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均985”到“网文故事会”,知乎为赚钱自降身价?

不久前上市的知乎,被质疑“赚钱能力”。近日,不少人发现,知乎似乎找到了通往“财务自由”的康庄大道。

即砸钱为网文打广告,引流到知乎后,再诱导用户花钱购买小说,或者开通会员。


从“人均985”到“网文故事会”,知乎为赚钱自降身价?


事实上,知乎的调性早就变了。一位资深用户在知乎发出灵魂质问:以前还能看到专业点的学术问题,现在怎么都是心灵鸡汤和各种段子?


答案显而易见,当然是为了赚钱。


从“人均985”到“网文故事会”,知乎做错了吗?



解锁新的“财富密码”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打开知乎APP,经常能收到诸如“至今为止你听到最恐怖的故事是什么?”“你想谈甜甜的恋爱吗?”或者“你读过最恐怖的小说是哪部”之类的内容提醒。


当用户点击进入后,通常显示的是一篇带有明显虚构色彩的小说或者网文。


大多数人会选择看下去,但正当看得津津有味时,一行不合时宜的蓝色文字赫然出现:“最低0.3元/天开通会员,查看完整内容”。


除了在“大本营”引导,微博、抖音等平台,也成了知乎的“引流工具”。


从“人均985”到“网文故事会”,知乎为赚钱自降身价?


微博上此类内容并不少,开头大多是小说中比较精彩的内容节选,配上一张文章截图,然后在评论区告诉用户,如何在知乎搜索原文。


用抖音引流的形式和微博基本类似,一些拥有百万粉丝的博主,都在为知乎“带货”。


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内容中,为了让读者上瘾,不乏一些灰色内容。诸如软色情和凶杀内容经常混迹其中,甚至有些还被收入知乎的盐选专栏。


这种接地气的引流方式,很难让人相信是“人均985”的知乎做的事。但靠着这些并不高大上的内容,知乎解锁了新的“财富密码”。



知乎“变脸”


知乎的收入来源,主要分为三部分,分别是线上广告、付费会员和商业内容解决方案。


三者中,线上广告曾长期大比例领先其他,但最新的财报数据显示,在知乎整体收入上升的背景下,付费会员所占比重大幅增加,较上年猛增127%,会员数也实现爆发式增长,达到400多万。


财报并没有显示有多少付费用户来自网文和小说,但从知乎的营销费用可以看出端倪。


2019年知乎营销支出为1.25亿元,2020年飙升至3.46亿元。官方解释是由于宣传十周年活动导致,不过通过各平台日渐增多的知乎广告,足以说明问题。


从“人均985”到“网文故事会”,知乎为赚钱自降身价?


另外,知乎对待网文、虚构小说等内容的态度也发生了大转变。


知乎原本“看不上”这些不够专业的内容,因此并未给与扶持。2015年,不少用户自发创建“故事贩卖机”专栏,为平台带来巨大流量,知乎才开始注意到此类内容。


直到2018年,不少资深大V因赚不到钱出走,知乎的态度才终于改变,开始重新规划平台内容方向。


到现在,知乎已经完全“变脸”,因为它知道:赚钱不能离开内容。



“故事会”不如“知识社区”?


万事开头难,知乎在商业化(赚钱)的道路上也不容易。


知乎首先祭出“三板斧”,相继上线原生广告、值乎、Live知识付费项目,倾斜流量,扶持创作者。


虽然知乎信心满满,但根据三年后的数据分析,这些项目只“开花”没“结果”。


会员是知乎的第二次尝试。它的雏形是知乎大学推出的“读书会会员”,后经过重组和梳理,成为“盐选会员”。


从“人均985”到“网文故事会”,知乎为赚钱自降身价?


盐选会员可谓“开门红”,仅上线一年,就让付费用户增长4倍。有贡献优质内容的创作者甚至实现了“月入20万”的小目标。


正是在这个阶段,知乎正式拥抱内容创作者,发起各种征文大赛,奖金最高可达10万元。


闭环的商业模式催生了各种内容诞生,网文、小说也在其中。


所以知乎从原来的“曲高和寡”到“平易近人”,算是顺应市场的变化,并主动拥抱变化的表现。


虽然为了赚钱,知乎被质疑“自降身价”,但归根结底,只有活下来,才有更多的可能性。


从这个角度出发,知乎并没有错。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9

标签:故事会   创作者   身价   解锁   上线   流量   态度   收入   密码   专栏   内容   会员   广告   用户   平台   科技   小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