说,就是足够让客户“信”你。


即使,法律数据无法做到像电商领域那样 —— 用户行为数据、经营流水数据,每天产生的量级可能都是十亿、百亿级的。


但目前已经上网的裁判文书已经超过 1 亿篇,大部分法律问题其实都不是新鲜事,这个数量不可谓不大。


其次,多维度,而且最好是正交的。

除了裁判文书、公告、处罚、破产、工商、资信等法律数据,还要拓展一些偏商业或行业的数据,法商结合,这样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事实上,法商数据包含丰富的社会经济生活信息,可以分析的维度非常多,相对传统的行业来说,值得挖掘的内容也是更有价值的。

再次,数据的完备性。


这在过去常常被人忽略,因为人类过去使用数据,都是采用抽样的办法来获取,根本不可能做到完备。

抽样统计有一个问题,就是总有 5% 左右的小概率事件覆盖不到,如果最后运气不好,正好落在那 5% ,统计的方法就失去作用了。


现在,最高法以及各级法院都在努力把能上网的文书都上网,法律数据的整体覆盖情况越来越好了,能获取到的法律数据不只是抽样了,而是全量数据的提供。

最后,数据的实时性。

除了上述三个特征,法律大数据还需要具有实时性,因为在很多应用场景,一定时间过了,数据就失去意义了。

以裁判文书为例,时间越久远,参考意义往往越小,甚至可能因为法规的更新,判例的法律依据也变了。


第二,提供数据咨询服务。


数据这么多,就像天眼查上有所有的工商数据,哪些数据挑出来之后,才有利于某个行业公司的风险分析和业务发现?


因此,我们需要组建更加专业的团队,花费更大的精力去做数据挖掘。


举例来说,每个企业家都深耕在某个领域,他一定比我们律师专业,所以当他产生一个法律需求时,会基于自己的判断,用各种方式搜集整理出一些重要的数据源。


这时,我们就需要一支能扛住用户需求的数据团队,根据这些数据源,帮助客户把重要的数据挑出来,进行结构化加工,最后形成解决方案。

而且,我们也要有专门的数据团队,做好数据录入的更新、核验,确保数据库和官方数据源是一致的,甚至做到日更、实时更新。


第三,构建行业知识图谱。


每个行业都有其独特的问题,比如保险业是一个大的分类,下面还会分为人身保险、财产保险等,每个细分领域都有不同的风险点。

企业用户需要快速了解所处行业的高发风险,因此我们就要根据用户所处的行业,做更加细分领域的数据分析和监控。


随着服务的客户越多,在应用场景上越做越深,慢慢就可以构建某个行业的知识图谱,这是和用户做产品共创的一个过程。


事实上,也只有不断构建不同行业的知识图谱,才能更好、更高效地满足用户需求。


最后的话

作为一名法律科技领域的创业者,如何让法律数据真正产生价值?

涂能谋把理脉的心法,总结为三个要点:


用户需求是什么?

你的种子用户是谁?

法律大数据核心是什么?


听完之后,醍醐灌顶。

短短的三问三答,是理脉的 5 年创业的经验教训,也是我们要去思考的角度。


感谢理脉。 希望这篇文章能给你一些启发,也希望你能用好法律数据,产生真正的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30

标签:价值   法律   数据   科技   法务   创业者   专访   需求   风险   律师   客户   用户   行业   产品   企业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